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饸饹汤
文 | 鹿丁联
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一桩往事。 那一年的清明节,母亲和几个邻居坐着村里的三轮车来看戏。那戏台就在我居住的家属院旁边的村子里。其实,母亲一直不喜欢看戏,她主要是想借此来逛逛戏园子周围的农贸集市,也想找个理由在我家住上一天两天的。可那时的我竟然不懂得老人家的心思,一见她,就板着脸:“我大(父亲)爱看戏,你不让他来,把他留在家里看门。你常说看戏看不懂,可跑得比他还快。”我的一番数落,说得母亲极不自然,她红着脸说:“那我回去,让你大来!”说完就转身要走。我急忙解释:“不是嫌你来了,就是——”当时,我也不知说什么才好。费了好大气力,才将她请进家门。那天晚上母女俩躺在床上,母亲说了好多话,我听得迷迷糊糊,她说想来戏场的集市上吃一碗正宗的蓝田热饸饹;再买点花布,给孙子们做棉背心;也想来看看外孙子。我知道,母亲很喜欢小孩,可弟弟的几个孩子够她忙的。因为顾不上帮我照看孩子,心里总觉得亏欠,便借着看戏过来住一晚上,好与整天在学校读书的外孙儿见上一面。可我一见面就数落了她一番,忤逆了她的心意,使她好没面子。现在想起来我就后悔愧疚。 第二天上演的是本戏。那天晚上大风扬尘,一大早天灰蒙蒙的,北风呼啦啦地打着卷儿。我建议她别去看戏了,可母亲坚持着要去,早早地就提着凳子去了戏场。中午放学后我找她回家吃饭,远远看见她在饸饹摊子前吃荞面饸饹。吃完后我拿起凳子让她回家,她却颠着小脚舀了一大碗饸饹汤端起就喝。我一把抢过来倒在了地上。母亲大怒,手中的拐杖一甩:“我就是想喝一碗饸饹汤,你竟给我倒了!不去你屋了,我跟着村里的三轮车回去!”说完,头一扭,气呼呼地坐在板凳上喘着粗气。我也很生气:“那么大的风,树叶尘土都飘到碗里了,喝了生病咋办?”后来好说歹说,她才极不情愿地跟我回屋了。 图源:旬邑文化旅游随后我回老家,邻居大婶委婉地批评我:“你妈不就是想喝一碗饸饹汤么?你咋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倒了?”我想争辩又不好开口。很多年过去了,邻居大婶的那句话还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近几年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也碰到过自己想做事家人强行阻止的情况,难免觉得委屈伤心,渐渐明白了当初我对母亲的行为其实是一种伤害。那时的母亲,或许想喝一碗饸饹汤的心愿已经好久了,也许那天出来看戏,不排除饸饹汤的诱惑,可我竟然一边数落一边强行给倒掉了!母亲在世时,为了弥补过错,我曾专门去蓝田给她买了荞面饸饹,打了一保温桶饸饹汤,放些蒜苗香菜,端到她面前:“赔你一碗饸饹汤。”母亲嗔骂我,说她早就把这事给忘了。我知道,或许她真的忘记了。在母亲面前,我伤害过她的事还少吗?可她却一如既往地关心我、呵护我。抑或母亲根本就没有忘记,可她早已原谅了我的过错。在母亲面前,孩子对自己再多的伤害,她都会忘记的,因为她是母亲。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五个年头了。想念母亲时,那碗饸饹汤就在眼前晃动,由此我常常想到孝顺二字。人常说,看一个人,只要看他对双亲的态度。事亲而孝顺,顺从父母之意,一定会脸色温和面貌恭敬。可是,在母亲面前,我做到脸色温和面貌恭敬了吗?更多的是板着脸强制性地逼迫她做我要她做的事。在我们村子,邻居嫂子大婶们时常夸我孝顺,可我知道,距离色温貌恭,我差得极远。父母在世时,我几乎每周都回家,大包小包,吃的用的,只要能想到的,都给拿回家。可那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供给,从精神层面来看,我对母亲的心理乃至个性的尊重,显然欠缺,甚或不自觉地造成了伤害。那时,我一走进家门,眼睛不是往冰箱里瞧,就是向案板上瞅,这里闻闻,那里看看,这个霉了,那个长毛了,那个又过期了,便一股脑儿地给倒进垃圾桶。为此母亲可没少跟我争来抢去。走进卧室,揭床单,换被罩,从父母身上拉下脏衣服,洗洗涮涮,更是常态。好在父亲性情温和,虽然也不情愿受摆遭,可轻轻一声“哎,换啥呢!”也就顺从了。而倔强的母亲,总会跟我犟,犟不过我时,便会咧嘴瞪眼喘粗气。“你快别摆遭我了!”“俺又不是城里人,整天跟土打交道,穿得净净的,还咋干活儿!”或者咧嘴嗔怪:“好好个菜,都给我倒了。造孽呀!你没遇上那年馑,连个馍花花都拾着吃呢!”我总以不卫生会生病为由和她争辩,还板着脸数落她。现在回想起来,我几乎很少“顺”着母亲,往往忤逆她,伤了她的自尊。那一碗饸饹汤,不就是明证么?它促我醒悟,催我反思。其实,侍奉双亲,顺其心,懂其意,脸色温和,面貌恭敬,才是最大的孝顺。而我的那些强求和忤逆,说起来是关怀,其实给她造成的伤害甚或比细菌更甚。细菌侵犯的只是人的肌体,而我的一些言语举止,伤害的则是母亲的自尊和心理。我的所作所为又怎么谈得上孝顺呢? 那碗饸饹汤,将长久地警示着我。本文选自2023年7月11日《文化艺术报》
责 编 | 王越美
审 核 | 吴汉兴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