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市场监管总局等18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从推动民生消费质量升级、增强产业基础质量竞争力、引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优质发展、促进服务品质大幅提升4个方面,部署了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强调以质量变革创新推动质量持续提升,要求强化实施保障,明确提出到2025年,质量供给与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000061)食品合格率进一步提高,消费品优质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工业品质量稳步向中高端迈进,建筑品质和使用功能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加快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
“质量提升”多次进入重要文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先后强调“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全面总结评估前期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情况和分析研判当前质量工作形势基础上,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市场监管总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起草了《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聚焦突出问题、明显短板和发展关键,明确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的若干重点任务和一批政策措施,以推动质量供给与需求更加适配,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聚焦突出问题、明显短板和发展关键
上述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着力建制度、守底线、强基础,质量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仍然滞后于发展需要,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存在质量瓶颈,高品质产品、工程和服务供给不足,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研究解决。
因此,《行动方案》的总体考虑是,在全面总结评估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情况和分析研判当前质量工作形势基础上,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聚焦突出问题、明显短板和发展关键,坚持一个一个行业抓、一类一类产品抓,着力打通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堵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质量难点,化解一批民生消费领域质量痛点,更好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更大力度保障优质产品、工程和服务有效供给,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在起草过程中,着重把握几个原则,首先,围绕产品、工程和服务重点领域,细化具体措施,明确到2025年的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其次,坚持继承和创新,将长期以来特别是质量提升行动指导意见印发实施以来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固化明确,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需求提出新的创新举措,明确提出以质量变革创新推动质量持续提升。再次,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重点突出企业在质量供给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发挥政府的引导、规范和促进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实现行业发展与质量提升一体推进
上述负责人介绍,《行动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质量变革创新、实施保障4个板块。总体要求板块提出到2025年质量供给与需求更加适配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板块从推动民生消费质量升级、增强产业基础质量竞争力、引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优质发展、促进服务品质大幅提升4个方面,明确了行动方案的任务要求。
质量变革创新板块在总结质量工作经验基础上,提出了5项措施,包括强化科技创新对质量提升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劳动者质量素养。实施保障板块要求健全财政金融政策、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保障和促进行动方案落到实处。
据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将发挥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机制作用,会同各有关部门加强产业、财税、金融、科技等政策与质量政策的协同,实现行业发展与质量提升同频共振、一体推进;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强化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和质量奖励、示范、督查激励,推动各地区结合实际探索和创新质量提升政策举措,认真抓好《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效能,引导和促进广大市场主体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