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绿证机制(中国绿证gct)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9-04 10:57:18
导读

在绿证自愿认购制度建立六年之后,中国迎来绿证新时代。绿证制度的重大更新,是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重要一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8月3日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新政将绿证核发范围扩大至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以绿证认定可再生

在绿证自愿认购制度建立六年之后,中国迎来绿证新时代。绿证制度的重大更新,是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重要一步。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8月3日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新政将绿证核发范围扩大至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以绿证认定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属性,鼓励用户购买绿证体现绿电消费是国际通行的做法。2017年,我国试行绿证核发和自愿认购制度,国家对享受补贴的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核发绿证,明确用户可通过购买绿证作为消费绿电的凭证。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也可获得可交易绿证。

数年过去,绿色电力消费的供需两侧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为例,截至5月初,今年以来国家电网累计完成218笔绿电交易,绿电交易量达到310亿千瓦时,突破300亿千瓦时的年度目标,同比翻一番。

此外,2022年三部门发文明确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认定的基本凭证。

基于上述因素,绿证核发范围、应用场景的扩容箭在弦上。

《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绿证的权威性、唯一性和通用性。国家对符合条件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核发绿证,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为确保绿证的唯一性,明确绿证对应电量不得重复申领电力领域其他同属性凭证。通用性方面,明确绿证支撑绿色电力交易、认定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等基础性作用,同时推动绿证与国内碳市场、国际绿色消费和碳减排体系做好衔接。

业内人士认为,《通知》明确绿证作为我国绿色价值唯一凭证为绿色证书,结束了绿色消费证书、超额消纳责任、可再生能源中长期交易合同(绿电交易)均可作为绿色价值凭证,各方利益“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这对我国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全社会为绿色价值付费,共同承担能源结构调整的成本具有里程碑意义。

《通知》将绿证的核发范围从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扩展到所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但在不同品种上有所区隔。

具体而言,对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核发可交易绿证,可交易绿证既可以用作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也可通过参与绿证交易和绿电交易等方式在发电企业和用户间有偿转让。对常规存量水电项目,现阶段暂不核发可交易绿证,相应绿证随电量交易直接无偿划转;对2023年1月1日(含)以后新投产的完全市场化常规水电项目,核发可交易绿证。可交易绿证核发范围后续可根据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情况动态调整。

新政将绿证交易平台从此前的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扩展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后续适时拓展至国家认可的其他交易平台。买卖双方可自由选择任一绿证交易平台开展绿证交易。绿证交易包括双边协商、挂牌和集中竞价三种方式。现阶段绿证仅可交易一次。

在绿证收益归属上,一方面,对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项目(包括平价/低价项目、自愿放弃中央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已到期项目以及2023年1月1日及以后新投产的完全市场化常规水电项目),绿证收益归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所有,交易方式不限。另一方面,对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项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属于国家保障性收购的,绿证收益等额冲抵中央财政补贴或归国家所有;属于市场化交易的,绿证收益在中央财政补贴发放时等额扣减。同时,对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项目创造条件尽快采用集中竞价的方式进行交易。

有业内观点认为,绿证可给风电、光伏项目带来0.03-0.05元/kWh的绿色收益。亦有券商分析称,参考目前无补贴风光绿证交易均价,风电、光伏项目将增加0.03-0.05元/kWh的环境溢价,直接利好绿电运营商拓展盈利空间。

上述观点存有争议。彭博新能源财经对市场影响分析称,随着新政出台,绿证供应量势将急剧增加。现在判断绿证价格受影响的程度为时尚早。由于增加绿证供应的强制要求比在国家层面促进需求的努力要直接得多,预计价格最初会下跌。绿证交易量预计将激增,但增幅将低于供应增量。

“可以预计大量绿证涌入市场,未来一个阶段市场中绿证的供给量将远大于需求,因此,拓展绿证的应用场景、促进绿证供需匹配至关重要。”国家能源局3日举行的通气会上,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郭雁珩表示。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绿证机制(中国绿证gct)链接:http://www.esxun.cn/news/8274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