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从出现到成长,经历的时间也大概是十多年左右,从渗透率可看出,市场远未成熟。
以前,是寡头竞争;而现在,已经进入到完全竞争市场阶段。深耕多年的企业,由亏损进入到略微盈利,由阵痛进入了略微舒适的阶段。
但是,渐渐地,诸侯四起,英雄林立,前有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后有房地产企业应声而起,现有稍微带点科技感的企业附和。
市场的固有弊端,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非公共领域,计划的触觉延伸的范围更会简短一些。企业在这些非公共领域“造次”,国家队并不会有太多的干预。
也正因如此,看似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却忘记了,众多企业固有的“私心”和“追求原罪”,最后会造成资源的过剩或铺张浪费。看似是企业的功败垂成,实则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失效,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这问题上,政府无论是束手束脚还是大手大脚,始终难以在水平线上保持均衡。
造车,第一依靠大规模高成本的投入,第二依靠大销量边际成本的降低实现规模经济。由于企业间大多不具有协同效应,就像茶饮行业一样,不是边际成本的降低,而是总成本摊销的增加,使利润变薄甚至亏损变大。
厮杀以后,市场的局面又会回到原始的状态,由少变多,而后又变少。只不过,残阳之下,不仅仅留下血迹,还有那一番番的烂摊子......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