五代十国,即: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吴、前蜀、吴越、闽、南汉、荆南、楚、后蜀、南唐、北汉
吹毛求疵地说,五代十国的说法并不是很准确,因为有些政权的当权者并没有称帝,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而且也不止15个政权,所谓五代十国,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不过,我们不用纠结这些旁枝末节的问题,就按通行的说法来吧。
大致来说,五代政权盘踞在华北,一脉相承的是大唐的衣钵,这是主流;十国大多盘踞在南方(北汉特殊,在北方),自成一家,这是非主流。15个政权之间既有纵向更替,也有横向攻伐。
如何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呢?我们不妨以主流的五代为主线,以主流与非主流的关系为辅线,把五代十国的历史划分成5个阶段。
第一阶段(891年—907年)——山雨欲来
第二阶段(907年—936年)——梁晋争雄
第三阶段(936—951年)——屈辱的后晋、后汉
第四阶段(951年—960年)——崛起的后周
第五阶段(960年—979年)——收拾旧山河:乱世结束
这几十年里,英才辈出,群雄纷争,光是把他们的名字列出来,恐怕就得列两页纸,而且这些人的故事已经讲得太多,所以以下不再啰嗦,尽量删繁就简,只说主干。
一、891年—907年:山雨欲来安史之乱过后,唐帝国偶尔也有明君贤臣的局面,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江湖之远,藩镇割据势力飞扬跋扈;庙堂之高,宦官专政与党争成为痼疾。曾经煊赫宇内的唐帝国,毕竟是走上了狂澜难挽的下坡路。
由于安史之乱严重摧毁了中国北方的经济基础,所以战乱过后的唐帝国非常依赖南方的赋税收入,这也是帝国成功续命的一颗救心丸。然而,窝漏偏遭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唐末的黄巢之乱又破坏了南方的经济命脉。南北两地接连遭到重创,唐帝国离灭亡之日也就不远了。
按照通行的说法,五代十国的起讫时间是907年到960年,即上自朱温灭唐,下至赵匡胤建宋。如果不以外在形式为划分依据,而是以15个政权的实际建立时间为划分标准,五代十国的时间就得向上推到891年——前蜀建立,向下延伸到979年——北宋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这也是范文澜的划分方式)
五代十国的头是怎么开的呢?这得说到唐帝国的倒数第二任皇帝唐昭宗。
888年,唐昭宗继位,摆在他面前的唐帝国早就成了一个四面透风的烂摊子。唐昭宗意识到王权之所以式微,与中央军力量过于薄弱有莫大关联,登基初期咬牙跺脚,组建了一支兵力10万人的中央军。同年12月,唐昭宗出师南下,讨伐割据西川的一个藩镇,与此同时,他又另派朱温组建联军,讨伐盘踞河东的李克用。
西线战事比较顺利,但是主帅统军无能,征战过程中,高层将领王建偷天换日,独揽军权,并且扩充了自己的势力。相比较而言,东线的战事就打得比较艰难,僵持不下。为了确保东线战役的胜利,唐昭宗于890年下令停止西线战役,调遣西征军援救东线,羽翼已丰的王建抗命不遵,西征军主帅怕被王建杀死,自行回中央复命,王建随后派兵驻守边关,切断了西川与唐帝国的联系,自此,西川成为王建的禁脔,时为891年(这个政权后来改国号为蜀,史称前蜀)。——这是五代十国的第一国。
西线的中央军是回不来了,昭宗皇帝只能硬着头皮把东线战役打下去。这一轮战役的胜利者是李克用,但他的实力有所削弱;最惨是昭宗皇帝,因为他苦心经营的中央军遭到李克用的重创,折损大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结局是两败俱伤,事实上,得利的渔翁是存在的,那就是朱温。
朱温是李克用的死对头,唐昭宗征讨李克用就是他撺掇的,在此次战役中,他的嫡系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害,充当炮灰的基本上都是中央军。战后,趁着李克用被削弱,见缝插针的朱温迅速崛起,实力逐渐超过了李克用。
892年,也就是王建控制西川的次年,割据江淮的杨行密被唐昭宗任命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后来被封为吴王,这个政权被称为吴国)。——这是五代十国的第二个国。
淮南节度使原先另有其人,杨行密只是此人的部将。黄巢败亡之后,余部在秦宗权的率领下转战于中国北方,为祸甚烈。后来,原淮南节度使被部下所弑,杨行密打着为故主复仇的旗号崭露头角,成为淮南地区事实上的首脑人物。就在此时,秦宗权派遣弟弟秦宗衡与孙儒率军南下,意图占领淮南。不久,朱温猛攻秦宗权,秦宗权招架不住,急令秦宗衡和孙儒北上会师——与王建强占唐昭宗军队的手法如出一辙——孙儒不甘心再受秦宗权摆布,杀死秦宗衡,转而投靠朱温,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不甘心把淮南拱手让人,奋起反抗,经过一番苦斗,终于杀死孙儒。朝廷无可奈何,只好接受既成事实,正式任命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
杨行密控制淮南的次年,也就是893年,割据福建的王潮被唐昭宗任命为福建观察使(王潮的弟弟王审知后来被封为闽王,这个政权被称为闽国)。——这是五代十国的第三个国。
王潮出身流寇,早年间转战于福建一带,响应黄巢,后来逐渐成为当地流寇的首领,一步步控制了福建全境。朝廷鞭长莫及,只能招安,正式任命他为福建长官。
同样是在王潮控制淮南的这一年,割据浙西的钱鏐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钱鏐后来被封为吴越王,这个政权被称为吴越)。——这是五代十国的第四个国。
钱鏐是杭州临安人,当初,黄巢起兵作乱,钱鏐集结乡勇,追随地方长官据境自保,使得黄巢不敢觊觎杭州,因为战功显赫而深受地方官的赏识,一路升迁,逐渐在浙西站稳了脚跟。杨行密和王潮在先,朝廷已见怪不怪,顺水推舟地任命钱鏐为镇海军节度使,承认他对浙西的统治。
3年之后,也就是896年,割据湖南的马殷被朝廷任命为潭州刺史(因为马殷后来被封为楚王,所以这个政权被称为楚国)。——这是五代十国的第五个国。
这个政权是怎么来的呢?跟孙儒有关。当初,孙儒被杨行密击败,残部转战湖南,后来,这一部分兵力的主将死于一场内乱,马殷成为新的主事人,逐渐占据了湖南全境。杨行密、王潮、钱鏐,这时候又来了一个马殷,朝廷这时候已经麻木了,除了承认马殷对湖南的统治,别无他法。
9年之后,也就是905年,割据岭南的刘隐被朝廷任命为清海节度使(这个政权的当权者后来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这是五代十国的第六个国。
与前面的那几位相比,刘隐接手岭南的过程比较顺利,他的老爹已经在岭南苦心经营多年,早就给他做好了接班的充分准备,所需要的只是朝廷的一道委任状。
当南方的非主流纷纷割据自立的时候,北方的主流正在忙着抢大唐的衣钵。在此阶段内,中国北方势力最大的军阀主要有四个,即晋王李克用、梁王朱温、岐王李茂贞、燕王刘仁恭。
资格最老的李茂贞是老派军阀,后起之秀朱温和李克用崛起之后,他对朝廷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势力也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不容小觑,在朱温和李克用之间纵横捭阖。
刘仁恭的崛起,得益于李克用的扶持,站稳脚跟之后,他先背弃李克用,投靠朱温,继而又背叛朱温,投靠李克用,在朱温和李克用之间辗转腾挪。
朱温和李克用的关系怎么样呢?这两个人是历史故事里的大众脸,别处已经说过太多,这里就不啰嗦了,总而言之一句话:要不你死,要不我死。李茂贞和刘仁恭的政权得以存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得益于朱、李之争,他们既是朱温牵制李克用的棋子,也是李克用制衡朱温的砝码。
907年,朱温篡唐,强迫唐朝末代皇帝禅位,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它继承的是唐帝国的衣钵,所以很多史学家将907年作为五代十国的开始)。——这是五代十国的第七个国。
891年到907年的中国形势,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在此阶段内,南北双方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而是有过一些接触的,只是接触的方式不友好。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北方政权当中,最有希望南下的就是势力最大的朱温,挡在他面前的政权有三个,即杨行密的吴国、马殷的楚国,以及王建的前蜀。
杨行密对朱温的态度是坚决反对。朱温未尝不想南下,只是杨行密死活不让道,曾几次痛击朱温,朱温也对他无可奈何。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潮(闽国)、钱鏐(吴越)、马殷(楚国)、刘隐(南汉)能够紧随杨行密之后成功建立政权,未尝不是沾了杨行密的光。因此,可以说吴国是南方诸国的屏障,历史学家对此也有过论述,为了减少枝蔓,这里略过不提。
王建(前蜀)的对外政策是保境自守,隔山打牛,对势力相对弱小的李茂贞软硬兼施,利用李茂贞屏卫前蜀,不跟朱温撕破脸皮,更注重与李克用保持友好往来,在地缘战略上对朱温构成夹击态势,使朱温不敢轻举妄动。
马殷倒是和朱温相处得比较好,但是说到底,这种关系的本质只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朱温的触角要想伸入他的楚国也是没门。
不过,这些并不是朱温无法南下的主要原因。朱温之所以不敢南下,最为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李克用的威胁太大。所以,在五代十国的第二阶段,梁晋争霸必然会成为局势重心。
二、907年—936年:梁晋争雄称帝同年,朱温任命部将高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这个政权的国名由所处地理位置而来)。——这是五代十国的第八个国。
荆南的大部分地区此时已被邻国瓜分,只剩下一座江陵城还在朱温的掌控之中,朱温任命高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很有黑色幽默的味道。可朱温想不到的是,这个弹丸小国的寿命居然长达57年,比他那只有16年寿命的后梁可活得长多了。
截至高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中国南方已经出现了7个政权:
前蜀、吴国、闽国、吴越、楚国、南汉、荆南
同期,中国北方还有三个主要的割据势力:
李克用、李茂贞、刘守光(刘仁恭之子)
对于灭唐的朱温,这些割据势力的态度可以分为两类。
闽国、吴国、吴越、楚国、南汉、荆南、刘守光,承认后梁的正统地位,前提是井水不犯河水,后梁不得干涉本国内政。
前蜀、李克用、李茂贞依然奉唐为正朔,拒绝承认后梁的合法地位,视朱温为逆贼,一度谋划共同出兵,围剿朱温,然而因为各怀心事,围剿一事最终不了了之。之后,前蜀的王建自己登基称帝,闭关自守,李克用和李茂贞依然不依不饶,宣布将与朱温周旋到底,而在这二者当中,最让朱温头疼的,依然是李克用。
908年,李克用含恨而终,其子李存勖承袭父爵。整个五代十国,李存勖是最为璀璨的将星之一,朱温或许并不是太畏惧李克用,但是他对李存勖是又敬又怕,曾经说生子当如李存勖,自己的儿子跟李存勖相比只是猪狗。
李存勖消灭后梁的过程,其他地方已说得太多,这里也不再啰嗦,一笔带过。
914年,李存勖消灭刘守光,随后降服李茂贞,923年消灭后梁,登基称帝,建立后唐。——这是五代十国的第九个国。
后梁对南方诸国的措施是安抚笼络,后唐大体上延续了后梁的对外策略,同时也采取了一些硬性手段,于925年消灭了前蜀,任命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镇守此地。
对于雄踞北方的后唐,南方政权的态度依然可以分为两类:吴越、楚国、荆南承认后唐的正统地位,闽国、南汉、吴国拒绝称臣,继续保持独立。
如果李存勖不沉溺声色,而是励精图治,烽火连城的大混乱局面可能就会提前结束,可是,这只是假设。因为宠信优伶,后唐帝国于926年发生叛乱,李存勖死于乱军之中。趁着局势大乱,孟知祥割据蜀中,脱离后唐控制,把蜀地变成了私人领地(孟知祥后来称帝,国号为蜀,史称后蜀)。——这是五代十国的第十个国。
三、936年—951年:屈辱的后晋、后汉李存勖死后,后唐帝国几经辗转,又存活了10年。936年,后唐帝国战将石敬瑭联合契丹人消灭后唐,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这是五代十国的第十一个国。
937年,吴国发生政变,权臣李昪(词人皇帝李煜的爷爷)强迫吴主禅位,改国号为齐,后来又改为唐,史称南唐。——这是五代十国的第十二个国。
南方诸国当中,南唐的势力比较大,尤其是在945年消灭闽国之后,国力更是达到巅峰,成为南方第一强国。(没过多久,闽国的残余势力夺回闽国东部,保留国号,但是向南唐称臣,南唐只是占领了闽国西部。)
石敬瑭在位期间,对契丹人奴颜卑膝,遭到了内部的强烈反对,他去世之后,新帝有意扭转局势,摆脱契丹人的控制,因此与契丹交恶。947年,新帝成为俘虏,后晋被契丹人消灭。契丹人原本打算入主中原,然而因为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致使中原百姓反抗不断,眼见局势不可收拾只好撤离,盘踞在太原的刘知远(原为后晋大臣)趁机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这是五代十国的第十三个国。
五代十国所有的政权当中,后汉的寿命最短,从立国到亡国,只有短短4年。
说到这里,该说说后晋、后汉这两个正统政权与南方诸国的关系了。之前,后梁和后唐虽然势力有限,但是它们对南方政权都有一定的威慑力,后晋和后汉不同,把这两个政权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的对外政策有共同特点:对南方政权的影响力极为有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都笼罩在契丹的阴影中,受制于人,自顾尚且不暇,遑论经略南方?南方诸国了解后晋和后汉的软肋,纷纷和契丹交好,还时不时利用契丹敲打一下它们,比如闽国的使者某次被后晋扣押,闽国屡次交涉无果,请求契丹出头,迫于契丹的压力,后晋只好乖乖放人。
四、951年—960年:崛起的后周951年,郭威发动政变,颠覆后汉,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这是五代十国的第十四个国。
不久,后汉残余势力在太原一带建立新政权,仍然沿用后汉的国号,史称北汉。——这是五代十国的第十五个国。
同年秋季,南唐消灭楚国,脚跟还没有站稳,就被南唐残余势力驱逐出境。这一股残余势力的领头人没有复国,而是选择投靠后周,被北周封为武平军节度使。
至此,除了后周,南方政权还有5个:后蜀、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北方政权还有1个:北汉。
对于蒸蒸日上的后周,这6个政权的态度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吴越、荆南积极向后周靠拢(因为南唐的威胁太大);
南汉地处偏远,拒绝介入纷争;
北汉、南唐联络契丹,坚决抵制后周;
后蜀闭关锁国,隔岸观火,一度有过与北汉、南唐夹击后周的念头,却因三方各怀鬼胎而作罢。
后周帝国创立的头几年里(郭威在世期间),以稳定内部、积蓄实力为主,把北汉和契丹作为主要防范对象,不惹事,不怕事,北汉勾结契丹几次南下,都铩羽而归。
国内局势稳定之后(柴荣在世期间),后周开始经略南方,在吴越和荆南的协助下猛攻南唐,迫使南唐国主去掉皇帝尊号,不敢再以皇帝自称。紧接着,柴荣又出师北伐,攻打契丹,一路势如破竹,打得契丹连连败退。然而,就在此时,39岁的柴荣却忽然染病,英年早逝。
第二年,也就是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迫使柴荣幼子退位,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宋,这也就是至今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大宋。
五、960年—979年:收拾旧山河:乱世结束结束乱世的道路上,郭威和柴荣已经做了相当出色的铺垫,接下来,大宋该做的就是四个字——摧枯拉朽。
963年,荆南、武平节度使归降;
965年,后蜀被灭;
970年,南汉被灭;
975年,南唐被灭;
978年,吴越归降;
979年,北汉被灭。
至此,五代十国真正结束。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