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露作为一种调味品,俗名“腥汤”,是潮汕地区常见的调味酱汁。它与菜脯、咸菜一起被称为“潮汕三宝”。鱼露除咸味外,还带有鱼类的鲜味,不习惯的人也会认为是“腥味”,所以才有“腥汤”之名。
鱼露,又称鱼酱油,原产自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是我国沿海地区非常传统且古老的一味调味品,由早期华侨传到越南以及其他东亚国家,如今21世纪欧洲也有逐渐流行。鱼露是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目前查到的最早可追溯的文字记载,为距今1400多年前的北魏末年,在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
在书中作酱法一节,有提到一种名为“鱼酱”的酱汁:“不用切。去鳞,净洗,拭令干,如脍法披破缕切之,去骨。大率成鱼一斗,用黄衣三升,一升全用,二升作末。白盐二升,黃盐則苦。干姜一升,末之。橘皮一合,缕切之。和令调均,內瓮子中,泥密封,日曝。勿令漏气。熟以好酒解之。”
大体意思是,用生鱼去鱼鳞洗净,去骨加盐,密封发酵。这种鲜鱼不去内脏,码盐腌制,取其腌制汁液的做法,与传统鱼露做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当时称为鱼酱。而贾思勰还引用了崔浩所著《食经》里的加酒的制鱼酱法,用酒来帮助发酵,这种做法一日便可食用。
虽然崔浩所著《食经》早已失传,但可以从这一点看出,鱼酱制法的出现,要比贾思勰所在的北魏更早。而贾思勰也提到了鱼酱由来的传说,认为是当年汉武帝逐夷于海滨时,偶然发现的当地渔民的一种制酱工艺,如果记载属实,那么鱼露的诞生至少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事情了。
潮汕滨海,长期以来,不少人靠耕海为生,在渔获丰盛的时候,如何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保存海鲜就成为一个难题,除了晒干外,用盐腌制是常见的办法,而鱼露就是腌制鱼虾的衍生品。
腌制鱼虾产生的汁液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不会被轻易放弃,或许可以继续代替食盐来使用,虽然会添些鱼腥味,但作为渔民显然是能够承受的,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实践中,渐渐变化成一种刻意追求的产品,鱼的固体形态通过腌制最后变成液体的“露”而存在,并延续其鲜美或者腥臊的味道。
据有关资料,早在宋末,饶平柘林湾渔民把加工咸鱼时排出的咸鱼汁经贮藏、煮制,成为一种美味的调味品,而这正是制作鱼露的“萌芽”。明清时期,饶平制作鱼露的方法开始向潮汕各地推广。而后,这一工艺也随着海岸线和潮汕人的足迹传播出去。
鱼露制作,一般包括了腌制自溶、日晒夜露、过滤、晒炼、后发酵及灭菌等步骤,其中发酵的温度、加盐量、是否加酸溶解以及发酵天数,都与最后的风味息息相关。传统鱼露发酵工艺,发酵时间要两三年以上,像东南沿海的鱼露制作,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高盐自然发酵,这种方式发酵的鱼露,因为发酵缓慢,呈鲜物质与风味物质更为丰富,且盐与谷氨酸会结合成为谷氨酸钠,所以更具有自然鲜味。另一方面,高盐也会抑制细菌滋长,所以产生的氨氮非常低,可以有效避免鱼露产生难闻的氨臭味。但与此同时,盐也抑制了蛋白酶的活力,因此发酵时间长,制作成本高。
而为了降低成本,就自然诞生了多种快速制作鱼露的方式。而像日本与东南亚等地,盐度稍微低一些,且部分鱼露厂会使用硝酸钾或硝基氯仿等强酸,先将鱼蛋白水解以便快速发酵,但缺点是缺乏鱼露的自然香味,因此需要再额外添加淀粉与淀粉酶一并发酵,增加鱼露的香味。而好的鱼露,应尽量使用鱼本身的酶进行自然发酵,不添加额外的水解剂,这样制作才能具有鱼露该有的特殊香味。
也就是说,从制作工艺的角度,在合适的盐量下(一般是10%-30%),盐度越高鱼露香味越浓;原料盐渍时间越长,鱼露香味越浓。
鱼露的用途很广,炒煎烹煮都用得上,直接做蘸料也可以。潮汕人过去喜欢用鱼露代替盐和味精,但近年来,家庭使用鱼露的有所减少。对于鱼露的使用,通常取决于烹饪的食材。
文章来源:识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