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事关春节返乡!国家卫健委:做好农村疫情防控!最新版防控方案重磅发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07 19:03:05

来源:央视新闻、国家卫健委官网、钱江晚报、海口发布

1月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国家卫健委:春节临近 更需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农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关口,是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我国农村地域广、人口多、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不足。随着春节的临近,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更加需要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地区医疗机构支持;照顾好老年人、孕产妇、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做好健康监测,畅通转诊绿色通道;提供便利服务,加快推进农村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构筑基层保健康防线。

国家卫健委:“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 确保农村地区做到“关口前移”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在会上介绍:农村地区要做到“关口前移”,核心是落实“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

国家卫健委:全国98.8%乡镇卫生院已设置发热诊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在会上介绍,目前全国98.8%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设了发热门诊,而且发热门诊接诊量占比超过了60%,就是说基层的发热门诊占全国发热门诊量的60%以上。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将及时向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转诊或上级医院转诊,充分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国家卫健委:为保障“乙类乙管”顺利实施 已向全国各地派出15个指导组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为保障“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及配套措施于1月8日顺利实施,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向全国各地派出了15个指导组,督促指导做好准备工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农村疫情防控好的经验做法,有的强化分级诊疗,有的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的加强重点人群摸底和服务保障。对于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我们将进一步推广。

国家卫健委:多方面确保偏远农村感染者高效有序转运、收治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介绍,为了确保偏远农村感染者高效有序转运、收治,国家卫健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加强重点人员日常联系和指导;其次,大力扩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前急救转运能力;再次,建立和畅通转诊绿色通道,提高转诊效率。

国家卫健委:多措施缓解农村地区药品短缺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表示,国家卫健委关注到一些农村地区存在药品等医疗物资短缺问题。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物资保障组建立了日调度制度,坚持全国一盘棋,每天统筹调拨药品和其他全国重点医疗物资。根据疫情发展,优先保供农村基层医疗机构。

二是加强供需对接。各地可以通过物资保障组对接、协调,解决物资短缺问题。

三是坚持中西医结合,合理选用西药、中成药和中药汤剂。国家卫健委已印发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的文件,进一步扩大农村地区用药供给,应对临时性药品短缺,减轻基层就诊压力。

如何保障农村医务人员在岗率和诊疗秩序?基层卫生院院长回应

有记者提问:农村地区的医务人员相比城市来说相对较少,加上医务人员本身也有可能感染,面对可能的疫情风险,请问如何保障医务人员的在岗率和基本的诊疗服务秩序?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袁友明介绍,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有了长足的发展,队伍规模和人员素质都有一定的提升,为应对此次我们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高峰期,我们通过招聘、返聘退休医务人员等方式,增添了20位医务人员,进一步扩充了我们的人才队伍,为此次疫情高峰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统筹全院医务人员的力量,安排梯队值班值守,根据诊疗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就诊流程,扩充发热诊室,及时扩充住院病房,增设病床,由原来的65张增设到94张,保证住院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做到尊重患者,及时转诊,全力保障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医务人员发挥伟大的抗疫精神,症状缓解及时返岗,保证了医疗救治的正常运转。

袁友明介绍,我们还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优势,通过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或者是远程查房、培训、指导,切实提高了我们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救治能力。另外,我们还切实加强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落实轮流休息的制度,配齐防护物资,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解决医务人员家庭的实际困难,对医务人员发放临时性补助。

倡议农民朋友加强自身防护红白事尽量简办

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介绍,近日,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印发了《致广大农民朋友的倡议书》。倡议农民朋友加强自身防护,有几个方面提醒:

一是随时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感染症状时及时向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就医咨询。及时了解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保持良好心态,不恐慌、不焦虑、不信谣、不传谣、不盲目用药。

二是返乡人员路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回乡后尽量少聚集、少聚餐。

三是保持卫生习惯,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规律生活、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家里经常通风换气,定期做好清洁卫生。

四是红白事尽量简办,疫情严重时减少聚集性活动,避免疫情过快传播。

五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村里的疫情防控,为有需要的乡亲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六部门:不再对换班入境船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近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外交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国家移民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印发通知,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工作,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通知提出,各地不再对国际航行船舶船员在境内港口换班(含登陆)实行审批制,仅履行船员出入境查验及临时入境许可审核签发手续。不再对换班入境船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拟来华并在境内港口换班的国际航行船舶船员,应在船舶驶离境外最后一港口前48小时开展核酸检测,检测呈阳性的船员应及时就近治疗。对确因行程原因无法申报入境前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的船员,可接受抗原结果的申报。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的,海关将根据排查情况实施分类处置。

事关紧急防控措施、核酸抗原检测等,最新版防控方案发布!

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的通知》。

方案内容包括:倡导疫苗接种和个人防护;对于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加强监测预警;在社区保留足够的便民核酸检测点,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优化重点环节防控,注重保护重点人群等。

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调整疾病名称

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二、明确指导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常态化防控和疫情流行期间应急处置相结合,压实“四方责任”,提高监测预警灵敏性,强化重点人群保护,实现“保健康、防重症”的工作目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倡导疫苗接种和个人防护

倡导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积极主动全程接种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对高风险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加强个人防护。

四、加强监测预警

明确常态化和应急情况下需要开展的重点监测工作。常态化情况下,主要开展病毒变异监测、个案报告、哨点医院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城市污水监测等。应急情况下,增加核酸和抗原检测监测、部分医疗机构门(急)诊监测、重点机构监测、学生监测、社区人群哨点监测等。明确监测信息和疫情信息发布要求,根据防控需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五、优化检测策略

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有关就诊人员和住院患者、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社区重症高风险人员等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明确社区保留足够的便民核酸检测点,保障抗原检测试剂充足供应,保证居民检测需求。

六、调整传染源管理方式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要求,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自我照护,其他病例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七、优化重点环节防控

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和行业、大型场所、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注重保护重点人群,降低聚集性疫情和重症风险。疫情严重时重点党政机关和重点行业落实工作人员“两点一线”和人员轮转机制,保障社会正常运行。

八、流行期间采取紧急防控措施

在疫情流行期间,结合病毒变异情况、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转情况综合评估,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的防控措施,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人员流动,减轻感染者短时期剧增对社会运行和医疗资源等的冲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

为指导各地做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常态化防控和疫情流行期间应急处置相结合,压实“四方责任”,提高监测预警灵敏性,强化重点人群保护,实现“保健康、防重症”的工作目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国内外流行优势毒株,其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现有疫苗对预防该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

三、疫苗接种

(一)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倡导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积极主动全程接种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

(二)对于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三)对于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提高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

(四)根据疫苗研发进展和临床试验结果,进一步完善疫苗接种策略。

四、个人防护与宣传教育

(一)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自觉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疫情严重期间减少聚集,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二)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品和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突出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推进城乡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五、监测预警

(一)常态监测。

1.病毒变异监测。选取代表性城市哨点医院门急诊病例、重症和死亡病例及代表性口岸(包括陆路、航空和港口口岸)入境人员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开展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将序列及时报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实时掌握病毒株变异趋势,及时捕获新变异株,分析变异对病毒特性、免疫逃逸能力等的影响。

2.个案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及时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落实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要求,一旦诊断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后应在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对发现的重型、危重型、死亡病例和其他特殊病例,疾控机构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按要求上传相关流调报告。

3.哨点医院监测。基于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对554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ILI)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开展新冠病毒监测。

4.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要求,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发现和报告工作。

5.城市污水监测。各地可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污水中新冠病毒监测工作,动态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流行强度、变化趋势及病毒变异情况。

(二)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是指常态监测基础上,在疫情流行期开展的监测措施。

1.核酸和抗原检测监测。各地要利用属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和居民自行测定抗原信息收集渠道(平台),每日收集和逐级报告人群核酸检测和居民自行抗原检测数及阳性数,动态分析人群感染和发病情况。

2.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监测。各地要每日统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的就诊人数、核酸和抗原检测数及阳性数,逐级报告。动态分析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和感染率变化情况。

3.重点机构监测。各地对辖区内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开展疫情监测,对场所内被照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定期抗原检测或者核酸检测,动态分析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人员感染变化趋势。

4.学生监测。各地可结合实际开展中学、小学在校学生每日发热、干咳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监测,根据需要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动态分析中小学生感染变化趋势。

5.社区人群哨点监测。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社区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哨点监测方案,了解居民相关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及就医行为,动态掌握人群新增感染和累计感染水平。

(三)监测信息分析与通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态分析感染者,特别是重型、危重型和死亡病例变化趋势,发现感染异常升高、感染者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重型、危重型及死亡病例时,要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定期向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疫情分析信息。根据防控需要,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四)疫情信息发布。

按照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需要,适时发布疫情信息。根据工作需要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通过接受媒体采访等形式解疑释惑,普及防护知识,及时回应热点问题。

六、检测策略

(一)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二)对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三)疫情流行期间,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定期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外来人员进入脆弱人群聚集场所等,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现场开展抗原检测。

(四)对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的社区居民、3岁及以下婴幼儿,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及时指导开展抗原检测,或前往社区设置的便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

(五)在社区保留足够的便民核酸检测点,保证居民“愿检尽检”需求。保障零售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抗原检测试剂充足供应。

七、传染源管理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实施分级分类收治;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二)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自我照护,其他病例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三)感染者居家期间,尽可能待在通风较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减少与同住人员近距离接触。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需外出,应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

(四)感染者要做好居室台面、门把手、电灯开关等接触频繁部位及浴室、卫生间等共用区域的清洁和消毒;自觉收集、消毒、包装、封存和投放生活垃圾。社区应针对感染者产生的生活垃圾,采取科学收运管理。

八、重点环节防控

(一)重点人群。摸清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根据患者基础疾病情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进行分级,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作用,提供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协助转诊等分类分级健康服务。社区(村)协助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居(村)民委员会配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围绕老年人及其他高风险人群,提供药品、抗原检测、联系上级医院等工作。

(二)重点机构和行业。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采取内部分区管理措施,疫情严重期间,由当地党委政府或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经科学评估适时采取封闭管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及时发现、救治和管理感染者。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个人防护指导,强化场所内日常消毒和通风。学校、大型企业等人员聚集的重点机构,应做好人员健康监测,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措施。疫情严重期间,重点党政机关和重点行业原则上要求工作人员“两点一线”,建立人员轮转机制。

(三)大型场所。对客运场站、市场商超、展销场所、会议中心、体育场馆、文化场馆等人员密集、空间密闭的大型场所,要增强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开展自我健康监测,做好工作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疫情严重期间,可采取延缓大型活动举办、缩短营业时间、减少人群聚集和降低人员流动等措施。

(四)重点地区。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基础相对薄弱,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发挥好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其他各类组织资源优势。加大对农村地区应对疫情各类资源的支持保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健康乡村建设开展形式新颖、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活动,科学理性认识新冠病毒危害,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九、流行期间紧急防控措施

在常态化情况下,一般不需要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在疫情流行期间,结合病毒变异情况、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转情况综合评估,可根据人群感染率和医疗资源紧张程度,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的防控措施,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人员流动,减轻感染者短时期剧增对社会运行和医疗资源等的冲击,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可以选择性采取下列措施:

(一)暂缓非必要的大型活动(会展、赛事、演出、大型会议等);

(二)暂停大型娱乐场所营业活动;

(三)博物馆、艺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采取限流措施;

(四)严格管理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精神病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

(五)企事业单位、工厂等实行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采取居家办公措施;

(六)幼儿园、中小学和高等教育机构采取临时性线上教学;

(七)其他紧急防控措施。

十、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压实主体责任,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结合实际细化本地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力量统筹,周密组织实施,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

(二)强化培训指导。各地要对疫苗接种、宣传引导、疫情监测、重点环节防控等工作开展部署培训和政策解读,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要求,推动工作落实。各行业主管部门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强督促指导,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三)强化督导检查。各级联防联控机制要结合当地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开展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督促整改,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关于新冠感染患者遗体处置,官方回应

7日,卫健委网站发布《关于废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遗体处置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其中提到,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经研究,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遗体处置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89号)于2023年1月8日废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遗体处置工作按照乙类传染病相关规定执行。

“阳康”后会脱发?专家:超30%的人可能面临脱发风险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继咳嗽、失眠、脑雾等“新冠后遗症”后,脱发也在榜单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不少“阳康”们正在经历着掉头发的苦恼,好多网友吐槽说“本不富裕的脑袋顶更是雪上加霜”。

“女子阳后9天洗头掉发如毛线团”甚至上了热搜榜。

40岁的刘女士一直很认真地在护理头发,因为每一根头发对她来说都格外珍贵。因为发烧期间不敢洗头洗澡,她都是用毛巾将头发裹起来,尽量减少磨蹭带来的掉发。“阳康”5天后,她洗了头发。“地漏那边都被头发堵住了,一团黑黑的,我心痛呀。”几天没洗头发,掉发可以理解,可是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直在掉发,“感觉比以前掉得多了。没具体数过,但是每天吹头发后整理地上的头发,都是一小撮一小撮的。”

阳了之后,真的会导致脱发吗?

1月6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采访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脱发专科主任医师戴叶芹。

戴叶芹介绍,一个人一天掉发在100根以内,都属于正常范畴。“如果很多天不洗头,该掉的头发全都集中到了一起,确实会感觉掉发很多。”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发。

而很多网友阳了后觉得脱发严重,戴叶芹认为“脱发是感染后产生的并发症之一”。

她解释,感染新冠后,病毒可能引起毛囊周围的炎症反应,加上高烧、休息不好、精神压力,种种原因都会促使脱发的加速和加剧。也就是说,“阳康”们确实可能会患上休止性脱发。

众所周知,毛囊是有周期规律的,头部90%以上的毛囊毛发处于生长的状态,这时候它们不会脱落。但是进入更新的时候,就会处于一个维持2到3个月的休止期,然后脱落,再进入下一个生长周期。

“人体感染了新冠病毒,会造成身体机能的衰退,使得头发掉得也比平时快,意味着更多的头发进入到休止期。”戴叶芹说,当然,并不是每个“阳康”都会有脱发的烦恼,不过阳康脱发的比例比想象中要高:“只是还没到时候,脱发也会有潜伏期。”

她给记者提供了国外一些文献的研究。从临床数据来看,“阳康”中约31.3%的人出现了休止性脱发,每天掉发超过100根,其中女性占到了73%。“感染的症状越严重,就说明营养流失得越多,自然脱发就会越明显。”戴叶芹说,休止性脱发有潜伏期,在“阳康”后45-60天左右,会出现脱发高峰期。

从杭州这一轮感染情况看,不少人是在去年12月中旬变成“小阳人”的。这就意味着,过完春节,不少人都会面临脱发的问题。

戴叶芹表示,脱发门诊预估也会迎来一个小高峰。“但是也别太担心,这种休止性脱发是会好的,经过两三个月的修复之后,脱发的症状就会消失。”她说,阳康们转阴后的康复期,要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睡眠充足,心态平和,会对脱发有一定改善,可以缩短休止期脱发进程:“要多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多吃优质的肉类。这个时候就不要通过戒碳水来减肥了,不吃碳水也会引起脱发。”

“期待5月份春暖花开之时大家都有一头飘逸的长发。”她说,“如果三个月后没好转还是需要来看医生的。”

海南海口:1月8日起核酸检测不再延续免费政策

“海口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2023年1月8日起,海口市核酸检测不再延续免费政策。

校对:姚远

直播预告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事关春节返乡!国家卫健委:做好农村疫情防控!最新版防控方案重磅发布链接:http://www.esxun.cn/news/9189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