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人生在世不过一张嘴,
美食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黄糍:英德人最爱的一道传统美食!
黄糍(有些地方也叫“灰水糍”),英德人,特别是英德客家人都会做的一道传统美食,甚至是一些出门在外的英德人梦里都会盼望吃上的美食。黄糍,顾名思义,一种黄色的糍粑,由糯米团包着带糖或带菜肉馅的糍粑。圆圆的,有“圆嘴”、“扁嘴”的,不认识的人第一眼看会觉得像黄色的汤圆,然其味道与汤圆可大不同。
做黄糍,第一步得有灰水(客家话,实则是一种碱水),这也是黄糍之所以成为黄糍“秘诀”。传统的英德人特别是住于农村的英德人,都会自己制作灰水。
灰水,是用“火灰”(植物烧的草木灰)过滤成的水。灰水的制作过程可不简单,英德人首先得上山找到适合的草木,草木的好坏决定黄糍的味道。深山里的“稔子树”“黄基”“鸡踢嘞”“蚁公木”(客家话的土名)等草木后,我家的黄糍就变得亮黄爽口了。听我妈说,烧灰水时得按量砍适当的草木,将草木灰用烧开的水慢慢渗漏完,得两三天才能完工。漏灰水时,会分出味浓的“头道”灰水和味较清淡的“尾道”灰水。尽管麻烦,但现在有人仍专以烧灰水为营生呢。
以前只有到了过年过节才会做黄糍,现在很多人家过年过节会做,平时想吃了可以在某些酒楼买或早餐铺也能买上尝尝呢。做黄糍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少则半天多则一天,以至于每次家里做黄糍时,我都很纠结,觉得它用的时间多的有点不值,但爸妈他们却开心地为其做各种准备。
起了菜芯的锅也不闲着,可乘着火进行第二道工序,“炒粉”,就是炒糯米粉。“炒粉”也很讲究,炒的好到时捏黄糍就能做得比较轻松有效率,炒得不好就不仅可能会漏馅还影响口感了。炒粉大概炒十分之一就好,而且炒到七成熟就赶紧起锅放到没有炒的米粉处。
菜馅的通常会将其裹成圆形,并慢慢裹出一条短短的“尾巴”,糖馅的黄糍通常会捏成扁嘴有点像大饺子
第六步
大概做十几只(有些地方有不能数生的黄糍的忌讳,据说会不吉利),就可以烧开水了。煮黄糍和煮汤圆是一样的煮法,水开了后放下去煮到它们浮起来“排队”转着圈圈就可以起锅啦。起锅后再用花生油涂层,更香也防止冷了后黏在一起不好拿。我家比较传统,不管什么时候做黄糍,都得先用碗装三或五个拿到外面烧香,邀请了天地神明下来吃,之后人才会开始吃。
做黄糍用的时间很多,但即使是忙碌的农民们也愿意花出大半天的时间欢欢喜喜地来弄。出远门要回来的人更是还没有回来就向家里人说着要吃黄糍的期望。黄糍,或许就像它的制作工序那么的不简单,它不仅美味可口,还传递着辛苦奔波的人们享受丰收的喜悦和祈求团圆的心愿。
黄糍材料:糯米(磨成粉)、碱水(当地叫“灰水”黄色的)、瘦肉、冬菇、笋干、木耳、九龙豆腐等等。陷材料可以根据自己个人口味搭配的。
英德九龙、黄花、岩背三镇都叫“黄糍”可以蒸,可以水煮,都是当地人逢年过节都会做的地道小吃。人生在世不过一张嘴,
美食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