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大名县有名的小吃(大名县名小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29 18:54:27
导读

丨通过美食发现我们的故乡一一大名府丨大名镇地方小吃馓(sα)饸饹面馅饼芝麻焦烧饼烧麦气布袋地方名吃二五八二毛烧鸡五百居香肠郭八火烧民族特色烧羊三宝清炖羊白牛鞭花古城古色大街镇石刻博物馆中国最大的石碑一一五礼记碑原为唐魏博节度史德政碑,有柳公权书;宋微宗亲修&34;,让各地立碑,大名府尹梁子美将唐碑磨平,改刻五礼国宝何弘敬墓志铭朱熹写经碑大名县森林生态园西未庄乡五鹿公园金滩镇逢源号糕点孙林下水董家烧

丨通过美食发现我们的故乡一一大名府丨

大名镇

地方小吃

馓(sα)

饸饹面

馅饼

芝麻焦烧饼

烧麦

气布袋

地方名吃二五八

二毛烧鸡

五百居香肠

郭八火烧

民族特色

烧羊三宝

清炖羊白

牛鞭花

古城古色

大街镇

石刻博物馆

中国最大的石碑一一五礼记碑

原为唐魏博节度史德政碑,有柳公权书;宋微宗亲修&34;,让各地立碑,大名府尹梁子美将唐碑磨平,改刻五礼

国宝何弘敬墓志铭

朱熹写经碑

大名县森林生态园

西未庄乡

五鹿公园

金滩镇

逢源号糕点

孙林下水

董家烧麦

豆腐皮

在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大名县金滩镇,有一个名为石家寨的行政村,距今有3000余年的历史,是《水经注》记载的“沙丘堰”及春秋时期“五鹿城”的一部分。村中有座著名的泰山庙,相传为周穆王时期初建,明朝时期重修,清朝时期多增修,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元城县志》称泰山庙,民间俗称泰山行宫,也称泰山奶奶行宫庙、东土山奶奶庙,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十月一日有香火大会,俗称“东土山庙会”,会期数天,热闹非凡,香火盛大。“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恢复,2004年8月10日被大名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重点文件保护单位,2012年8月14日被邯郸市政府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大名县重要的历史文化节点,在冀鲁豫三省一带影响深远,研究价值巨大。

◆ ◆ ◆ ◆

东土山 沙丘堰和五鹿城的一部分

大名县的土山即历史记载中的沙麓山。相传,“这里位于黄河、漳河、淇水等河流的冲积区,河网纵横,气候温湿,草木繁盛,野兽出没,易于渔猎、农耕。很早就有人居住,有莘氏一族在这里“逐水草而居”、“渔猎而生”;炎帝、黄帝也曾在此活动;黄帝之后,此地为黄帝二儿子昌意的活动区;昌意之后,为其子颛顼高阳畿内区。帝尧时,共工族在黄河中游填土造地,造成黄河河面减小、水流湍急,下游洪水滔天,泛滥成灾,波及这里。百姓们只好挖土筑山,居住在上面躲避水患,通称菹台,取用土和草阻挡水患的意思。因为筑山的用料多为沙土,又称沙麓山或土山。在今大名县境内,按方位划分,共有三座土山,今沙圪塔镇儒家寨村一带为西土山、大名镇牛谷村一带为中土山,金滩镇石家寨村一带为东土山,这三个村均有一座泰山庙,其中以金滩镇石家寨村的东土山泰山庙。

郦道元《水经注》载:河之故渎又东北,经元城县故城西而至沙丘堰是也。大名城正东二十里,曰东土山。”

民国23年(1934)《大名县志》卷二十一古迹志载:“沙丘堰在今城东二十余里,第九区石家寨村西,黄河东岸。

同时,据史籍和志书相关记载分析,石家寨是五鹿城的一部分,而且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大多数发生在这里。《穆天子传》卷六载:“天子东征,含于五鹿。”《后汉书.郡国志二)记载:元城,五鹿墟,故沙麓。《太平寰宇记》卷五十四元城县条记载:“五鹿墟,在县东。”《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元城县条记载:“五鹿墟,在县东十二里。”《方舆纪要》卷十六大名府条记载:“五鹿城,在府东南。春秋时卫地,亦与齐、晋接境”。《国语》记载:“齐桓公筑五鹿,以卫诸侯”。《管子二十·小匡》:“齐桓公二十八年(前658),筑五鹿、中牟(今鹤壁市西)、邺(今临漳西南)、盖兴(今山东沂源县东南)、杜丘(今聊城)以卫诸夏之地。”这是史籍中记载的五鹿城筑城之始。《左传》载:“晋公子重耳出亡过卫,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即此处也。僖公二十八年(前632),晋伐卫,取五鹿。其后仍属卫。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卫献公自齐还国,齐执政崔杆止其帑,以求五鹿。后复入于晋。哀公元年(前494年),齐侯、卫候救邯郸午之子稷于邯郸,围五鹿;四年(前491),齐、卫救范氏,围五鹿,皆此城也。杜预曰:“元城县东有五鹿。”是矣。

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五鹿在魏州元城县东十二里。”张守节为唐开元年间人,元城县治所已由王莽城迁至今大名县大街镇双台村。《春秋公羊传·僖公十四年》载:“沙麓者何?河上之邑也。”今石家寨村就处于沙丘堰南端,古黄河东侧,正是“河上之邑”。据此分析,齐桓公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修筑的五鹿,应是对依沙麓山地势而修建的城池,东至今金滩镇北沙窝庙村、孙甘店镇南沙窝庙村,西至石家寨村、程庄村一带,石家寨村应是五鹿城的一部分,或者是五鹿城的西门所在地。

秦统一六国后,坏城郭,平毁原诸侯国间长城巨堑和城郭要塞,铲除交通障碍,减少割据称雄的屏障。五鹿城在秦以后史籍中不再出现,大约在此时平毁成村落,但东土山泰山庙却依旧香火旺盛。后世石姓人迁居此地,在原地建寨墙保村,故名石家寨,现今,昔日寨墙垣、四寨门遗址村内老人尚可说清,并能指出准确的位置。

龙王庙

四海笨鸡

龙王庙

束馆镇

束馆镇隶属于河北省大名县,与山东、河南接壤,有一脚踏三省之说,有三省界碑亭。因西晋学者、文学家束皙 (字广微)而出名,阳平元城(今大名县束馆镇)人。

束馆镇又名束庙堡。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六十里束馆镇。《方舆纪要》卷16大名府元城县:“束馆堡在府(今大街乡)东六十里。以有束皙庙而名。亦曰束馆镇。”原名安贤镇,晋尚书郎束皙曾在此开馆教书,故改今名,为龙束公路终点。

束馆孙氏宗祠在束馆镇南,始建年代不详,供奉孙操、孙膑、孙燕等孙氏历代先祖塑像。孙氏宗祠历史上曾多次维修,至今香火不断。因此也有学者研究,这里是孙武、孙膑故里,还需进一步研究考证。

埝头乡

埝头乡位于大名县偏东南部,1953年建乡,1996年2月原大龙乡并入埝头乡。乡政府驻埝头村南,距县城25千米。北与孙甘店镇接壤,东与束馆镇毗邻,南连西付集乡,西接龙王庙镇。马颊河跨越南北,老柴河横穿东西。

此处原是古河道岸上的一道小堤,当地人把它称为埝子,后有人定居建村,取名埝头。

东刘庄,相传宋代刘姓到此定居建村,名刘庄。时有《水浒传》中的卢俊义在该村西部建有卢家庄,与该村相距300米。卢俊义被朝廷杀害后,卢家庄日渐衰落,到清朝中后期只剩下8户人家,人们不堪盗匪骚扰,向东部搬迁,与刘庄合并为一个村庄。后又因本县有多个刘庄,为示区别,1982年5月更名为东刘庄。

西付集乡

西付集乡,隶属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地处大名县东南,东与河南省南乐县福堪镇为邻,南与河南省南乐县韩张镇交界,西与河南省南乐县谷金楼乡毗邻,北与埝头乡接壤。

清顺治年间被誉为玉瓜的御品——王小楼甜瓜。

马陵道

马陵城是隋朝马陵县的治城。隋开皇六年(586年),析贵乡县复置元城县,不久又分元城县地置马陵县,马陵县治所在今天的西付集乡郭马陵、刘马陵、李马陵村。马陵是大名历史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在殷商时期为方国,在春秋时期多次见诸史籍,为当时一处名邑。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晋、卫联合攻伐廧咎如氏,廧咎如氏溃散,卫国收复新筑、马陵。周简王(姬夷)二年(公元前584年)八月,楚公子婴齐兴师伐郑,诸侯相救,晋、齐、鲁、宋、郑、卫、曹、吕、邾、杞盟于马陵。到了战国时期,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年)魏伐韩,韩求救于齐。十二月,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师,救韩。孙膑设减灶计,诱使魏将庞涓弃步军,率精锐兼程追击,孙膑令齐军一万弩兵夹马陵道设伏,万弩俱发,大败魏军。庞涓自刎,虏太子申。孙膑遂名闻天下,世传其兵法。马陵战址就在马陵城东北,今大名县埝头乡东、西马陵村。春秋战国记事“有名邑以名邑冠名,无名邑冠以国名”,孙膑设伏射庞涓之战冠名马陵而不系国名,是因马陵为当时名邑。隋文帝设置马陵县,恐也是因马陵之战这个原因。隋大业元年(605年),废马陵县入元城县,马陵城作为县治20年。此后,马陵虽然不再是县治,但仍然是一处集镇。北宋初年,由开封运往河北军饷,由汴河入黄河,然后顺流而下于黎阳或马陵道口(今大名县东南)下卸,改为陆运,再转入御河赴河北沿边各地。据《宋会要辑稿》统计,北京大名府税收仅次于东京开封府,全国第二。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以前,北京商 税有大名府城及清平、成安、内黄、朝城、洹水、魏、莘、清水、冠氏、夏津、永济、经城、临清、宗城、南乐、韩张、李固、马桥、马陵、梁村、浅口、曹仁镇、邹店24务,每年税收84454贯,酒课27务岁额10万贯以上。当年的商税,大名府38628贯67文,其中,安定镇1545贯648文,北马陵渡口2990贯552文,南马陵渡口1737贯100文,梁村渡口1136贯956文。这里的马陵就是马陵城,马陵渡口是马陵城以西,黄河岸边的一处码头。建国后,在马陵建立马陵乡,后来改称西付集乡。

草编

面塑

北峰乡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此地创建一座寺院,名曰碧峰寺,明万历年间扩建,殿宇金碧辉煌,柏荫环绕,规模宏大,每年农历二月二日有香火大会。寺北建村,称为北峰。

铺上镇

杨桥镇

沙圪塔镇

沙圪塔镇位于大名县西北部,镇政府驻沙圪塔南、邯(邯郸)馆(馆陶)公路北侧,距县城26千米。东北与馆陶县交界,东与黄金堤乡相连,南与杨桥镇接壤,西南与王村乡毗邻,西部与广平县相接。

沙圪塔镇儒家寨叫做“西土山” ,据说是一处封禅行宫,我县有三处到泰山封禅的道教行宫,封禅的对象是&34;,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泰山娘娘”。分别在大街镇铁窗口、金滩镇石家寨的“东土山”和沙圪塔镇儒家寨的“西土山”。

劝诫碑

劝诫碑立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300多年。碑为青石质,座为龟座,淤埋地下。碑首精雕二龙戏珠,额题“万古流传”四字。碑阳阴刻行书全文,碑阴刻记沙圪塔村民众姓名。

碑文主记山东、直隶两省官府解决民众水利争端事宜。当时元城县(今大名县)沙圪塔村北旧有一支河分流入卫,对岸馆陶县孟皮寨等村打一土埝拒水,致使两县常为扒埝与护埝引起争端,发生械斗。山东东昌府与直隶大名府联合派员实地办公,另开挖一新支河,但新支河雨季堵塞危害馆陶,士民上请两省官员,令其对新开支河“不修不毁、听其自废”。两县县令各据本省指令,分别刻碑告诫民众遵守,此为元城县翁知县在沙圪塔所立之碑,意为告诫村民遵守。

王村镇

万堤镇

黄金堤乡

马时庄回族特色美食

孙甘店镇

猪血煎饼

张集

白玉山药

营镇

清真八大碗

红庙乡

红庙乡位于大名县东北部,乡政府驻地在西红庙村,距县城16千米。东北与山东省冠县、莘县相邻,东部与县内金滩镇相邻,南部与大街镇交界,西部与万堤镇相连,北部与营镇回族乡接壤。

红庙,以庙得名。因早年这里有座庙宇,庙内外墙壁均为红色,故称红庙。后分成东、西两村,即东红庙、西红庙。

胡家湾黄瓜:产于胡家湾村,其每个叶腋花序多结3枚,因别称“叶里仨”。产品色泽翠绿,粗细均匀,皮薄肉嫩,周身带刺,清脆可口。该瓜早于明万历年间自山东汶漳县引种而来,距今已达400余年。

旧冶乡

旧治原名南乐镇,曾先后三次为大名县治所,共历时609年。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大名县治从府城(今大街乡大街村)迁至南乐镇(今旧治村),历经北宋末期、金朝、元朝初期,历时136年。元宪宗二年(1252),县治从南乐镇迁回府城,府县同廓,历时20年。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县治从府城复迁至南乐镇,历经元朝中后期和明朝初期。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县治从南乐镇迁回府城历时126年。永乐九年(1411),县治又从府城迁回南乐镇,历经明朝和清朝初期。乾隆二十三年(175),县治从南乐镇复迁回府城,历时347年。1758年后,这里不再为大名县治所,故名为旧治村。1953年建旧治乡, 1996年2月原殷李庄乡并入旧治乡。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大名县有名的小吃(大名县名小吃)链接:http://www.esxun.cn/news/82271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