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第二次换班仪式,入舱志愿者将完成为期105天的实验。 新京报记者 朱骏 摄
北航“月宫一号”实验室“换班”,第二批志愿者出舱;第一批4名志愿者再入实验舱105天
昨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舱举行第二次换班仪式,第二批4名志愿者已在“月宫一号”实验舱中连续驻留200天,打破世界纪录。
2017年5月,“月宫365”实验计划启动,第一批志愿者进入“月宫一号”实验舱,在舱内生活60天。2017年7月,第二批志愿者接棒,进入“月宫一号”实验舱,进行了200天的实验舱生活。昨天,完成第一阶段实验的第一批志愿者刘慧4人再入“月宫”,将完成第三阶段为期105天的实验。两批志愿者进行工作交接后,第二批志愿者于昨天傍晚出舱并接受医学观察。
志愿者的舱内200天打破了此前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月宫一号”的系统闭合度与运行时间也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志愿者每天要测健康指标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第二批志愿者主要增加了健康方面的实验,将研究人在长期幽闭环境中心理变化、肠道微生物和人情绪变化等,因此在这200天中,志愿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实验,在舱里的一言一行、表情动作甚至于呼吸睡眠都要采集大量的数据。有固定的生物节律,科学的饮食搭配,所有的操作必须规范。因此没有周末,也不分寒暑,从衣食住行都是统一要求的,不能在实验期间的任何一天睡一个懒觉。
第一批志愿者刘慧作为舰长,此前完成了60天的实验任务,这次又要进舱完成最后的105天的实验。她对舱内的生活评价是:充实。“里面日程安排非常满,基本是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每人每天还要测量和记录体重、体温、血压与血氧饱和度等健康指标。”
志愿者在舱内也有娱乐活动。刘慧介绍,从晚上6点吃晚饭开始,志愿者们做饭、吃饭、聊天,“里面可以上网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也会追一些热片,外面发生的事情通过网络也都知道。”
这个春节注定要在舱内度过。被问到有什么打算时,刘慧说,他们会包饺子,包饺子的食材是舱内的。也会跟家里人和舱外值班的人送一下祝福。“还会做一下手工,装点一下。然后和同伴分享一下自己喜欢的文学、音乐、电影什么的。”
实验舱内的植物长势喜人
刘慧告诉记者,她的专业是特殊环境生命保障技术。至于为何参加这个项目,刘慧说:“我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就是特殊环境下的作物栽培研究,所以我具备在舱内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另外,这个项目很重大,是世界领先水平,我也乐于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慧在舱内主要负责植物舱Ⅱ的植物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另外还负责食物加工,作为舰长,还要负责整体的协调,关注整体实验状况,需要和外面保持沟通。根据实验需要,和组员配合完成。
到“月宫一号”,大家都会联想到马特·达蒙主演的电影《火星救援》。刘慧说,她看过《火星救援》。至于二者有什么区别,她说:“他们的设计只种了一种植物,就是土豆,他们的系统很简单,只有植物和人。我们的系统更加复杂,包括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四环。我们在里面的植物是自给自足的,里面栽培的植物是完全满足我们四人所需。植物部分的食物是由舱内提供的。”
昨天上午,刘慧进舱后,和第二组志愿者褚正佩在植物舱Ⅱ交接了工作,就开始了植物维护。记者从舱口的舷窗看到,植物舱内的植物长势喜人,大豆已经快要成熟,黄瓜也在爬蔓,叶菜都绿油油的,生机勃勃。
■ 对话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
舱内种草莓调节志愿者心情
两批志愿者在舱内进行工作交接。新京报记者 朱骏 摄
对于志愿者舱内200天打破世界纪录,“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志愿者要克服技术上和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使实验达到预期目的。
志愿者出舱后隔离观察一个月
新京报:我看在里面的女志愿者还涂了口红,这些可以带进去吗?
刘红:昨天给她运进去的。因为她要出来面向镜头,女孩子要保持好的形象,所以允许她(化妆),平时是不可以的,因为舱内是相对清洁的环境,所以严格限制带进去的东西,必须带进去的,经过清洁、消毒才能带进舱,防止把各种有病的,包括对动物、植物、人致病的微生物带进去。
新京报:志愿者们有没有生过病,需要隔离吗?
刘红:大的严重的病没有,小的感冒有过一两次。舱里面也种植了药用植物,比如金剑草,采一点煮水喝,也就过去了。
新京报:第二批志愿者出舱后有哪些安排?
刘红:出舱后会到校医院隔离观察一个月。毕竟舱内相对清洁,舱外各种病原菌会多一些,出来需要先观察和适应一段时间,不能直接跟大家见面。即将进入的志愿者,也都戴着口罩。
遇困难要克服技术和心理问题
新京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吗?
刘红:困难肯定有很多,要克服技术上和心理上的问题。比如他们遇到实验上的困难,会有心理波动,大家就要一起解决问题。设想的实验达不到预期,也要进行调整、研究解决。
新京报:印象比较深的是哪几次?
刘红:我们遭遇了三次意外停电。两次是市政性的,全校停电;一次是实验舱的变压器坏了。但都很快恢复。我们也记录大量数据。
新京报:志愿者在里面200天遇到过什么心理问题吗?是怎么解决的?
刘红:遇到过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是我们研究的方面。比如光的布置,各种植物如何调控心理。第二批志愿者中,王伟专门负责心理学研究,他要在舱内完成课题研究。
分批种植作物收获能“循环”
新京报:现在实验舱里种植的植物都有哪些?
刘红:现在里面有35种作物,核心就是小麦、土豆,少许芋头调节,这是提供碳水化合物的,还有大豆提供植物性蛋白,油沙豆提供植物油,这些是(种植)量比较大的。此外还种了很多蔬菜,茄子、辣椒、豆角、黄瓜,各种绿叶菜都有。
还有草莓等水果,这更多的是为了调节心情。维生素C很多植物都可以提供,但吃草莓的感觉和吃黄瓜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
新京报:每种作物都有一定的周期,像小麦割了一茬,下一茬能不能跟得上?
刘红:我们是阶梯半连续栽培。小麦生长周期是70天,我们每周种三批,这样就把70天分成多个阶段,每周收三批种三批,这样就能循环起来。所有的作物都是这样的,只不过时间会有区别。
新京报:里面的食物是不足的还是过剩的?
刘红:既不能过剩也不能不足,我们要调整满足他们的需求,就是4个人的实物量。如果有过剩就会储存起来,毕竟产量会波动,少的时候就会用前面富余的补充。
新京报:今年春节打算怎么过?
刘红:舱里舱外,所有的教师学生都要在实验室坚守。舱外有条件我们的生活可以再丰富一些,但是我们要考虑舱内人员的感受,所以我们要跟舱内工作人员一样,他们吃什么我们吃什么,我们不会吃更多的,也不会有更多的娱乐活动。等5月实验结束再好好庆祝。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王俊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