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美术教育该有怎样的社会担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25 09:32:23
导读

随着双减落地,在推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过程中,美育也愈发受到各界的重视。于个人,美育有助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趣味,温润心灵之余,也有助于激发个人的创新创造活力。那么,于国家和城市,美术教育又承担着怎样的责任?该有怎样的社会担当?近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展现了170年来近现代

随着“双减”落地,在推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过程中,美育也愈发受到各界的重视。

于个人,美育有助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趣味,温润心灵之余,也有助于激发个人的创新创造活力。那么,于国家和城市,美术教育又承担着怎样的责任?该有怎样的社会担当?

近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展现了170年来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深厚历史人文底蕴,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新时代的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作为展览的学术主持、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的美术教育应致力于构建社会美育公共服务体系,以更好滋养和塑造民族灵魂,蕴含全新的国家文化竞争力。同时,高等教育要提升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发展,优化专业布局,培育“后浪”梯队人才。

  美育的社会服务使命,应从“配角”转变为“主角”

文汇报:当前,美育的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您认为,今天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专业美术教育?

答:一直以来,中国美术教育承担着经典传承、文化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使命。当今,美术教育的供求关系、外部需求、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及资源条件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如今,专业美术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让社会服务这一使命从“配角”成为“主角”。

简言之,美术教育要更好地服务社会美育、滋养与塑造民族灵魂,从而真正承担起“为人民、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的社会担当。具体来说,具备相关艺术资源整合和转化的可能性;以相关学术成果服务艺术创作和社会美育的应用性;以前所未有的学术担当体现“上海学派”的前瞻性。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祥地,并作为“新兴艺术策源地”的教学集群及文化生态,海纳百川,承前启后,滋养并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美术教育演变与发展,成为世界近现代艺术史上重要的历史篇章,蕴育了“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的珍贵学术资源。

对标国家发展需求,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赓续百年历史文脉,秉持“创新性发展海派文化,创意性提升上海人文”的使命,为服务上海国际化城市文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与担当。

文汇报:为什么要格外强调美术教育服务社会这一使命?历史上,引领社会美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步入新时代,美育的宗旨不仅在于培养每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于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来说,美育应与进步的文化思想理念相结合,成为打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涵养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灯塔,有力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历史角度而言,170年前,发轫于上海土山湾画馆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推进作用。正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1912年,刘海粟、汪亚尘、乌始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1921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创了美术教育和美术革命的先河。刘海粟东渡日本考察后,先后在《日本之帝展》、《日本新美术的新印象》等文章著作中作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对上海图画美术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引进东京美术学校的办学模式,扩大学校规模,希望构建一所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家的美术学校。其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画派中的师徒相传,也不仅仅限于技巧的学习,而是建立在现代人文与科学教育之上,通过学习大师表现自我的独特个性。

上海美专是当时美术教育的一个缩影。上海现代美术教育集群以土山湾“陶冶之人物”为主线,是中国近代“最早办美术学校的人”,以李叔同、周湘、徐咏青、张聿光、丁悚等先驱名辈为代表。之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先贤大家,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作出重要探索及贡献。

另一重要的影响在于人才培植效应。上海现代美术教育集群为20世纪中国美术输送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一部分是现当代中国美术的领导决策者,如徐悲鸿、吴作人、颜文樑、王琦、蔡若虹、王式廓、阳太阳、杨秋人、许幸之、王临乙、江丰、莫朴、乌叔养、黄镇、张望、黄新波、谢海燕、陈烟桥、胡考、程十发等;另一部分是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学术引领者,如滕固、庞薰琴、吴大羽、方干民、倪贻德、王济远、潘玉良、常玉、张书旂、诸闻韵、温肇桐、王兰若、李骆公等。

此外,还产生了“历史转型效应”。清末同治年代,土山湾初始将美术教育纳入世界交流的版图;清末民初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的设立促进了近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构;20世纪20年代以后南北地区公立与私立美术专科学校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学科体系方面的全方位深化;抗战时期的美术教育又使得中国现代美术形成了新的国家形象;新中国成立以后院系调整,使得中国美术教育出现了新的历史格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教育在经典传承、文化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又打开了新的发展局面。

170年来,历代美术教育名家为艺术救国、艺术兴国和艺术强国,呈现了独特的人文品格和家国情怀。正是通过这些名家的作品和教材,以及不断完善的中国美术教育体系,共同构成了美育中国的百年生动历程。

  在与社会的接洽中,满足大众对艺术“破墙”的更多期待

文汇报:当今的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力量,应以何种形式参与城市和国家的发展呢?

答:正如本次展览所呈现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文脉始终与中国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证明了中国美术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上海美术学院积极为国际都市艺术发展贡献创新资源的力量,继续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和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体现美术教育所蕴藏的文化竞争力。

比如,上海美术学院师生团队参与了上海多个地铁站的设计和空间改造,将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全新的艺术灵感,打造公共艺术环境。又如,在南昌路等历史街区更新中,学院师生通过精心设计,将包括林风眠故居等人文元素更好地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还有正在建设的上海美术学院宝武校区,后工业遗址经过现代艺术理念改造后将成为艺术院校,今后,这里不仅是新海派艺术的实践基地,拓展创意产业,还将探索更多面向公众的艺术打开方式。

文汇报:社会对于艺术教育的需求其实非常大,从艺术培训机构的火热就可见一斑。那么,高校在这方面应有哪些作为?

答:确实,满足大众对于艺术“打破围墙”的期待,需要学院派的专业教育打通更多的社会化通道,以全新的无界限理念,更多地介入城市生态。尤其随着数字化转型,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社会美育更多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大众生活。

针对学龄前的幼儿、中小学校的青少年、年轻人以及老年人,要将美育纳入公共服务,高校能做的其实很多。目前,有的大学和社区合作,拓展艺术教育惠民课程和活动,鼓励市民参加艺术活动。此外,也有一些高校和艺术类场馆合作,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面向公众开放的展览等。比如,本次大展就得到了刘海粟美术馆的大力支持,提供了整个场馆1-6号所有展厅,以及各类藏品互通有无。

同时,高校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上海美术学院正在打磨的一门《美育中国》通识课程,涉及美术、设计、书法、艺术理论等内容,未来也有望走出校园,惠及更多对艺术感兴趣的人群。

文汇报:当前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对美术人才的培养,能否满足以上这些社会需求和期望呢?

答:美术教育是关乎立德树人的百年大计。更好地服务社会美育,还需要培养更多“一专多能”的跨界人才。美育不是一个学科的事情,需要和所有学科联动,加强专业后的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具体来说,专业美术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能层面,如何深入浅出地提供公众美育服务,同样是学科发展需要重视的方向,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导向。学生无论在中国画、油画还是雕塑等专业,学好专业技能是基础部分,还有更深层次的创造性思维和培根铸魂的塑造。

除了上好专业课,今天的专业美术教育,要更注重艺术与社会的接洽。在上海美术学院,我们为学生精心延伸了“第二课堂”。比如,开展“文脉行走课程”,每年带领学生深入现场,包括参与艺术场馆的办展策展、走进社区进行艺术教育推广、深度考察江南文化等,以丰富的形式落实现场教学和科研活动。

这次大展中,我们也精选了百年来致力民族灵魂滋养与塑造的大先生们的50幅精选原作,通过油画、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书法、素描、图案等作品的生动展陈,结合艺术学、美术与书法、设计学、建筑学等学科建设百年经典成果,形成学院教学课程的延伸,成为相关专业教学的“第二课堂”。

  数字化转型,为公众艺术教育拓展新空间

文汇报: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中,能真正成为专职艺术家的并不多,那么他们的出路在哪里?未来,哪些领域的艺术人才比较紧缺?

答:从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来看,去向比较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跨界创意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从现实需求来看,有几个方向尚有不小的潜力,值得有兴趣的青年学子关注。

目前,我国从事艺术品修复、文献修复的人才非常稀缺,相关行业需求旺盛。这需要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教育。

就我个人所知,目前不少艺术行业机构的相关管理人才大多是转行而来,而艺术管理是新兴方向,不少单位求贤若渴。比如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场馆如何经营,如何策展办展、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组织国际交流等;又如,画廊需要一些专业领域的人才,能在培育艺术家后一并将其作品推向市场等,这些都需要系统学习。

专职面向社会美育的人才也十分缺乏。有别于一般培训机构,这些人才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专业技能,其美育素养更为重要,这也是为做好下一代的美育工作进行师资储备。此外,中小学校的美术教师也需要进行职后培训,开发设置更合理的课程体系,减轻应试带来的影响,真正培养从小向美向善的下一代。

文汇报:放眼未来,数字化转型为艺术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答:正如本次展览中专门设置的“数字体验”环节,数字化转型为公众艺术教育拓展了新空间,也对高校的专业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新要求。由上海美术学院建设的“近现代艺术数据库”,精选170本稀缺教材作为数字体验重点,并以沉浸式的方式展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内涵等。这些成果由学院“都市艺术资本”工作室成员与数码系师生合作,现场沉浸式演绎相关文献数据编程、采集的过程,全程呈现相关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内涵。此外,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滕固图书馆”数字化,也加大了各专业的参与和协同。

以展促教,充分实现对相关专业教学的反哺作用。同时,社会美育在当代数字转型的战略发展中,还需要学院派更进一步地思考与努力。中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藉此大展,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面向未来,中国美术教育应该向世界呈现“上海学派”的答卷。“上海学派”作为“新海派”的理论体系,正在于围绕城市文化竞争力,进行当代国际艺术经济一体化趋势中所形成核心文化竞争力的前沿研究;在于建构艺术教育所含经典传承之力、文化创新之力、社会服务之力、学术引领之力相合相成的战略发展体系,以此履行“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的建设使命。

随着“双减”落地,在推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过程中,美育也愈发受到各界的重视。

于个人,美育有助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趣味,温润心灵之余,也有助于激发个人的创新创造活力。那么,于国家和城市,美术教育又承担着怎样的责任?该有怎样的社会担当?

近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展现了170年来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深厚历史人文底蕴,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新时代的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作为展览的学术主持、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的美术教育应致力于构建社会美育公共服务体系,以更好滋养和塑造民族灵魂,蕴含全新的国家文化竞争力。同时,高等教育要提升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发展,优化专业布局,培育“后浪”梯队人才。

  美育的社会服务使命,应从“配角”转变为“主角”

文汇报:当前,美育的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您认为,今天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专业美术教育?

答:一直以来,中国美术教育承担着经典传承、文化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使命。当今,美术教育的供求关系、外部需求、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及资源条件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如今,专业美术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让社会服务这一使命从“配角”成为“主角”。

简言之,美术教育要更好地服务社会美育、滋养与塑造民族灵魂,从而真正承担起“为人民、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的社会担当。具体来说,具备相关艺术资源整合和转化的可能性;以相关学术成果服务艺术创作和社会美育的应用性;以前所未有的学术担当体现“上海学派”的前瞻性。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祥地,并作为“新兴艺术策源地”的教学集群及文化生态,海纳百川,承前启后,滋养并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美术教育演变与发展,成为世界近现代艺术史上重要的历史篇章,蕴育了“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的珍贵学术资源。

对标国家发展需求,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赓续百年历史文脉,秉持“创新性发展海派文化,创意性提升上海人文”的使命,为服务上海国际化城市文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与担当。

文汇报:为什么要格外强调美术教育服务社会这一使命?历史上,引领社会美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步入新时代,美育的宗旨不仅在于培养每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于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来说,美育应与进步的文化思想理念相结合,成为打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涵养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灯塔,有力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历史角度而言,170年前,发轫于上海土山湾画馆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推进作用。正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1912年,刘海粟、汪亚尘、乌始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1921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创了美术教育和美术革命的先河。刘海粟东渡日本考察后,先后在《日本之帝展》、《日本新美术的新印象》等文章著作中作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对上海图画美术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引进东京美术学校的办学模式,扩大学校规模,希望构建一所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家的美术学校。其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画派中的师徒相传,也不仅仅限于技巧的学习,而是建立在现代人文与科学教育之上,通过学习大师表现自我的独特个性。

上海美专是当时美术教育的一个缩影。上海现代美术教育集群以土山湾“陶冶之人物”为主线,是中国近代“最早办美术学校的人”,以李叔同、周湘、徐咏青、张聿光、丁悚等先驱名辈为代表。之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先贤大家,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作出重要探索及贡献。

另一重要的影响在于人才培植效应。上海现代美术教育集群为20世纪中国美术输送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一部分是现当代中国美术的领导决策者,如徐悲鸿、吴作人、颜文樑、王琦、蔡若虹、王式廓、阳太阳、杨秋人、许幸之、王临乙、江丰、莫朴、乌叔养、黄镇、张望、黄新波、谢海燕、陈烟桥、胡考、程十发等;另一部分是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学术引领者,如滕固、庞薰琴、吴大羽、方干民、倪贻德、王济远、潘玉良、常玉、张书旂、诸闻韵、温肇桐、王兰若、李骆公等。

此外,还产生了“历史转型效应”。清末同治年代,土山湾初始将美术教育纳入世界交流的版图;清末民初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的设立促进了近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构;20世纪20年代以后南北地区公立与私立美术专科学校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学科体系方面的全方位深化;抗战时期的美术教育又使得中国现代美术形成了新的国家形象;新中国成立以后院系调整,使得中国美术教育出现了新的历史格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教育在经典传承、文化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又打开了新的发展局面。

170年来,历代美术教育名家为艺术救国、艺术兴国和艺术强国,呈现了独特的人文品格和家国情怀。正是通过这些名家的作品和教材,以及不断完善的中国美术教育体系,共同构成了美育中国的百年生动历程。

  在与社会的接洽中,满足大众对艺术“破墙”的更多期待

文汇报:当今的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力量,应以何种形式参与城市和国家的发展呢?

答:正如本次展览所呈现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文脉始终与中国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证明了中国美术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上海美术学院积极为国际都市艺术发展贡献创新资源的力量,继续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和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体现美术教育所蕴藏的文化竞争力。

比如,上海美术学院师生团队参与了上海多个地铁站的设计和空间改造,将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全新的艺术灵感,打造公共艺术环境。又如,在南昌路等历史街区更新中,学院师生通过精心设计,将包括林风眠故居等人文元素更好地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还有正在建设的上海美术学院宝武校区,后工业遗址经过现代艺术理念改造后将成为艺术院校,今后,这里不仅是新海派艺术的实践基地,拓展创意产业,还将探索更多面向公众的艺术打开方式。

文汇报:社会对于艺术教育的需求其实非常大,从艺术培训机构的火热就可见一斑。那么,高校在这方面应有哪些作为?

答:确实,满足大众对于艺术“打破围墙”的期待,需要学院派的专业教育打通更多的社会化通道,以全新的无界限理念,更多地介入城市生态。尤其随着数字化转型,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社会美育更多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大众生活。

针对学龄前的幼儿、中小学校的青少年、年轻人以及老年人,要将美育纳入公共服务,高校能做的其实很多。目前,有的大学和社区合作,拓展艺术教育惠民课程和活动,鼓励市民参加艺术活动。此外,也有一些高校和艺术类场馆合作,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面向公众开放的展览等。比如,本次大展就得到了刘海粟美术馆的大力支持,提供了整个场馆1-6号所有展厅,以及各类藏品互通有无。

同时,高校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上海美术学院正在打磨的一门《美育中国》通识课程,涉及美术、设计、书法、艺术理论等内容,未来也有望走出校园,惠及更多对艺术感兴趣的人群。

文汇报:当前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对美术人才的培养,能否满足以上这些社会需求和期望呢?

答:美术教育是关乎立德树人的百年大计。更好地服务社会美育,还需要培养更多“一专多能”的跨界人才。美育不是一个学科的事情,需要和所有学科联动,加强专业后的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具体来说,专业美术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能层面,如何深入浅出地提供公众美育服务,同样是学科发展需要重视的方向,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导向。学生无论在中国画、油画还是雕塑等专业,学好专业技能是基础部分,还有更深层次的创造性思维和培根铸魂的塑造。

除了上好专业课,今天的专业美术教育,要更注重艺术与社会的接洽。在上海美术学院,我们为学生精心延伸了“第二课堂”。比如,开展“文脉行走课程”,每年带领学生深入现场,包括参与艺术场馆的办展策展、走进社区进行艺术教育推广、深度考察江南文化等,以丰富的形式落实现场教学和科研活动。

这次大展中,我们也精选了百年来致力民族灵魂滋养与塑造的大先生们的50幅精选原作,通过油画、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书法、素描、图案等作品的生动展陈,结合艺术学、美术与书法、设计学、建筑学等学科建设百年经典成果,形成学院教学课程的延伸,成为相关专业教学的“第二课堂”。

  数字化转型,为公众艺术教育拓展新空间

文汇报: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中,能真正成为专职艺术家的并不多,那么他们的出路在哪里?未来,哪些领域的艺术人才比较紧缺?

答:从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来看,去向比较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跨界创意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从现实需求来看,有几个方向尚有不小的潜力,值得有兴趣的青年学子关注。

目前,我国从事艺术品修复、文献修复的人才非常稀缺,相关行业需求旺盛。这需要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教育。

就我个人所知,目前不少艺术行业机构的相关管理人才大多是转行而来,而艺术管理是新兴方向,不少单位求贤若渴。比如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场馆如何经营,如何策展办展、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组织国际交流等;又如,画廊需要一些专业领域的人才,能在培育艺术家后一并将其作品推向市场等,这些都需要系统学习。

专职面向社会美育的人才也十分缺乏。有别于一般培训机构,这些人才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专业技能,其美育素养更为重要,这也是为做好下一代的美育工作进行师资储备。此外,中小学校的美术教师也需要进行职后培训,开发设置更合理的课程体系,减轻应试带来的影响,真正培养从小向美向善的下一代。

文汇报:放眼未来,数字化转型为艺术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答:正如本次展览中专门设置的“数字体验”环节,数字化转型为公众艺术教育拓展了新空间,也对高校的专业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新要求。由上海美术学院建设的“近现代艺术数据库”,精选170本稀缺教材作为数字体验重点,并以沉浸式的方式展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内涵等。这些成果由学院“都市艺术资本”工作室成员与数码系师生合作,现场沉浸式演绎相关文献数据编程、采集的过程,全程呈现相关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内涵。此外,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滕固图书馆”数字化,也加大了各专业的参与和协同。

以展促教,充分实现对相关专业教学的反哺作用。同时,社会美育在当代数字转型的战略发展中,还需要学院派更进一步地思考与努力。中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藉此大展,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面向未来,中国美术教育应该向世界呈现“上海学派”的答卷。“上海学派”作为“新海派”的理论体系,正在于围绕城市文化竞争力,进行当代国际艺术经济一体化趋势中所形成核心文化竞争力的前沿研究;在于建构艺术教育所含经典传承之力、文化创新之力、社会服务之力、学术引领之力相合相成的战略发展体系,以此履行“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的建设使命。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美术教育该有怎样的社会担当?链接:http://www.esxun.cn/news/8165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