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兰察布9月15日电 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庭院+”让方寸地变增收园
作者 乌娅娜 钟真君
9月时节,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张皋镇七道沟村村民赵召奎家的院子,饱满圆润的李子挂满枝头,有的已红透,有的青里透黄,微风轻拂间,李子树散发着诱人的果香。
图为赵召奎的妻子正在采摘李子。兴和县宣传部供图
谈及自家的小菜园,赵召奎乐呵呵地说:“我有8亩李子林,就在这几个园子里,平时用的都是农家肥,生长出来的果实好看诱人。这几个园子,一年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当地结合全镇各村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积极探索“庭院+”经济新模式,蹚出了一条小菜园与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真正让方寸地变成增收园。
庭院+生态养殖
在咩咩的叫声中,张志强一边分撒饲料喂羊一边介绍道:“你们看,这是今年刚下的羊羔,现在市场价格特别好。”
家住张皋镇十二号村的张志强是返乡创业者,2020年从呼和浩特市返乡发展养殖业,在自家院内养殖小尾寒羊360只,增收30余万元。
图为张志强正在给羊分撒饲料。兴和县宣传部供图
“现在交通方便,我们的日子有奔头,贩卖牲畜的车直接上我门口买卖,我养的羊不愁卖。”张志强指着家门口宽敞的马路说。
近年来,张皋镇通过实施到户产业扶持项目和饲草料补贴项目,扶持全镇牛、羊、鸡等庭院养殖产业,目前庭院经济养殖肉牛5000余头、肉羊13000余只、生猪3000余头、鸡4000余只。
庭院+特色手工
在张皋村秦顺利家中,三五好友正端坐在炕上,互相探讨着香囊制作手艺创新。一块布料、一根针、一些五彩绳,再加上一些填充物,细针轻舞间一个精美的香囊制作完成了。
“缝合的关键在于针脚一定要密,线头和艾草就不容易露出来。走线一定要整齐,香囊造型才能美观。”大家一边缝针,一边讨论着。
图为秦顺利家正在缝制香囊。兴和县宣传部供图
今年以来,张皋镇结合传统文化,探索家庭手工业,2023年利用张皋传统民俗活动、端午节庙会等,将村民手工缝制的“艾草香囊”进行销售,受到广大游客的喜欢。
当地妇女利用空闲时间从事传统手工艺制造,在家也能实现再就业,增加家庭收入。
庭院+特色种植
七道沟村坐落在弯曲的田间东西道路之间,走进村民李关喜家的院子,映入眼帘的不仅有干净明亮的小屋,还有生机盎然的小菜园。
据李关喜介绍,菜园里除了原有的西红柿、辣椒、黄瓜、生菜、茄子、豆角外,还种植了10亩葡萄和20亩李子。
现在菜园里除了他们自家吃的菜外,倒茬空出的地种植出的生菜和黄瓜还能拿到市场上销售,如今,夫妻二人种植葡萄亩产约2000斤,李子亩产约4000斤,家庭年收入10万元左右。
李关喜的妻子孙团团说:“现在政府鼓励发展庭院经济,别看我家院子不大,我们在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蔬菜,不仅能节约一大笔家庭开支,还能售卖赚钱。”
记者了解到,目前七道沟全村180多户利用闲置庭院种植李子、葡萄发展庭院经济,已形成一定规模。李子年产可达20万余斤,葡萄年产可达7万余斤,户均增收7000元。2023年根据村民意愿,当地继续扶持芦夭村庭院新建4座采摘大棚,不断丰富镇采摘产业。依托采摘村,家庭酿制的葡萄酒和各种土特产品也上了农家乐的餐桌。
资料图。图为张皋镇麦子丰收。兴和县宣传部供图
“发展庭院经济不仅仅是物质上增收,更是在群众心里根植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我们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用庭院经济激活群众致富‘新引擎’,让‘小庭院’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张皋镇镇长高亚楠说道。(完)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