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飞机一直属于普遍战斗工具,但在之前可不是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虽然已经存在,但技术尚未成熟,能发挥的作用甚是有限,所以出场率并不算高。而当时真正制霸天空的,其实是飞艇,一种结构和原理简单的空中飞行器,虽然现在没什么用也不常见了,但在当时,它可是一个颇具压迫感的大型武器。
飞艇的发明和它的用处
飞艇的发明要远远早于飞机,如果硬要追溯源头的话,那中国古代的孔明灯其实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小型的飞艇。到了18世纪的时候,法国一位造纸商在得到灵感后开始制作大型的热气球,后来为了博得当时法国皇室的注意,又成功的将人带上了天,这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回成功上天。可能有人觉得热气球并不是飞艇,但它两的工作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通过不断生产热气流来产生浮力,而另一个则是使用了现成的氢气。
在热气球被发明后的第二年,氢气球就诞生了,而且同样实现了载人上天的目的。自人类诞生以来,飞天的理想就从来没有断过,期间无数人无数人为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回好了,借助气球飞天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梦想,人类激动之余也没有忘记给这一项技术更新换代,其中就有添加动力这一项。传统热气球上天之后其实是无法主动改变方向的,要想拥有自主权,就必须给它安装上一个动力装置。到了19世纪的时候,这一想法逐渐现实化,在一次次尝试之后,现代意义上的飞艇诞生了。
飞艇诞生之后,将它用于一个单纯的休闲工具实在是太奢侈了,但早期的飞艇承载能力并不是很强,将它用于运输也不是很现实,所以将其用于战争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在热气球发明不久后,它就有了侦查敌军动向的工作,因为飞得高这一点,它还可以在城市被围困的时候向外传递情报。到了近代的时候,一位名叫“H. G. Wells”的作家首次将有攻击性的飞艇写在了科幻小说中,而这本小说火了的同时人们也觉得给飞艇装上武器是一个不错。
齐柏林飞艇的诞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896年的时候,一位来自克罗地亚的工程师在德国设计并建造了一艘新的硬式飞艇(由骨架和蒙皮包裹多个气囊),后来这位工程师不幸逝世,而德国的齐柏林伯爵则花了1500马克买下了这艘飞艇的所有权和设计图,并继续对其进行研发和改进。这就是齐柏林飞艇的来历,它是飞艇自诞生以来最成功的一个型号,甚至后来成为了硬式飞艇的统称。其雪茄状的造型和十字尾翼,无不成为了后期飞艇的制作标准。
齐柏林飞艇采用的硬式结构看似复杂,其实道理很简单,飞艇所需的浮力由氢气囊来提供,所以氢气囊越大所产生的浮力就越大,而飞艇的载重能力也就越强。但凡事都有一个限度,气囊做太大了之后它的弊端自然就显现出来了,而利用多个正常体积的气囊则很不好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硬式飞艇就诞生了,它将多个气囊装在一个更大的外壳中,进而形成一个更大气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飞艇拥有了更大的在载重能力,同时它的安全性也进一步地被提高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之后,包括齐柏林伯爵在内的不少德国人都认为飞艇应该用于战阵,而后就付出了实际行动。相比于当时已经诞生的飞机,飞艇拥有更大的体型,这也使得它可以装备更多的武器,甚至是重磅的航空炸弹。1914年底,批量生产的齐柏林飞艇开始了轰炸法国和英国的任务,且不管效果如何,当这些庞然大物出现之后,确实给英国人和法国人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迫感,因此除了加强防御之外,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模仿。所以飞艇在它首次作战后的第二年开始逐渐火热起来了。在当时的欧洲大陆上,抬头就能看见飞艇可不是什么新鲜事。
虽说被大规模的用于了战争,但实际结果却并不是很好。首先就是飞艇的精准度问题,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生产,但数量还远远没有能到火力覆盖的地步,在空中投弹别说是一战了,就是二战的轰炸机在高空飞行时也准不到哪里去。同时飞艇自身的特性也限制了它的发挥,因为主要靠的是浮力,自身的动力系统并不强,也不被允许做强,所以飞艇对天气的要求一直很高,在一战的时候齐柏林飞艇经常会因为没赶上好天气而被迫改变任务,另有不少因天气而坠毁。最主要的是,飞艇本身飞的就慢,而它的防御力也被好到哪里去,说白了就是不抗打。
兴登堡号和二战中的飞艇很显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艇虽然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它并没有获得成功,据统计整个一战结束后,齐柏林飞艇造成的伤亡仅有两三百人。所以在一战的末尾,这个悬浮空中的庞然大物就被德国人果断排除了战争武器的序列。同时随着德国的战败,大量的齐柏林飞艇被拆除,而剩下的也都成了协约国的战利品。看似飞艇的时代就这样结束了,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飞艇迎来了一次新生。
到了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兴登堡伯爵已经去世,一个名叫“雨果·埃克纳”的人接手了齐柏林飞艇的运营,而后直接将其改为了民用载具,成了横跨大西洋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提升安全度,氦气被添加进了气囊中,和氢气相比,氦气不会燃烧,但价钱比较高。而在建造兴登堡号飞艇的时候,因为考虑成本问题,还是采用了氢气来填充,结果可想而知,一场巨大的民用飞艇事故发生了,民航飞艇的复兴也因这场事故而终结了。
到了第二次世界期间,本应彻底退休的飞艇又一次回光返照了,虽然用飞艇进行战略性轰炸根本就不现实,但在某一方面飞艇却很擅长,这一方面就是在为舰船护航和打击潜艇上。一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大多都放弃了用飞艇当做武器,但美国还是保佑了一定量的作战飞艇,在二战中,它们凭借自身移动速度慢,耗能低的优点,经常为己方船只护航,并打击敌人的潜艇,这一点飞机是替代不了的。整场战争中,凡是有飞艇护航的舰船,没有一艘亡于潜艇的袭击。
结语随着飞机研发技术不断的成熟,弊大于利的飞艇终究还是被淘汰了,二战时期的反潜表现也算是飞艇最后的发挥。到了现在,飞艇的作用多是在天上打广告,而且体型也很少有大的,算是正式退休了。
参考文献《The Hindenburg and other Zeppelins》、《 新一代飞艇诞生》、《德国的飞艇,1900年-1939年》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