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探索教育教学方法 守护特殊儿童成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20 09:10:19    来源:新京报

二十大代表、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课程室主任李银环。受访者供图

李银环给学生上课。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

李银环

北京市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通州区培智学校课程室主任。从事特殊教育已三十四年。她致力于残障儿童教育研究,先后承担了多项市、区级课题。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2010年,李银环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通过师徒结对、业务培训等方式,将经验倾囊相授。工作室成立12年来,编写了《生活读本》《生活主题导引册》等校本教学资源。

在通州培智学校,李银环已经耕耘了34个春秋。她用专业知识和爱心耐心,守护着特殊儿童的成长。

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李银环连续三次当选为党代表。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李银环聆听报告时感触颇深。“在中国各领域的发展中,教育的发展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特殊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她说,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到特殊教育,指出“关心特殊教育”,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再到十九大报告的“办好特殊教育”,特殊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政策法规、专业化队伍、课程建设、融合教育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李银环表示,作为一名党的二十大代表,她要根据特殊教育的发展和需要,积极呼吁并提出合理建议。作为一名老师,她要带头改革创新,探索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有用之才。作为学校骨干力量,她也要培养年轻教师,带出热爱特教的高水平的专业队伍,为实现二十大的目标贡献力量。

谈特殊教育变化

推行个别化教育学校增多

新京报:作为从业者,你见证了近年来特殊教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李银环:此次参加二十大之前,针对“过去五年特教发展最突出的成就”这一问题,我对北京部分城区、郊区以及河北、天津部分特教学校的老师进行了调研。

大家认为,首先是法律法规和政策更加完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秉持特教特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17年颁布了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的目标。

同时,特教的专业化队伍逐渐形成,后备力量更加充足。全国现在已有十多所师范类院校开设了特教专业,专门培养特教人才。对目前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也进行了多轮多样的培训,既有全员普遍性的特殊教育理论、课标、教材等培训,也有专项的康复类、融合教育教师以及巡回指导教师培训等。

另外,特教课程体系逐步规范完善。2016年出台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新课标,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配套新教材陆续出版,改变了以往培智学校没有国家统一课标、教材的情况,为特殊儿童的培养提供了依据和资源。

这些年,普通学校对残障学生的接纳度有了很大提高,“融合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升。随着经过特教专业知识培训的融合教师、康复教师的介入等,残障孩子在普通学校也能享受到特殊教育的服务,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普校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新京报:你此前提到,目前培智学校中,学生的残障程度越来越重。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特殊学校采取了哪些教学方法?

李银环:让老师们感受深刻的是近些年个别化教育也在不断推进。面对培智学校中,学生残障程度越来越重、差异越来越大的实际情况,很多培智学校推行了个别化教育计划。

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给每个孩子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通过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小组教学、个别训练等,促进每个学生达成发展目标。培养质量上有了显著提升,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谈医教结合

建议医生定期到特教学校给予支持

新京报:目前你比较关注特殊教育的哪些问题?

李银环:我很关注特殊教育的医教结合问题。在一些培智学校,有的孩子不仅肢体残疾,还有智力和精神障碍,属于多重残障,需要医生介入。但是这些孩子去医院治疗可能存在不配合的情况,如果医生到学校这种孩子们日常熟悉的环境中来,孩子更容易接受。

一些孩子因脑瘫需要做肢体康复,学校也有康复老师,但专业的医生可以给予更科学的指导。将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我们特殊教育的方法结合起来,会让孩子康复、进步得更快。还有的孩子有精神和情绪障碍,需要每天用药,一发起脾气来很难平复,如果有医生介入,也可以更好地保护他们,使他们在学校里更好地学习、适应集体生活。

新京报:目前各地是否已经有这样的试点?

李银环:据我所知,上海等一些城市的特教学校已经和医院形成了联合机制,医生定点到学校,针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进行评估、医学支持和干预。他们也可以定期对孩子的康复效果进行诊断,同时给予特教老师一些指导,这种长期的支持对于特殊儿童的发展会有所帮助。

这件事光靠学校和教委做,可能存在困难,希望相关部门可以统筹考虑和推进。

谈职业教育

特殊教育应开发更多职业课程

新京报:今年,你所在的通州培智学校设置了职业高中课程,目前的招生和课程设置是如何考虑的?

李银环: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走出学校,如何在生活中学会独立、融入社会是家长关心的问题。

通州培智学校包括小学、初中、中职共12个年级。其中中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我们招收的中职班学生是从我校初三毕业的。中职班除了文化课、适应课、体育课之外,设立了两个专业——中西面点和家政服务,学习了这些实用技能后,孩子回归家庭也可以照顾自己并承担一些家务,减轻家庭负担。同时,这也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就业可能。

新京报:在特殊教育向职教发力上,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李银环:我们的中职班开课后,很多特殊学生的家长也向我们咨询,是否可以将初三已经毕业的孩子送来。这说明很多家庭对孩子上职业高中是有需求的。

我认为,一方面,特殊教育应该向职教发力,开发更多的职业课程,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另一方面,普通职业学校是否也可以考虑向更多的轻、中度特殊学生敞开大门,让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有入学渠道,增加选择的机会,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探索教育教学方法 守护特殊儿童成长链接:http://www.esxun.cn/news/8140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