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新一批“京味儿”端上了市民餐桌——近年来,北京高校师生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运用科学知识培育引进各类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提质增收,口味、营养价值等也更加符合市民的喜好。
7年完成京味甘薯更新换代
在密云区高岭镇的甘薯田里,数位农民正忙着收获。松软的土地上,长满了一颗颗外皮粉红、形态饱满的甘薯。“这是西瓜红,学名普薯32,口感、营养、产量等综合实力均排在北京甘薯前列。”北京农学院副教授赵波捡起一颗甘薯掂了掂分量,眼里透着丰收的喜悦。“相比此前的北京甘薯品种,这一新品种产量几乎翻了一倍。在平原地区,亩产超过3500公斤;在密云区、延庆区、怀柔区等山区,亩产也能达到2500公斤左右。”
2016年以来,赵波在北京郊区甘薯生产田中设置新品种试验示范田,引进了更符合市场对甘薯口味和外观品质要求的甘薯新品种西瓜红,其纤维更少、口感更佳。“不用吐掉中间的丝,也不会塞牙了,吃着更顺滑。”赵波还运用甘薯密植浅平栽技术,将甘薯生产田的栽植密度从每亩3000株提高至4000株。“残次薯块比例明显减少,薯形大小适中,买回家不用剁,吃着方便。”
新品种引进7年,因其产量高、口味佳的优点受到市民的喜爱。在京的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不足1%,发展到如今超95%的甘薯田和市场上都有“西瓜红”的身影,实现了新品种在北京地区的更新换代。
博士农场打造“专用京豆”
北农103和北农106大豆打出的豆浆味道浓,没腥味;豆芽专用大豆发芽快,出芽率高,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吃到自己种的豆芽;北农109大豆花青素含量高,给爱美人士带来了抗氧化、抗衰老的食补新选择……根据市场特定需求,培育具有特定用途的大豆,是北京农学院作物学科特用大豆研究团队一直坚持做的事。
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团队解析影响大豆产量、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因素,培育高产优质专用大豆新品种。“有些人不爱喝豆浆,觉得有腥味,容易引起腹痛,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基因控制和育种设计避免的。”团队技术骨干、副教授李玮瑜说,团队收集了近2万份种质资源,精准控制大豆的基因组合,同时建立豆浆感官评价体系,筛选出了最适合做豆浆的大豆品种——北农103和北农106。
豆芽也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品。多年来,团队在平谷区的博士农场中试点设计育种,培育出豆芽专用型品种,实现豆芽的高效高产。“大豆发芽不到10天就能长到5至7厘米,即可食用。”李玮瑜欣慰地说,豆芽专用大豆在今年迎来了在京郊的较大面积种植。“人们都说东北大豆好,我们致力于把北京的大豆种好,服务市民的口味和需求。”
新农科将培育更多“京字号”
除了培育一批高产优质的“京粮”,北京高校也将科研培育发展到了肉禽蛋和瓜果蔬菜类。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一家食品公司联合培育了“沃德188”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是我国肉鸡市场自主培育的首批白羽肉鸡品种,有体型大、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适合生产分割鸡肉,方便制作快餐、团餐及深加工制品。在通州区西槐庄科技小院,三名中国农大的学生开发试种了袖珍西瓜、水果萝卜、草莓番茄等果蔬新品种。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投身“新京味儿”研究。今年,生物育种科学作为新专业,被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国农大获批全国首个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并招收首届50名本科新生。新专业分为植物育种和动物育种两个方向,是作物学、畜牧学、生物学、遗传学、信息学的新兴交叉专业。
未来,在北京高校师生的努力下,市民将品尝到更多种类丰富的“新京味儿”美食。
9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新一批“京味儿”端上了市民餐桌——近年来,北京高校师生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运用科学知识培育引进各类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提质增收,口味、营养价值等也更加符合市民的喜好。
7年完成京味甘薯更新换代
在密云区高岭镇的甘薯田里,数位农民正忙着收获。松软的土地上,长满了一颗颗外皮粉红、形态饱满的甘薯。“这是西瓜红,学名普薯32,口感、营养、产量等综合实力均排在北京甘薯前列。”北京农学院副教授赵波捡起一颗甘薯掂了掂分量,眼里透着丰收的喜悦。“相比此前的北京甘薯品种,这一新品种产量几乎翻了一倍。在平原地区,亩产超过3500公斤;在密云区、延庆区、怀柔区等山区,亩产也能达到2500公斤左右。”
2016年以来,赵波在北京郊区甘薯生产田中设置新品种试验示范田,引进了更符合市场对甘薯口味和外观品质要求的甘薯新品种西瓜红,其纤维更少、口感更佳。“不用吐掉中间的丝,也不会塞牙了,吃着更顺滑。”赵波还运用甘薯密植浅平栽技术,将甘薯生产田的栽植密度从每亩3000株提高至4000株。“残次薯块比例明显减少,薯形大小适中,买回家不用剁,吃着方便。”
新品种引进7年,因其产量高、口味佳的优点受到市民的喜爱。在京的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不足1%,发展到如今超95%的甘薯田和市场上都有“西瓜红”的身影,实现了新品种在北京地区的更新换代。
博士农场打造“专用京豆”
北农103和北农106大豆打出的豆浆味道浓,没腥味;豆芽专用大豆发芽快,出芽率高,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吃到自己种的豆芽;北农109大豆花青素含量高,给爱美人士带来了抗氧化、抗衰老的食补新选择……根据市场特定需求,培育具有特定用途的大豆,是北京农学院作物学科特用大豆研究团队一直坚持做的事。
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团队解析影响大豆产量、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因素,培育高产优质专用大豆新品种。“有些人不爱喝豆浆,觉得有腥味,容易引起腹痛,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基因控制和育种设计避免的。”团队技术骨干、副教授李玮瑜说,团队收集了近2万份种质资源,精准控制大豆的基因组合,同时建立豆浆感官评价体系,筛选出了最适合做豆浆的大豆品种——北农103和北农106。
豆芽也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品。多年来,团队在平谷区的博士农场中试点设计育种,培育出豆芽专用型品种,实现豆芽的高效高产。“大豆发芽不到10天就能长到5至7厘米,即可食用。”李玮瑜欣慰地说,豆芽专用大豆在今年迎来了在京郊的较大面积种植。“人们都说东北大豆好,我们致力于把北京的大豆种好,服务市民的口味和需求。”
新农科将培育更多“京字号”
除了培育一批高产优质的“京粮”,北京高校也将科研培育发展到了肉禽蛋和瓜果蔬菜类。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一家食品公司联合培育了“沃德188”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是我国肉鸡市场自主培育的首批白羽肉鸡品种,有体型大、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适合生产分割鸡肉,方便制作快餐、团餐及深加工制品。在通州区西槐庄科技小院,三名中国农大的学生开发试种了袖珍西瓜、水果萝卜、草莓番茄等果蔬新品种。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投身“新京味儿”研究。今年,生物育种科学作为新专业,被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国农大获批全国首个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并招收首届50名本科新生。新专业分为植物育种和动物育种两个方向,是作物学、畜牧学、生物学、遗传学、信息学的新兴交叉专业。
未来,在北京高校师生的努力下,市民将品尝到更多种类丰富的“新京味儿”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