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父凯文·阿什顿在他的《创造》一书中写道:“创造不是魔法,而是工作”。
香草授粉难题是1841年由一位经常在田间地头溜达的奴隶解决的:他只是经常和技术熟练的专家一起工作,耳濡目染的知道了一些门道,最后用一个牙签大小的竹片抬起阻碍受花粉的部分而已。
飞机是工业时代最大的发明之一,而它的起飞最大的难题是平衡,解决这个难题的莱特兄弟居然是从自行车得到灵感的,因为它天然的需要平衡,骑行的原始积累有效助力了飞行。从这个角度来看,飞到天上那个大家伙,就是给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插上了翅膀。
戴森,对,就是那个让无数时尚人群心动不已种草不止剁手不停的那个高科技有格调神器的发明家。就在他的网站上说:创造发明,要有一个绝妙的想法,这是错误观念。事实上他通常一遍又一遍的去尝试某一件事情,从失败中找到解决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揭示了一个问题:“无意视盲”,也就是人类看不见任何自己不想看见的没有预见的自然倾向。在过去的104年的时间内,医学家一直能看到这细菌,但大数多数人都选择视而不见。就像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样,在伽利略以前居然大家对先人的断定奉若圣旨无人亲自试验。
创新需要具有初学者的心态。因为在初学者的心里有很多的可能性,这就像新出生的婴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兴趣。但是在某些专业人士的眼里却没有多少可能性。专业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时候专家们会觉得理所当然,充满成见。面对未知,心中全是已知答案。
第一批到达美国的禅僧之一:南隐。他在给客人泡茶的时候,沏满以后继续倒水,任由水溢出。客人表示不解。他回道,就像这杯子一样,现在的你充满了自己的见解,如果你不先清空你的杯子,我又怎么能够把禅宗展示给你呢?客人顿悟。
创新需要将确定视为仇敌与怀疑交上朋友,如果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你就可以改变任何事情。当然创新是要付出代价的,就像织布机的发明,首先反对的就是织布工人,因为抢了他们的饭碗。创新通常是要突破利益的格局,如果没有坚韧的意志,就会嘎然止步。
创新需要专注。越是焦虑创造性就会越打折扣。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伍迪·艾伦回避各种的颁奖礼,因为他要避免外部动机,也就是别人的评价对他产生的影响。难以想象在这样一夜暴红的今天,有多少人能够不为名和利所动呢?
创新需要坚持。文思泉涌不是常态,更大的常态是无话可写。这种情况是所有的作者都会遇到的。写不动时,治疗方法是不言而喻的,写一些你觉得不好的东西就可以了。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你必须用笔蘸着血写作。
一个组织怎样成为创新的集体呢?其实一句简单的话语就可以了,也就是放手去做,证明给我看,大胆的尝试。一个创新组织的标志,就是它比一般组织更能接受全新的想法。有的时候你手下的倒行逆施可能会成就你的天马行空。
一个组织要成为开放的组织,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成员才能够讲出内心的真话。但是有趣的是。这些人经常古怪而又难以管理,这个时候就需要领导的充分容忍。心态平衡。听得进去不好听的话,才干得成不好干的事儿。
任何的创新都需要协作。在一个行为实验中,专家们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结果,成年人和幼小的孩子分别组队PK,居然是孩子们赢了。是因为孩子们可以自发的进行协作,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争夺领导地位上。他们也不像成年人一样夸夸其谈,而是马上行动,解决问题。
有的时候过度的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也正是阻碍创新的源泉。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就用丰富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硬盘还是挖掘机。所有原本领先的企业到最后都遭遇到了低端破坏性创新的颠覆。
不是这些领先企业没有技术实力,他们犯的核心致命错误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大客户,而客户的需求阻碍了他们创新实践。嗯,这个技术很好,但是目前我们不需要。当所有成员在这样的自我魔咒加压之下,任何好的创新技术都会胎死腹中。
与公司的既有产品和技术相比,创新型的产品是处在不同的价值链上面,有着不同的核算方式,如果一个企业需要孵化内部的创新,必须和既有业务进行切割和隔离,因为他们的衡量标准方式是完全不一样。否则会出现二元取舍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之下,通常创新任务是打不过既有延续性业务的,因为既有业务蒸蒸日上,稳定增长。而创新业务充满了不确定性,有可能是赔本赚吆喝,如果你是公司的管理者作何取舍呢?
- 颠覆性产品营销圣经 -
在《跨越鸿沟》这本过去20年最有影响力的商业书籍中,硅谷策略大师杰弗里·摩尔讲了一个最为朴素的道理:创新科技产品的营销最关键的是在于越过早期用户和大众用户之间的一道巨大的鸿沟。
因为两者在需求方面截然不同,一个对于产品和技术趋之若鹜,一个对于市场与服务精挑细选。解决之道,只能是毕其功于一役。
打蛇打7寸,集中优势兵力找到自己的市场空白点和未被满足的需求点,然后主动营造竞争机会,差异化的呈现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找到自己的战略同盟。
就像保龄球,瞄准第一个,你出错的概率就不会那么高。市场的多米诺也就有可能会被推倒。商场如战场,云聚D-Day,登陆诺曼底,方能跨越创新的鸿沟。
创新从来没有捷径,创新就在你的身边。创新发生在每一天每一秒,就如同这天气一样,今天是艳阳高照,明天就是疾风暴雨,你必须要敏锐感知气候的变化。有意识的去锻炼自己创新的头脑,思维的范式,方能提高自己内在运营的免疫力。
全球抗疫的行动进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打败这场病毒我们同样需要创新,但我们也不能奢望一蹴而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就这样坚持着,坚持着,天气就暖和了,鲜花就开放了,小草和树叶也都变绿了。做自己的主宰。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 要有光,就有了光 。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