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堆糖网)
时节已至冬月,是该进补羊肉的时候了。
苏州的藏书羊肉很好吃,也很有名气。无蟹不成秋,无羊不成冬,苏州人秋天呼朋唤友,细细挑蟹肉吃,冬天则呼着一身寒气进羊肉馆子吃藏书羊肉汤。
我对藏书羊肉有两次极深刻的回忆。一次在吴江区的同里古镇,十一月末与朋友同游,夜雨大作,淌水环绕三圈,整个景区没有一家卖食物的店尚在营业,只好艰难举伞走出景区,当头就有一家藏书羊肉馆,冒出腾腾热气,白烧羊肉味席卷而来。付钱,落座,等待上汤,再举箸大快朵颐,辘辘饥肠得以慰藉,冻至冰凉僵硬的面孔也被暖融的水汽蒸出小水珠。邻座是夜里巡游的辅警,在谈论日常的琐碎。
(图片 | 堆糖网)
那顿深夜羊肉汤使人无法忘却。在身体上,它驱寒,可迅速温暖身体,在情感层面,有类似“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启发,何故呢?原地打转三圈,绝望透顶,而走出去,自有烟火人间的慰藉在等待。兴于冬日的羊肉汤是冬夜未归人的温情港湾。
另一次在吴中区的月浜街,冬令十二月,于一家老招牌羊肉馆吃羊肉火锅。店内许多人,人声嘈杂,多数是苏州口音,七嘴八舌话家常。门口一个玻璃隔断内,白围裙的胖大妈用吴语算钱,迅速地向里间精准报出客人所需,接着擦桌小二将客人安排进座,麻利拾掇台面,片刻,羊肉锅就端了上来,咕嘟冒泡的白汤羊肉浮着豆泡、葱段、血旺、青头菜,底下是羊肉和细腻粉丝。
(图片 | 堆糖网)
彼时,店内一片人声。小孩端着妈妈盛好的小碗,听着对成绩的点评,闷头吸溜粉丝;下了班的年轻白领,手提电脑放在一边,大口嚼肉,大碗喝汤,面露松懈后的满足;似是常客的老年夫妇,不紧不慢,边吃边细细谈论着琐碎小事……
在这里,生活痕迹是真实的。装修陈旧的店面里,摆着油腻腻的桌子、放着半空的醋瓶子、泼洒出来的辣椒粉......没一样是精致的,这里的人也多半是不时髦的、带着浓重市井气的,故而有着乡土风情——即便他们已在城市生活多年。我很难不被真实的东西打动。
(图片 | 搜狐@最苏州)
这两桩事说完,再回到藏书羊肉本身。
苏州西郊藏书镇,因西汉名臣朱买臣曾在此发奋读书而得名。此地,群山环绕,水草丰美,是养羊好地,当地农民很早就从事养羊、卖羊的行当,故催生了羊肉馆的产生。清末,藏书镇羊肉馆开到苏州市区,在醋坊桥、观前街、临顿路一带落地生花。民国后,道前街、鸭黛桥附近也形成了一团转的羊肉馆。
藏书镇不过是个不算发达的小地方,镇中心仅两条十字交叉的街。城市对藏书羊肉的大量需求使得藏书镇的羊肉“走了出去”,在苏州老饕眼中和阳澄湖大闸蟹地位不相上下,甚至走出市外,名扬江浙沪一带。
(图片 | 搜狐@最苏州)
(图片 | 搜狐@最苏州)
藏书羊肉鲜美滋润自有其缘由。首先采用藏书镇酷爱爬坡的山羊(北方多用绵羊),再以独特手法去除羊膻味,接着将羊身切四至六块。烹饪时,以木桶(藏书特色,木桶清香可去膻味,有的木桶甚至用了几十年,据说木桶颜色越深,煮出来的羊肉味道越好)烧煮,只放盐,而不用其他辅料,大火烧开,最后将羊肉洗干净再入锅,放入原汤,熬煮三小时。这一撮盐和历代相传的独特秘方,使得藏书羊肉汤在市场上长盛不衰。
藏书羊肉的吃法,多以白烧羊肉汤为主,此外还有红烧羊蹄之类的吃法。三九天有珍贵的羊糕可吃,一般婚礼、满岁宴上又有吴江桃源镇的红烧辣味羊肉,以我看来,都没有白烧羊肉汤令人馋虫大动。
(图片 | 搜狐@最苏州)
(图片 | 搜狐@最苏州)
(图片 | 搜狐@最苏州)
吃羊肉对身体很好。
《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益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豁止喘。”
冬季常吃羊肉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助于肠胃消化,同时可以用于哮喘、产后气虚的食疗。藏书羊肉膻气不大,白烧后口味偏清淡,很适合血滞气淤的女性食用。
(图片 | 搜狐@最苏州)
论到此,突然觉得饥饿无比,外头天寒地冻,是时候去吃碗羊肉汤了。
作者:奇妙丸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们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