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的技术发明中,坦克以其防护力、机动性和火力被誉为“战争之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坦克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机械化战争,双方坦克作战的进程和结果对东线战场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是在苏德坦克战中,苏联红军不断消耗纳粹德国的战争潜力,进而彻底歼灭其有生力量,实现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局性的逆转,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由此得以走向最后的胜利。苏德坦克战还最终确立了大规模机械化战争的战略理念和具体态,成为了人类战争发展史的关键转折。至今都没有超出苏德坦克战所确定的机械化战争模式和框架。
当今世界军事科学正处于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的过渡阶段,坦克作战的多元性使其发展已经被提升到无以复加的重要战略地位,而苏德坦克战无疑正是这种发展的起点和基础。
一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等装甲作战武器作为坦克战的物质基础,是战术发展和战略实现的开始,因此是坦克作战的第一层次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主战坦克经历了从轻型坦克开始,经中型坦克,最终到重型坦克的发展过程;纳粹德国也基本上同样如此。虽然有着相似的发展趋势,但两国不同阶段的主战坦克在性能和数量上均有很大不同,因而也为各自带来了不同的战争结果。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战坦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在战争初期也就是德军“巴巴罗萨”计划实施期间损失惨重的Т-26轻型坦克和БТ快速坦克为代表的轻型坦克。1934年,苏联红军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甲部队的重要法令。苏联坦克工业企业开始全面研制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的坦克序列。然而到1941年6月末战争到来之际,中型坦克尚未大规模装备部队,重型坦克的设计甚至都并未成形,轻型坦克不得不成为装甲部队的主力。战争初期,面对德军的迅速推进,坦克部队的机动性使得其成为苏联红军进行防守和反击的首要选择。然而,Т-26和БТ坦克等轻型坦克却存在着致命的弱点:Т-26坦克的前装甲只有13毫米厚,БТ坦克的前装甲只有22毫米厚,两种坦克都很容易被德制坦克的炮火穿透。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苏德在白俄罗斯境内的普鲁扎内附近初次交锋,战斗中一百多辆Т-26坦克被击穿并烧毁;战争爆发第三天,苏军又在文尼察附近的战斗中损失了约150辆Т-26坦克;战争爆发第四天,Т-26坦克在波罗的海地区珀勒斯镇附近发起反攻,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苏联第28坦克师的130辆坦克仅剩余50辆。不仅性能无法与德制坦克相抗衡,苏制坦克的数量同样不足以对抗德军。为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德军共动用4078辆坦克及自行火炮,当时一个纳粹德军装甲师包括200辆坦克和2147辆战车,而一个苏联坦克师只有375辆坦克和1360辆战车。显然,性能不良、数量不够的轻型坦克无法支持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的战斗。
苏联主战坦克的第二个阶段是以功勋卓著的Т-34坦克为代表的中型坦克。Т-34中型坦克由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所设计,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定型生产并小范围装配装甲部队。在卫国战争初期的失败中,苏联坦克工业和红军作战部队均认识到红军急需适合苏德战场情况和现代地面作战最需要的坦克类型,因此进一步简化了表现优异的Т-34坦克的设计和生产,从而实现大规模生产。各型Т-34坦克在战时生产了超过5万辆,装备了Т-34坦克的苏联坦克部队的数量优势在实战中给予了德军极大的打击和威慑。Т-34坦克的优势是综合性的:
首先,科什金针对轮履方式所带来的生产复杂、不合实用的情况,选择使用全履带底盘,定型后Т-34坦克有5个前进挡和1个倒退挡,并配装在当时最先进500马力的B-2柴油发动机,速度达到了51.5千米/小时,柴油发电机的典型优势是节油,这极大地提高了坦克在战场上的行驶里程和使用寿命,也就意味着提高了坦克兵团的作战机动性,当时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像苏联这样大规模生产柴油发动机。
其次,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45~90毫米,装甲设计故意设计出倾斜度,故而被击中时能产生滑弹效应;再次,Т-34坦克有Т-34/76和Т-34/85两种类型,分别配装76毫米和85毫米两种口径的坦克炮,尤其是85毫口径坦克炮,其攻击能力已经超过了当时的德制坦克。然而,随着虎式坦克和之后的“豹”式坦克的出现,Т-34坦克的性能和数量优势在大规模阵地攻坚战中不再突出,但其在整个东线战争和各次战役最艰难的相持阶段,持续消耗德军有生力量的巨大作用对卫国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Т-34坦克的大规模生产和其安全性能的提升是战争期间苏联坦克工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苏联坦克工业真正开始成熟。根本性地提升Т-34坦克的产量是苏联国家在1942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其主要内容和方法就是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来根本性地改变了整个生产结构:很多工厂都组建了坦克装配传送生产线,部分组件和零部件的装配作业实行流水作业法;较比零件冲压生产方法而言,铸造作业法的效能更高,越来越多的生产领域内都逐渐推广应用铸造作业法;与此同时,没有采用砂型铸造,而是积极利用机器铸造,广泛使用硬模铸造,也就是多次金属砂型铸造;从使用通用机床转为使用专用机床;为了能够保证为专用机床提供必需的装备,工具制造车间的生产规模也扩大了;大部分零件制造都是采用流水作业法进行的。结果,生产坦克的劳动量和材料消耗量显著降低,而产量则大幅上升。
然而,有关坦克安全可靠性的问题随之激增,这也是迅速提高产量不可避免的结果。坦克工业人民委员部在1942年夏召开了T-34坦克质量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包括坦克制造厂总设计师代表、技术检查处和军事验收部门工作人员代表、苏联坦克工业人民委员部中央机关代表、装甲部队代表,甚至还有驻扎在车里雅宾斯克市不远的坦克营指挥官。坦克质量会议对提高Т-34坦克质量产生了富有成效的影响,会议决定对大批T-34坦克组件和零件进行补充加工,其生产任务被分配给了各个工厂设计局,首先就是建议改进和完善侧舷传动装置及惰轮,开始采用指挥员式炮塔,而这些正是前线指挥员在会议中所反映的Т-34坦克在战场上的主要问题。苏联关于Т-34坦克产量和质量的努力集中反映了其后方武器研制与前线作战部队的紧密配合,这也正是苏联坦克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来源。
苏联主战坦克的第三个阶段是以КВ系列坦克和ИС系列坦克为代表的重型坦克。КВ坦克的研制吸收了此前尚不成熟的Т-35坦克等重型坦克的有益成果,也为后来ИС系列重型坦克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在苏联重型坦克的发展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苏德战争初期,КВ坦克在阻止德军快速进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在列宁格勒保卫战期间,列宁格勒方面军在战斗中使用来自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的КВ坦克,其前装甲的厚度达到了75毫米,德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在КВ坦克的装甲上连弹痕都不会留下。苏联陆军上尉科洛巴诺夫指挥的КВ坦克连在列宁格勒西南近郊的克拉斯诺伐迪斯科附近伏击德军,他将防御地点选择在一条穿越沼泽地带的公路旁,当德军坦克纵队出现时,КВ坦克连首先攻击首尾两辆德军坦克,然后持续攻击所有坦克,至战斗结束时,整个连队攻击摧毁德军坦克43辆。
由于德军性能优异的“豹”式中型坦克和之后的“虎”式重型坦克带来的巨大压力,苏军也开始将实战性能成熟的重型坦克作为主要发展方向,ИС系列重型坦克应运而生。ИС系列重型坦克是КВ-85重型坦克的改进型,于1943年研制完成并迅速投入生产。建造ИС系列坦克是苏联采取的一项最根本的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坦克质量上超过德国。ИС系列坦克吸取了苏联坦克生产企业所有最优秀的设计理念:主要武器是43倍径的122毫米D-25T火炮,可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穿甲能力非常强大,它足以击穿德军除了虎式坦克和“费迪南德”坦克之外的任何一款坦克和自行火炮的装甲,强大的武器系统足以让敌军的装甲技术装备报废,爆破弹的强大威力足以摧毁敌军的防御工事;得益于出色的悬挂装置和传动装置,坦克拥有其他重型坦克所不具备的独一无二的机动性,机动性堪比中型坦克。
不仅如此,ИС系列坦克的诸多细节充分显示出苏联坦克工业的本质发展。ИС坦克采用了优质的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或者是配置了加热系统,以应对冬季的严寒。坦克配备了完善的冷却系统,这可以保证发动机的功率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配备了双重空气滤清器,可以对空气进行初步和二次过滤,配备了专门的空气加热装置对吸入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加热;配备了经过改进完善的瞄准具和观测仪器,其中就包括仿制英国的MK-4坦克潜望镜等。ИС-2重型坦克在战争期间一共生产了3492辆,其火力和机动性均优于德军的“豹”式坦克及“虎”重型坦克,具有很强的进攻和突破能力,成了1944~1945年苏军坦克部队最重要的坦克型号,是苏军在白俄罗斯战役和柏林战役等战略大反攻行动中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战初期德军装备的坦克主要是Ⅱ、Ⅲ、Ⅳ等几种型号。Ⅱ、Ⅲ、Ⅳ型坦克均属于轻型坦克,坦克炮口径小,防护装甲薄,但机动性能突出,因而适合西欧战场作战。德军正是运用这些轻型坦克,以闪电战迅速击败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等国。直至面对苏军,在Т-34坦克的顽强阻击下,这些轻型坦克开始失去优势。德军不得不开始研制在火力和防护装置上性能更突出的中型乃至重型坦克,以适应苏德战场的实际情况。
豹式坦克即Ⅴ型坦克,从1943年开始服役以来,一直被评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出色的坦克之一。在苏德战争初期,由于Т-34坦克的冲击力,古德里安下令对其进行调查,并派遣了一个名为“坦克委员会”的调查团前往东部战线以进行评估,这个委员会不久就提出了新型坦克的研发计划。
豹式坦克配置了75毫米的坦克炮,弹道平直,因此大幅提高了射击的力度和精确度,在1公里外能够击穿140毫米厚的装甲,在实战的正常交战距离可以穿透二战中参战的所有坦克前甲,包括苏军的ИС-2重型坦克。火力的加强是豹式坦克最大的优势,其在实战中的优异表现也使德军把火力的提升作为今后坦克研制的重点。
虎式重型坦克即Ⅵ型坦克,从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为止,一直是活跃于第一线的重型坦克。在此之前的德国坦克都十分重视机动力、装甲与火力之间的平衡,而“虎”式坦克更重视装甲及火力。但“虎”式坦克的重量达到了57吨,构造复杂精密,机械稳定度是其最大的问题,持续射击或自力行军都会造成损耗和故障,而无法及时补充并系统地修复。而且,作为德军在坦克设计上的探索,又存在德国军工企业内部竞争等现实因素的作用,“虎”式坦克的设计本身就有很多问题,例如,由于车体的装甲板在设计时斜面的概念还未广泛采用,所以并没有像苏联的T-34坦克与豹式坦克那样采取倾斜设计,已久采取近垂直的传统构造,导致车体防护过于厚重。更重要的是,虎式坦克并不符合战争的经济原则,其复杂的设计直接导致成本高昂,在战争期间,“虎”I坦克的产量仅为1350辆,而“虎”II的产量也不超过480辆,“虎”式坦克的作用并不能达到战略预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坦克发展处于各参战国工艺生产技术斗争的最前沿,因此,各国军事力量和坦克工业的一项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不断研制出并掌握新型技术装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战场需要和战争形势。苏联红军和苏联坦克工业曾因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现实困难而不能进行有序的军备更新,但随着前线形势的紧张,苏联开始迅速恢复研制新型装甲技术装备并掌握新型装甲技术装备的生产工艺技术,及时满足了前线的要求,为苏联装甲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东线战场上坦克战术的发展和实践对于苏德双方来说,呈现出了相反的两种趋势。战争开始时,苏联坦克部队尚未完成军备更新、编制组建和战术训练,在与德军的交锋中损失惨重,不得已在实战中艰难摸索,从而逐渐呈现出三个重要的战术进步:从单纯的坦克攻坚战到灵活的防守反击,再到与炮兵和工兵部队的紧密配合,再到陆空火力的立体合成,最终形成了适宜大规模现代化战争的成熟战术。而成功席卷西欧的德军坦克部队经验丰富,战术先进,与空中力量的火力配合已经十分成熟,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给予了苏军沉重的打击,但其自身军事潜力也基本达到了极限;在随后的战争中,随着战场上战线和纵深的大规模扩展,以及苏军的人力物力补充和战术的成熟,德军的有生力量被不断消耗,失去了诸多必要物质和战术支持的坦克部队逐渐无法发挥效力,最终被苏军消灭。
在战争初期,苏军坦克部队在德军的猛烈攻击下发展多种战术,开始由单一阵地攻击转向因地制宜的防守反击。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坦克使用的战术已在西欧战场上屡经考验。德国装甲排习惯成V字形编队进攻,形成狭窄的攻击面是这种坦克编队独有的特点:50~60辆坦克形成约1公里宽的攻击面。而苏联防御部队1941年的样式的反坦克炮成一字型沿前线等距排开,只有5到10发炮会落到德军前线攻击区,德军坦克碾过这些反坦克炮,然后左右开弓,从正面和侧翼攻击苏军防线。在战争初期的明斯克战役中,德军仅用两天就击溃了苏军的防守,德军坦克实现了对明斯克苏军的合围并迅速歼灭了20万以上的苏联红军,苏联西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等将领因此被逮捕、审判,最终被枪决。
在这样的形势下,苏联坦克部队不得不针对自身条件和环境做出改变,以防守反击延缓德军进攻,从而赢得时间、保存实力。于1959年成为苏联装甲坦克元帅的米哈伊尔·卡图科夫在参战伊始任第20坦克师指挥官,他在1941年8月首次提出并尝试在防御战中使用坦克伏击战术。坦克伏击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隐蔽处,并在凹地中、树丛或建筑物后设立多个备用伏击点,同时预先设置一些假的伏击点,以消耗德军的弹药。
对此,卡图科夫的命令是:“埋伏士兵只有在敌人进入到200~300米的范围内,才可以开火,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在同德军的装甲纵队作战时,苏联坦克先集中火力,攻击打头阵的坦克,然后再向后方的坦克开火,以猛烈的火力对已经失去机动性的德军坦克总队实施有效的歼灭。就是这个被称作卡图科夫旅的坦克部队,诞生了苏联红军的王牌坦克手德米特里·拉夫里年科,他在28场战斗中击毁了52辆德军坦克。在莫斯科战役的初期保卫中,卡图科夫旅的战术为巩固图拉的防御赢得了时间,也削弱了古德里安对莫斯科南部的攻势。
在莫斯科防御战中,苏军开始利用集中防御工事阻挡德军坦克的快速推进。苏军在莫斯科外围设置了东线战场上第一条反坦克防线——莫扎伊斯克防线,防线全长约250公里,由反坦克战壕和混凝土构筑的碉堡组成,碉堡里装备了机关枪和反坦克炮。在莫斯科城市附近更是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防守,工兵部队在几乎所有通向莫斯科西面的公路和桥梁上埋设大量地雷,在德军前往莫斯科的路上,共有150多个雷区。莫斯科周围设置木栅,5~7人组成小组,负责在树林里每隔50~70米砍倒一棵松树,挡住德军坦克可能的前进路线,最终莫斯科周围的木栅障碍区超过了53000公顷。
在前进道路上遭到了巨大阻力的德军坦克逐渐失去了进攻能力和物资补充。当苏军开始反击时,德军装甲部队想击退苏军进攻以掩护大部队撤退,但坦克和其他机械油料耗尽,不得不被遗弃,失去了大量坦克的德军出现了无法控制的溃逃。通过莫斯科战役,苏德两军的处境发生了逆转。莫斯科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军的第一次重大战败,苏军以多种防御消耗德军坦克部队进攻能力的反坦克战术取得了成功。
到列宁格勒战役时,苏军开始重注火力群与坦克的配合。在战役前夕,苏联红军坦克部队在“喀秋莎”火箭炮的掩护下,在旧鲁萨附近发起反攻,遏制了向列宁格勒突进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猛烈攻势,从而为苏联红军赢得了时间,此举意义重大。
“喀秋莎”火箭炮弹道高速分散,命中率并不高,但一座“喀秋莎”火箭炮可以在10秒内发射16枚炮弹,一组“喀秋莎”火箭炮足以打击一大片德军坦克阵地。更重要的是,当火箭弹击中目标时,其中的引爆物立即在导弹两端同时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促使内部空气压力迅速升高,火箭弹的外壳碎片在加速度的作用下,温度可升高至600~800摄氏度,产生强烈的燃烧效应,也就是说,一旦击中,“喀秋莎”火箭炮可以彻底毁灭德军坦克。
当朱可夫被任命为列宁格勒前线总司令后,更是将炮兵工事作为防御的重点。波罗的海舰队的舰炮和岸炮被划归朱可夫统一指挥。波罗的海舰队的舰艇装备有153门10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总的舰炮和岸炮数量达到了300门以上。
在防御德军对列宁格勒的进攻中,舰队共发射炮弹25000与枚,其中180~406毫米口径的重型火炮超过6000枚,正是舰队的炮火成功地将德军坦克部队阻挡在城外7公里处,距离冬宫仅16公里。在炮兵力量与坦克部队的火力合成下,希勒尔率领的北方集团军群被迫停止了进攻,苏军的火力反坦克战术取得了成功。
到库尔斯克战役时,苏军的坦克和反坦克战术已经基本成熟,坦克部队的防御与反击交替、工兵部队的多层次消耗,以及地面火炮、坦克部队与空中力量的火力立体合成共同组成了苏军的战术体系。此时德国坦克部队已经开始装备“虎”式重型坦克、“豹”式中型坦克和斐迪南自行火炮;还开发了新型地面支援攻击机,空中反坦克力量得到了加强: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加装了两架37毫米火炮,用以发射钨心炮弹,提高了飞机从空中打击地面坦克目标的成功率,四个亨舍尔攻击机飞机中队也调整部署到库尔斯克附近。
苏军也进行了大范围的集结,尽量实现兵力和武器的数量优势。到战役开始前,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库尔斯克南部集结辆445000余人和951辆坦克,而瓦杜丁率领的苏军则集结了626000人的兵力和1700辆坦克;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南部集结了332000士兵和1508辆坦克及自行火炮,苏联中央方面军集结了712000人和1800辆坦克;科涅夫率领的草原方面军作为苏军后备力量,布阵在库尔斯克凸角。考虑到德军的技术优势,苏军的数量优势依然有限。因此对于苏军来说,战术的运用成为决胜关键。
首先是陆空火力立体合成的最大限度整合。反坦克据点是苏联在库尔斯克防御体系的基础,苏军保证了每个据点部署至少20门反坦克火炮和几十条反坦克步枪,每架火炮都有多个发射阵位,可向任何方位射击;苏军还在各个据点周围埋设了1000多枚地雷。相邻两个据点不超过800米,一旦德军坦克试图穿越,苏军便能击穿其侧翼装甲。
同时各炮兵单位选派优秀火炮手,分配到新部队担任排长;而火炮小组被布置在尾翼部队;苏军还用两个月来寻找最优秀的火炮狙击手,将他们编入反坦克团。在训练中,火炮手射击移动的“虎”式坦克模型,精确打击其坦克火炮、车长指挥塔或驾驶员视窗。苏军还在重点坦克防御区部署了85毫米防空火炮但禁止其向飞机开火,只能攻击德军坦克。
在实际交战中,苏军在德军坦克部队的主要阵地上保证了每公里正面火炮有150~200门,坦克15~20辆。苏联空军也装备了新型反坦克空投炸弹,通向具备空心射弹效能,这种新型炸弹仅重1.5公斤,却能击穿100毫米的装甲。每颗反坦克炸弹携带48颗新型空心炸弹。每架伊尔-2近距支援攻击机挂载4枚反坦克炸弹,可摧毁15×200米范围内的整个坦克纵队。
其次是工兵部队的多层防御。苏联工兵将库尔斯克附近的郊野打造成了堡垒,每个方面军的阵位都修建了三条防线。沃洛涅日防线挖掘了4200公里战壕,并全程铺设通信线路;而在中央方面军防线上,战壕长度上升到了5000公里。苏军分派了工兵机动小组,并配备卡车和马车跟随运载地雷,专门负责埋设灵活地雷,即根据德军坦克的进攻路线埋置地雷,在几天内就埋置了超过30000枚地雷。苏军还修建了2000公里道路,修复桥梁686座;还拉拽了700公里长的防坦克钢缆,全部加以伪装。复合层次、多种形式的防御工事将在战役进行前期尽可能的消耗德军的武器和物资,为苏军的间歇反击和战略反攻争取时间、空间和武器优势。
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后,坦克师、空军、步兵部队,所有集结在库尔斯克的兵力都开始行动。苏军的防御工事首先发挥作用。由于地雷,坦克履带和底盘被破坏,开战第一天就有德军半数斐迪南自行火炮和大量虎式坦克丧失作战能力。苏军深3米、宽7米、500多公里长的反坦克壕沟遭遇德军坦克和飞机的猛烈攻击,战壕的壁垒必须用俯冲式轰炸机进行精确轰炸,才能使坦克通过,德国空军为此耗费了大量弹药。同时前线反坦克据点开始发挥作用,即使压制了一个苏军的反坦克炮据点,立即就会遭到其他多种炮火打击。
但德军的优秀战术素养和新式武器还是发挥了作用,他们开始向阵线的狭窄部位集中。德军装甲车由虎式坦克打头,成倒V字形进攻,突破苏军防线。当形成突破口后,紧随其后的中型和轻型坦克便竭尽全力扩大缺口。德国空军也迅速调整战术,密集的轰炸致使苏军反坦克据点接连瘫痪,在雷区开辟安全走廊保障坦克得以通过。这种战术同样需要大量机械和弹药补给,而德军误以为随着向纵深推进,火力防守点会逐渐稀疏,因此毫不吝啬的使用武器和弹药。在高消耗的代价下党卫军装甲集团用了17个小时才突破了苏军第一道防线。
为打破阵地僵持,德军开始深入苏军背部,但是马上进入了苏军尾翼反坦克火炮团组成的火力包围。这种包围是由诱敌火炮对打头坦克进行三面火力攻击,毫不隐蔽地向德军坦克开火,吸引其进入隐蔽的反坦克伏击火炮射程。这种战术需要苏联炮兵强大的自我克制能力和勇气,待德军坦克进入射程和,必须一举击中。苏军159近卫火炮团火炮手弗明中士以这种战术摧毁了5辆德军重型坦克和2辆“虎”式坦克。此时德军艰难突破了两道苏军防线,损失了大量坦克,200辆“豹”式坦克仅剩余16辆,其进攻势头已经基本被遏制。
拖垮德军的任务已经完成,苏军反攻开始。在残酷的阵地攻坚战中苏德双方都遭受了巨大损失,德军已经无力达成此役的战略目标,希特勒的“堡垒计划”已经破产。就在此时,苏联西线和白扬斯克方面军在库尔斯克凸角北面发起了行动代号“库图佐夫”的战略进攻,目的就是消灭库尔斯克地区的德军主力部队。库尔斯克地区的所有德军空军火力都立即开始阻挡苏军坦克推进,以掩护德军坦克撤离。
苏军迅速应对德军的高空反坦克袭击,将高射炮与坦克一起向前推进,同时苏联空军也出动战斗机对抗德军。苏联不断投入更多的预备队,被合围的危险促使德军不断撤退,苏联坦克迅速推进,收复了大量被占领国土,解放了奥廖尔、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许多重要城市,赢得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
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苏联地面部队与空中火力密切配合,以立体化模式给予德军致命打击。库尔斯克战役在前期的工事防御与战略部署、中期的防守反击与诱敌消耗和最后的战略反攻中均将人员、武器和物资进行最大限度的合理化配置,这表明苏军已经基本解决了与东线战场宽战线、深纵深、大规模的战争特点相应的战术问题。
三坦克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上的战略意义在于,坦克作为核心军事力量成为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条件之一。苏德战场的战线漫长,阵地纵深前所未有,因而在很多情况下,坦克在地面战场的作战才是真正取得战场优势,进而将其扩大为胜利并最终保卫胜利成果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坦克作为关键的地面突击力量,与一定的制空权相配合,实现有效的占领,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所确定的作战模式,已经基本上成为现代常规战争的基本模式,并持续影响着军事科学和军事形态的发展。
大纵深作战理论与闪击战理论都是在一战后为解决如何有效的实施进攻的问题进行的探索。在二战爆发之前,随着装甲车辆和内燃机广泛运用于战争,地面作战产生根本性变革。军队的行军速度、防护能力和突击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军事指挥和战略战术也随之发生变化。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古德里安和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等军事家进一步发展了机械化战争理论,提出了装甲部队必须独立编成,并集中运用的原则。
这期间,纳粹德国和苏联开始出现较大规模适应的机械化作战编制,各国普遍装备了坦克和各种装甲战车,并且在作战构想中开始运用坦克、飞机、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以达到快速制胜的目的。
闪电战的基础就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来说,大纵深作战理论无疑是更加适应战场实际的军事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苏联装甲部队在莫斯科、斯大林和库尔斯克战役中都不断坚持延长战线,不断扩大坦克集团军规模,导致规模数量不足的德军坦克师的突击能力已经不足以完成分割包围,最终无法完成闪电战的预定目标。
也就是说,闪电战思想引领下的德国装甲部队在东线战场的失败是必然的,德国军事传统和西欧战场形态的限制使得闪电战理论始终无法突破短促突击的根本局限,而纳粹德国政府也不可能满足东线战场大规模长期战争的人员和物质要求。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在东线战场上,战争的总体性质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凸显,最大限度地整合国家资源并使之为战争高效、持久地提供能量,成了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坦克的战术战略思想逐渐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坦克,作为典型的机械化战争武器,也在以信息化战争为目标进行武器的革新和战术的演进。现代战争基本表现为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常规局部战争。
首先,局部战争意味着参战国家均有意进行有限的战争,尽量避免扩大规模,苏式大规模装甲集群不再被广泛运用。其次,核能、生物、化学等高新技术越来越深入地应用于武器的研制,坦克不再被视为唯一的地面制胜力量。这两点在20世70年代初的越南战争、80年代的英阿马岛战争以及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等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体现。
当今地区性军事冲突基本均呈现出从以内燃机动力革新为特征的机械化战争向由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战争的过渡阶段的过渡性特征。这种军事形态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军事因素并非其中的关键。而在军事因素为先决条件的大规模全面战争中,战场的深广程度、复杂程度与战争的规模必将前所未有地扩大,未来战争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则会进一步扩大这种形态。地面部队的突进和有效占领始终是决定战争最终结果的关键,而坦克因其对火力、机动和防护三种能力的综合也始终是最重要的地面武器。
因此,尽管现今坦克研制进入缓慢发展的瓶颈期,但世界各主要国家仍投入大量人员、科技和物质力量进行新型坦克的发展。俄罗斯陆军计划自2015年开始对其装甲和机械化部队进行当代化升级,装备由最新型T-99主战坦克、装甲步兵战车和各式增援平台构成的新式武器;德国的“豹2”坦克从未停止推出改进型;美国的M1系列坦克更是不断进行不同目的和方向的改进并推出融合各种先进技术的强化套件。
这些对坦克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目的不仅在于适应当今世界政治军事的特殊局势和科技发展水平,更是出于对于未来战争的长远考虑。随着军事形态发展的日益复杂多元,坦克装备的更新换代也必将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但其战略地位不会改变,坦克依然是未来战场上的“战争之王”。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起突然袭击,从而引发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对抗。苏联最终的胜利和德国最终的失败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战场上,坦克部队必须通过坦克装甲武器的性能和规模,坦克与其他诸兵种的立体配合,还有对于战争的战略性认识和预见这三个层次层层递进,最终才能通向胜利。
苏联红军正是以其坚实的物质基础、对战争的正确理解和坚韧的意志取得了决定意义的东线战场的胜利,扭转了整个战局,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苏德坦克之争的进程和结果,也为现今处于转型阶段的坦克制造业和装甲部队指明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前进方向。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