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8 14:56 | 舟山晚报
小时候,总是盼着快快长大。长大了,却发现一切都回不去了。吃遍天下美食,吃过山珍海味,嘴边惦念的滋味,还是小时候的那个味道。
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想要的滋味,总在某一个时间点才遇得上,或是在妈妈的耳畔央求了N久,有天回家,突然惊喜。
现在春节,是吃穿不愁的年,却也因为唾手可得,年味逐渐消失。春节临近,90后的九九总会想起小时候的年味,久违的外婆家里的滋味。
一声“拜岁”换一把零食
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月初一,烟墩。
这天早上,爸爸妈妈大早起来去拜坟头岁。九九还小,山路不好走,就留守村里拜岁。
拜岁是什么,年龄尚小的九九还说不上来,就是挨家挨户地敲开每扇木门,大声地用舟山话喊“拜岁”!这两字所具有的魔力是,可以换来一大把零食。
约上几个年龄相近的小伙伴,手上拎着妈妈早早准备好的布袋子,村前屋后小巷子,撒开脚丫子可劲儿地跑。惦念着可能会出现的惊喜,孩子们一大早就挨个敲门,几只参差不齐的小手,把木头大门敲得“砰砰”响。细细软软的童音,大声喊着“拜岁”“拜岁”。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遇上前阵子刚从城里置办年货回来的邻居,那把零食中,混迹着一两颗从城里带来的奶糖。九九骨碌碌转悠的小眼睛突然熠熠放光,“哇塞!”
年糕片是用老盐炒的嘎绷脆
阿公阿婆乐呵呵地过来开门,顺手抓一把早就备好的零食。
多半是年糕片和花生,年糕片是用晒干了的年糕片炒的。一般用沙子炒,条件好点的人家,会用那种炒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盐一起炒。年糕片在滚烫的铁锅里欢乐地打着滚儿,身形一点点膨胀起来,白白肥肥的年糕片转眼覆上一层金黄。作为休闲的小零嘴,咬一口,嘎绷脆。
那时候快过年了,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炒年糕片炒花生。在小小的九九看来,之所以在年前准备这些小零食,都是为了他们这帮一大早来敲门的小孩。
每次拜岁,满村转上一两个小时,都能装上大半袋子的零食回来,在家足够吃上好几天的。
外婆家的一脸盆红烧肉是每年正月初一标配
待到村里拜完岁,爸爸妈妈也拜完坟头岁回来了。
九九“噌”的一下,熟练地跳上爸爸那辆老式大三杠自行车,中间的横杠,是他的专属宝座。妈妈照例坐在后面,一家三口,向着紫窟的外婆家出发。
爸爸坐在自行车上蹬啊蹬啊,弯过崎岖的山路,绕过漫天飞扬的沙石土路。约摸半个小时后,就到了外婆家。
正月初一,外婆家的午饭,是年味的开启。这天的外婆家好热闹呀,几个阿姨呀舅舅呀全家老少都来了。
饭桌上都是寻常不太见的好吃的,小九九嘴里的哈喇子,开始立场不定地在嘴里翻腾。
桌上的鸡鸭鱼肉,几乎都齐了。可又因为准备得太隆重,谁也不怎么敢动筷,基本上是放到正月十五以后,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九九最期待的,是一脸盆炖得烂烂的红烧肉,这几乎是每年正月初一的标配。
柴火铁锅炖出一脸盆的红烧肉
外婆家养猪,回回都赶在年前杀掉。一头猪,除了被杀猪的分走一点,外婆家的5个子女,每家都还能分到一二十斤。
剩下的,用柴火大锅炖起来。正月初一这天,一大锅的猪肉在铁锅里“咕噜咕噜”地翻腾着,积攒了满满的香气,从灶膛间夺门而出,飘散到道地,熏得每个人心神不宁。
原来年味,就是外婆家红烧肉的味道啊。铁锅里的红烧肉,炖得金灿灿,油肉流光溢彩,瘦肉酥软入味。这样的滋味,非柴火铁锅,非正月初一的外婆家,怕是做不出来的吧。
那天的红烧肉可不是摆来看的,管够。小九九高兴坏了,踮起脚尖,小小的身子顺势爬上桌子,使出吃奶的劲儿,就为了多夹两块红烧肉。
年夜饭的餐桌上,小孩是吃不了多久的。没过一会儿,便被赶下桌。轮到大人们上场,几个女婿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就着这一脸盆红烧肉,一顿能喝掉半缸子酒。
醉鱼干开坛足以香死人
外婆家还有一道年味,是开坛足以香死人的醉鱼干。九九想不出该怎么叫它,只知道这坛子美味,来自外婆平日里的积蓄。
外婆家就在海边,平时吃剩有多的杂鱼杂虾,节俭持家的外婆都会收起来,拿到日头底下晒。晒干了就收起来,装进酒瓮里,再加点白酒,封盖。
杂鱼杂虾晒得足够干,白酒提香又防腐,酒瓮一旦开启,香得醉人。浓浓的酒香,夹杂着带点腥味的咸香。这气味描述起来着实有些奇怪,可是闻到的时候,又觉得实在喜欢。
这是可以带着走的味道,即便孩子们被大人赶下饭桌,也可以伸出小手去抓上几条。顺手先在嘴里塞上一根,又韧又香,光这一根,就可以啃很久,越嚼越香。
后来外婆走了,这样的醉鱼干,九九再也没有吃到过。
而今,吃的东西多了,年的味道,却也褪色了。那些久远的味道,已被储藏在记忆里。
(原标题《外婆家的年味,储藏在记忆的深处》,原作者朱蔚。编辑姚弘)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