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时期画岀大清全图的是:由各国传教士及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中国学者二百余人混编的测量队伍组成。
《皇舆全览图》是“大清最精最全之地图”,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最精最全之图”。
《皇舆全览图》 - 历史背景:
继利玛窦之后,西方地图学在清朝继续传入中国。康熙、乾隆年间,中国政府聘请西方传教士白晋(Joachim Bouvet)、雷孝思(J.B.Régis)、杜德美(PetrusJartoux)等十人来中国从事大地测量和绘制地图,并传授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引进了西方大地测量学和地图制图学。
约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订立《尼布楚条约》之后,康熙看到了精确地图在政治、外交上的巨大作用,于是下决心引进西方先进的测绘制图技术。他下令各大臣推荐专家,购买仪器。当他到全国各地巡视时,命外国专家随行,测定各地的经纬度,为制图作准备。康熙四十七年(1708)以后,全国范围的三角测量和绘制地图工作陆续开始进行。
《皇舆全览图》 - 参与人员:
全部工作由康熙主持,大的计划、方针、法规也由他亲自裁定,具体人选、组织机构、工作质量他都过问。在大规模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以前,康熙帝还命传教士先行试点,绘制出北京附近地图。他亲自校勘,比较旧图,确认新图远胜旧图之后,才下令开展大规模的测绘工作。康熙四十七年由各国传教士及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中国学者二百余人混编的测量队伍组成。
《皇舆全览图》 - 特点:
全图共计41幅,借鉴科学技术实测后绘制,以天文观测为基础,使用三角测量法进而测图。采用了伪圆柱投影,以经纬度制图法绘制。以汉、满文共注地名,其中满文用以边疆,汉文用以内地。第一次实测了台湾省地图。在尺度丈量上的全国统一,实地测量地球的子午线弧长等, 都给清代地图制图充实了依据,提高了制图质量。
《皇舆全览图》 - 版本:
测绘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正式开始,至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基本告成。
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曾出木刻版《皇舆全览图》,有总图1幅,分省图和地区图28幅,因战事,西藏及蒙古极西地方多空白。
到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又刊印一次,总图已详绘有西藏和蒙古极西地方,分省图和地区图增至32幅,其范围东北至萨哈林岛(库页岛),东南至台湾,北至白喀尔鄂博(贝加尔湖),南至海南岛,西北至衣里必拉(伊犁河),西南至拉打克河屯(列城)以西。在西藏边境还标注出朱母郎马阿林(珠穆朗玛峰)。图上以通过北京的经线为中经线,经纬网用梯形投影法。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还印行过铜版图,以纬差8度为1排,共分8排,41幅。这种以经纬度分幅的方法在中国制图历史上是第一次。铜版图的范围与康熙六十年木刻版大致相同,但在文字记注上则是内地各省注汉字,东北和蒙藏地区注满文。故后人又题名为《满汉合璧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流传较广。
后来,为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又刊木版小叶本,以省、府分幅,计227幅。不绘经纬线,且只包括内地各省。
《皇舆全览图》 - 历史意义:
《皇舆全览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清中叶至民国初年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基本上都渊源于此图,其范围之广,内容之精详,超过了以往任何中国地图。
《皇舆全览图》 是中国第一次采用经纬网作图的著名地图。这对中国传统测量学和制图学可以说是一次革命,所取得的成果是世界地理学史上的大事。
康熙皇帝费30年心力,组织领导测绘全国地图,不但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亚洲也是创举,意义十分重大。规定使用固定统一的尺度,以工部营造尺(1尺=0.317米)为标准尺和计算单位。以营造尺18丈为1绳,10绳为1里,天上1度即地下200里,也就是200里合地球经线1度。用绳量地法测量各地的距离里数,采用三角测量法、梯形投影法等等,这些都是首次运用,很有创见,不仅奠定了中国地理学、测绘学的基础,对世界地理学也是一大贡献。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