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童建明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最高检积极稳慎推进公益诉讼工作向纵深发展,5年来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1万余件,平均每年14万余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童建明。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新京报记者正在向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童建明提问。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童建明介绍,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最高检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先后部署“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等专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人民群众的关切问题。最高检明确提出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以诉前程序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为最佳司法的状态,以诉前磋商促进行政机关主动履职,5年来98%的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在诉前都得到了有效整改。检察建议不能落实的提起诉讼3.5万件,99.7%获得人民法院裁判支持,努力把这些案件办成“法治样本”。
“我们认真落实全国人大立法决定,不断拓宽新领域公益诉讼工作,顺应人民群众对公益诉讼保护的新需求,公益诉讼立法这些年也在不断完善。”童建明说,2017年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修改时,确定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的有4个领域,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2018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制定相关法律时,又进一步增加了8个新领域,包括英烈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军人荣誉名誉权益保障、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反垄断、反电信网络诈骗、农产品(000061)质量安全。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这些新领域公益司法保护,几年来办理的新领域案件占比已经达到20.7%。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