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镇川的《孝义传统美食》
作者:马明高
欣闻梁镇川先生的《孝义传统美食》即将再版,于是从书架上找出这本书翻了起来。梁镇川是一位内心柔软而充满诗情画意的人,一生写戏吟诗、著文立说,写尽三晋大地乡村农人的劳作生活、传奇人情与天道人心。他的《孝义传统美食》用散文随笔的手法,梳理和回味了孝义土地上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关于民间普通人家“自然地吃喝、自然地劳作、自然地生活”的情怀与故事。
书中用以代序的“诗词三首”,我尤喜欢第二首“多丽·孝义传统美食吟”,词中写道:“性中和,孝行日月;情高尚,义薄云天。细水长流,清风畅拂,常年四季韵饴甘。烹饪技,炒煎蒸烩,厨舍袅炊烟。精调味,甜酸咸辣,润舌柔绵。”“炊烟”二字,给人以生生不息的自然美和生活美,给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之美。因而,《孝义传统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乡士气息与文学气息,充满了人间生生不息的“炊烟”味道。
在介绍每一种吃食之前,先生总是先由一段顺口溜、一句民谣民谚、几句儿歌俗语引出,仿佛中国传统章回小说多由诗词引出一样,给人倍感亲切的传统之美、民间之美与文化之美。譬如写乡间小食品《果丹皮》,就先来段儿歌:“果丹皮,肉墩墩,吃到口里圪韧韧。亮晶晶,黑红红,卷成一个儿圪筒筒。”果丹皮的形状、色泽和吃起来的感觉,立刻跃然纸上,让人有些想流口水,充满了生活质感与生命感知的“炊烟”气息,令人欲罢不能。
再者,介绍这60种传统美食与食品时,作者不是干巴巴地、枯橾无味地介绍它的来历、具体做法和操作程序,而是用散文随笔的文学语言,穿插着或传说,或自己的经历,或自己家族和家庭的故事,使文章更具人的气息,有时光的味道,有生命的光芒。在《醪糟冲鸡蛋》一文中,先生写道:“在孝义古城南门外东市场边,每日清晨傍晚,形成了孝义名特小吃摊点市场。一溜儿排开的,有炸油糕、羊杂割、灌肠碗秃子、蜜酥豆腐脑儿、甜醪糟、杂烩菜等等。一时间,比起彼伏的叫卖声、刀切碗秃的‘噔噔’声、炒勺炒瓢、油料烹炒的‘嘶啦’声、拉动风箱的‘卟塌’声,伴以香甜诱人的气味儿,汇成令人陶醉的美妙晨曲。城关市民、买卖商家、老人孩童,款步闲游于此,选择自己喜好的小吃,坐在摊位前的马扎、板凳儿上,品尝美食。”读到这样的文字,自然是喜出望外,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与深情憧憬。
我最喜欢的还是先生在书中写他与父母的文字,温暖和谐、情意深长,在自然而然的生活细节中,充满了父子、母子之间美好的亲情,充满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内心世界的和睦祥达。先生眼中的母亲,温柔而充满光辉:“母亲是细致的女人,总是将羊后腿肉精细地切得像骰子颗儿那样大小匀称,放入装腐乳的陶瓷罐罐里,加入葱丝、姜粒、蒜片及一小包花椒、大茴等调料,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放在灶火口上加热至煮沸后,再将罐儿移放到有一定热度的砂鏊生慢火炖。三四个钟头后,绵绵的羊肉香气浓浓……豆腐乳罐罐原本不大,一次多不过炖羊斤羊肉。然唯其少,方显得稀罕。母亲不厌其烦地用那小罐罐,吃完了再炖。小户人家,细水长流。一冬天,总是炖羊肉不断,为的是让父亲‘偏吃’。”先生眼中的父亲是另一种风情,充满儒雅平和、清淡悠然的普通小市民的生活气质:“父亲也挺会吃的,寒冬的每天早晨,他总是在平膛小砂锅里倒二两黄酒,舀几勺炖熟的羊肉,放在灶火口上加热。不一会儿便煮沸,酒气、肉香气四溢,趁热用小勺连吹带喝,吃喝起来。我也不免跟着尝几口,只觉得热乎乎、香喷喷的,一口下肚,一股暖流顺着咽喉、食道入胃,顿感浑身暖和,真是妙不可言。父亲说,黄酒加羊肉趁热喝下,御寒暖胃,冬三月每日坚持是大补。”(见《站羊肉》)中华民族久远而淳厚的细致生活,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形成强烈对比,让人读后顿生羞愧、内疚与自责。
为完成《孝义传统美食》这本书,梁镇川先生很认真而下功夫。他不仅回忆自己的生活阅历、经验积累、所见所闻、所尝所品,还采访搜集大量传统美食的食材用料、制作工艺、品相味道,利用每天晨练的时光,向早市上来自四乡八村的卖东西的中年妇女们虚心讨教。正因为先生如此认真严谨,如此下功夫,才能写出这本关于传统美食的好书、美书与有用之书。当然,这本书不是散文随笔集,作为一本书写饮食的著作,自然也有着厨舍里的生活技巧与文化含量。相信当读者认真读完这本书,按照书中的方法与步骤去认真操作,定会做出一道道佳肴好菜。
趁再版之际,梁先生又对《孝义传统美食》进行了丰富与扩充。由原来的60种美食扩充到80种,还增加了孝义“嫁娶婚庆”、“生日寿诞”、“丧葬祭奠”三个系列食品,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含量,让我们在了解饮食与食物的同时,了解更多的礼仪、礼节、文化讲究与生命伦理。(马明高)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