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的土布千层底鞋
文/殷文惠
土布千层底鞋
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当我们穿过大街小巷时,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人们无论是蹒跚学步的婴孩,还是拄杖慢行的老人;无论是酷爱运动的学生,还是打扮时尚的美女;无论什么工作,什么年龄,绝大多数人穿的鞋都是各式各样的皮鞋与运动鞋,然而有一种鞋却百寻不见,那便是纯手工缝制的千层底布鞋。。。这双白底黑面的手工布鞋,也渐渐藏在了记忆里。。。
算起来我大概已有二十年没有穿纯手工缝制的千层底布鞋了,前年春怀孕的时候奶奶把他的布鞋拿出来说,怀孕穿着舒服,养脚,不肿不起脚气。果真那年夏天没有脚气。。。
近日,回到娘家,看到绿叶每天发表关于汾阳的乡土人情的文章,想着我也来一篇吧,目光正好注视到奶奶的脚上,黑帮白底的千层底布鞋上。
时光轮回到20年前。那时候,妈妈都是每年冬天下雪才开始在炕上准备一家子一年的鞋,从找样子(因为纳鞋需要找鞋样子,),用糨糊一层层的做鞋底,然后用麻线一针一针的纳鞋底,最后缝好鞋帮,一双饱含母爱的布鞋才正式完工。。。
当天上午就翻箱倒柜,找出妈妈奶奶以前做鞋子的工具。问奶奶把做鞋子的过程记录下来,完成此作!
1、剪鞋底和鞋帮样。家家户户都有一本厚厚的书,里面夹着一家老小的四季鞋样子!有女一带鞋,男牛舌头鞋,圆口的,方口的。一般都是用旧报纸,我们上学用过的书本剪成的。
2、选布:千层底布鞋鞋底由白布,贫苦一点的人家干脆用做衣服剩的边角料。
3、打鞋板(制袼褙):把棉布用浆糊一层层粘贴在一起,晒干成布板,将纯布袼褙纳入鞋底,吸收潮气快,减少脚汗产生,消除臭味或异味。
4、剪鞋底:把袼褙按上样子剪成一片片的鞋底。
5、包白边:把剪裁好的袼褙摞在一起用新白布条包上周边。
6、粘合:把包边后的鞋底粘在一起大约需要七八层。最上面和最下面贴一层新布。
7、固定底:用麻线绳把糊好后的鞋底沿周边缝合。
8、纳鞋底:这道工序必须细致,鞋绳一般是麻的耐用。也有棉线制成的,纳底时保持鞋底的清洁,缝合走线不可走样,线迹排列整齐,鞋底保持平整,横竖间隔均匀,纳底时用力要适当,不可过松或者过紧。据奶奶说一双鞋至少2000多针,所谓的千针万线。一双鞋饱含了多少心血。。。
9、剪裁鞋帮:采用优质布料作为鞋面,先用面料剪成帮样,用浆湖把面料和衬料铺平合起来,再用专用里料布将其反面粘合住,风干后就可进行下步了。(大人一般是黑色的,小孩一般是条绒红布)鞋面装饰,根据个人喜好,在鞋面上进行绘画、绣花等工艺制作。
10、延口:将剪好的鞋帮,用针线将白布条沿着鞋帮周围缝一圈。
11、上松紧,合口:牛舌头鞋一般要在鞋口两边上一寸来宽的松紧。以便穿鞋时候好穿。最后把鞋子尾部缝合起来。
12、上鞋:上鞋时要把握好鞋帮与鞋底的配合尺度,针与针之间的距离不得过大,也不能超出延下的白边。
13、楦鞋:上好的成鞋必须经过楦头来整形。楦鞋时楦头的规格与鞋的大小必须一致,这样楦出来的鞋,穿起来才美观、合脚。
经过这么多的程序和千针万线一双充满爱的鞋子才完成。
如今能穿上一双妈妈或者奶奶姑姑做的土布千层底鞋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但岁月不饶人,他们年岁已高,对于做这么一件事又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如果有机会,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一定会做一双爱的千层底布鞋。一双鞋伴随着我走过了童年,一双鞋凝聚了老辈对晚辈深深的爱,那份情、那份爱就像千层底一样一层又一层,直到千层万层。
文章来源:公众号“汾阳绿叶之声”
作者简介
殷文惠老师
殷文惠,汾阳市栗家庄芦家垣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热爱写作,热爱汾阳的乡土气息,喜欢研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文化生活。传承更多的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