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位于太湖流域上游,不但拥有“三山二水五分田”的黄金地貌,更是苏浙皖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大走廊”。其中,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及省级生态管控区总面积达到724.97平方公里。在生态保护上,宜兴不折不扣履行好职责,尤其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以来,宜兴把生态治理、绿色发展摆到了全新的高度进行审视、谋划。对于宜兴来说,污染防治攻坚战与正在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合拍,与正在进行的绿色转型发展相融合,既是一次严峻挑战,更是一次难得机遇;既是一次重大考验,更是一次转型发展的机会。
坚守生态底线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减化”既是宜兴的一项硬任务,也是最大的难点、痛点所在。化工作为宜兴传统支柱产业,大量关停势必会对宜兴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这道“减法题”必须要做。宜兴决定从2017年起用3年时间把567家化工企业再减去250家,到2020年,将在太湖一级保护区内基本建成“无化区”。
太湖一级保护区的周铁镇在这轮化工企业关停中,再次找到了产业转型与生态发展的最佳契合点。在细致排查所要关停的化工企业后,镇工作小组层层推进,不留一丝隐患,多措并举将企业关停到位的同时,做好关停企业的长效管理与转型引导工作。“干了20多年的老本行,如今就要‘另起炉灶’了。”看着施工工地,周铁镇永加化工掌舵人王孝平不禁感慨。企业去年8月关停到位后,王孝平便谋划转型事宜,将原有厂房全部拆除新建标准车间,转型环保机械制造。如今,像王孝平一样的转型谋发展的企业家越来越多。
“减法”的逐步落实,为做优“加法”打下坚实基础,效果开始显现。去年4月,大拈花湾项目正式落户周铁,今年10月,该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再造一个生态基底,重现千亩芦苇随风摇曳、碧波荡漾、白鹭翩飞的诗意画卷在周铁逐渐成为现实。该镇谋求二次转型,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迅速提上日程。深入挖掘镇域资源的同时,将旅游与历史、文化、农业等多元素相融合,打造“古镇儒风、湖韵周铁”旅游品牌。“藏在闺中”的1.02平方公里历史街区成为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就连传统农业也搭上了顺风车,以当地徐渎村、益健农业等为龙头的休闲观光农业起步发展。
大批化工等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后,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宜兴一直在做重点谋划。去年下半年华润热电关闭后,位于宜兴城区、广受诟病被戏称为“地标”的热电厂大烟囱不再冒烟了,随之而来的是环晟光伏3GWG12高效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一期、潞安赛拉弗5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智能制造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工,“新名片”彻底取代了“旧地标”。近年来,宜兴以项目聚动能,加快换挡提速,为产业强市增羽添翼。继环保、线缆产业之后,宜兴已打造了集成电路、新能源、5G信息产业等多张产业“新名片”。
坚持生态修复 织就秀美生态底色
宜兴历史上曾为江苏省的建材之乡,采矿业一度十分发达,近20年里,已关闭了数百座矿山。大量的废弃宕口如何焕发新活力,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宜兴通过综合治理、土地整理、景观再造、应景改造、生态复绿等五种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发展和保护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宜兴累计投入数亿元完成59个矿山环境整治项目。
曾经的青龙山是宜兴的一道城市“伤疤”,于1958年开始开采,主产石灰岩,当时出产的青龙牌水泥全国知名,后历经40多年的开采后关停,留下了采石宕口和石坑。2017年5月,宜兴丁蜀镇启动青龙山公园建设计划,对原有的残山剩水进行生态修复,并加以人工“雕琢”,昔日废弃宕口变身城市“新客厅”。公园面积55万平方米,设有龙尾、凤栖、玄泰三大景区,依托原有的5个深水潭,设计倚望青峰、孤石闲鹤等18个景点。整个公园主打秋季景观,并设计有夜间山水灯光秀。
除了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力度外,宜兴突出抓好治水、治气、治固废等重点,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宜居生活的向往。
水岸联动抓治水。宜兴地处太湖上游,特殊区位下,坚决扛起治太政治责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断创新的举措厚植绿色底蕴。以控源截污为例,宜兴与央企北控集团合作、以PPP模式实施总投资50多亿元的控源截污工程,实施近3年来,已经完成投资近30亿元,新建污水管网约1100公里,治理村庄1380个村,今年底,将实现村庄污水治理覆盖率80%以上、太湖一级保护区治理全覆盖。
治气上突出系统施策,全力做好化工企业退出、“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工作,近三年关停化工企业300多家、整治“散乱污”企业3200多家;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两年行动计划,累计削减煤炭消费总量59万吨;持续开展重点行业VOCs专项治理,进一步强化臭氧污染管控,195项重点大气治理工程基本全面完成。
完善体系治固废。去年,光大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建成投运,垃圾日处理规模由500吨提升到1700吨,困扰宜兴多年的生活垃圾出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此外,水泥窑协同处置、2000吨/年的医疗垃圾处置中心、100吨/天的餐厨垃圾处置以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置等项目基本建成,覆盖生活、建筑、餐厨、固危废的垃圾收集处置体系逐步建成,更好地推动了城乡人居环境改善。
冲刺“百日攻坚” 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10月以来,宜兴“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一周一议专题会议形成了常态化、高效化运转态势,为环境治理加码,为痛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做最后的冲刺。
宜兴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道)在污防攻坚办的组织协调下,主要围绕水环境、空气质量、固体废物管控、总量减排等总体目标,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地表水国省考断面达标、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达标、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散乱污”整治等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市领导“一周一议”、重点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销号、环境执法、技术支撑、资金保障、部门联动等措施有力推进攻坚行动。目前,按照“一案一策”要求,攻坚化解具体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未通过上级整改销号验收的36.5个突出环境问题,目前只剩个位数,已趋近清零。
在地表水国省考断面达标攻坚行动上,宜兴组织了重点河道国省考断面所在位置1公里的入河排污口排查,完成了全市国省考断面所在河道728个排污口的现场核查溯源工作。推进省政府交办的29条劣V类支浜整治,目前已有26条被成功消劣。殷村港、社渎港等断面的水质已达到了优Ⅲ标准。重点对沙塘港21条支浜开展了环境综合治理,目前,已被全部治理到位,支浜水质达到考核要求,为沙塘港水质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达标攻坚行动上,宜兴组织推进殷村港、社渎港等26项年度治太工程建设。加强了对省级9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排污口的全面普查、监测和研判,至目前,已基本完成殷村港排污口的普查。
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上,宜兴生态环境局对照无锡市《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强化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36条的通知》的要求,开展了涉VOCs源排查整治,强化监管执法,不断改善大气质量情况。今年9月至11月,宜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1.2%,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5.3微克/立方米。
在危废集中处置能力建设攻坚行动上,宜兴会同固危废项目建设属地政府倒排工期,通过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手续、处置途径等问题,督促项目投资及建设单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至目前,已完成凌霞固废处置有限公司1.3万吨/年危险废物、0.2万吨/年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建设。金墅水泥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自建危废焚烧设施提标改造项目及部分宕口历史遗留问题的清理正在稳步推进中。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