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中华鲟有没有人工养殖的(中华鲟是人工养殖的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08 12:57:29
导读

文 |江烟染编辑 | 江烟染前言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生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人工条件下研究动物的生理和行为特征变得日益重要。其中,中华鲟,又称“水中独角兽”,是我国长江流域的特有物种,被公认为活化石级的珍稀鱼类。但由于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中华鲟的自然栖息地逐渐减少,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然而与其他鱼类相比,中华鲟生长缓慢、寿命长,在人工养殖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要

文 |江烟染

编辑 | 江烟染

前言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生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人工条件下研究动物的生理和行为特征变得日益重要。

其中,中华鲟,又称“水中独角兽”,是我国长江流域的特有物种,被公认为活化石级的珍稀鱼类。

但由于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中华鲟的自然栖息地逐渐减少,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然而与其他鱼类相比,中华鲟生长缓慢、寿命长,在人工养殖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所以要通过对中华鲟的生理特征的研究,包括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方面的探索,可以为中华鲟养殖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人工条件下还可以调控中华鲟的生理过程,例如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等,从而提高其人工繁殖和养殖的效果。

接下来,小染将会为大家讲解,人工条件下,中华鲟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一珍稀物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依据对中华鲟的繁育技术进行解析?

中华鲟的危机

中华鲟属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然而,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鲟保护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栖息地适宜性下降,自然繁殖行为发生异常改变,人类活动影响加剧,资源衰退趋势没有得到遏制。

这是因为人工群体规模有限,持续健康发展缺乏可靠保障,所以中华鲟繁殖群体规模急剧下降,物种延续面临严峻挑战。

要知道中华鲟曾分布在中国近海(包括东海、黄海和台湾海峡等)以及流入其中的大型江河,包括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和黄河,日本、朝鲜等近海海域也曾有过关于中华鲟的报道。

然而到了目前,我国闽江、钱塘江、黄河及珠江中华鲟已经基本绝迹,仅长江中华鲟有一定现存量。

在之前的报道中,可以得知在葛洲坝截流前,中华鲟可上溯到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

但到了1981年,葛洲坝被截流,因此阻断了中华鲟的上溯洄游通道,所以目前长江中的中华鲟自然种群,分布区域仅限于葛洲坝至长江口江段。

这对中华鲟的成长相当不利,因为中华鲟是典型的江海洄游性鱼类,中华鲟在每年7-8月进入长江口,溯江而上,于次年10~11月份到达自然产卵场,进行产卵繁殖(葛洲坝截流前,可到达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江段,葛洲坝截流后,仅可到达葛洲坝下)。

受精卵在产卵场孵化后,鲟苗随江漂流,第二年4月中旬至10月上旬,长江口会出现7~38cm长的中华鲟幼鲟,这些幼鲟在10月后,会陆续离开长江口进入海洋。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鲟孵出后,即靠尾部摆动向水体的上层游动,随水流向下游洄游迁移,从第3日龄开始洄游幼鱼的数量逐步减少,到第8日龄所有的幼鱼全部停止了洄游。

因此有人推测,幼鱼洄游最远的可达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幼鱼栖息在这些地区摄食,直到第二年,开始第二次洄游时,再游向海洋。

在之前的报告中,20世纪70年代,中华鲟雌鲟绝对怀卵量为30.6~130.3万粒,甚至在葛洲坝截流初期,葛洲坝下中华鲟的成熟系数、怀卵量和卵径与葛洲坝截流前没有明显的变化。

然而,到了21世纪初期,葛洲坝中华鲟雌鱼绝对怀卵量降为20~59万粒,可以得出雌鲟的繁殖力明显下降的结论。

另外,中华鲟雄鲟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寿命等指标相对20世纪70年代也存在明显下降。

在葛洲坝下,雄性中华鲟在繁殖季节活动频繁,迁移范围较广,而雌鲟产卵结束后,即刻离开产卵场,快速进行洄游活动。

相反的是,雄鲟在繁殖结束后并不离开产卵场,它会待至全部繁殖活动结束,再离开。

关于这一点,有相关的报告称:在1982年,葛洲坝至庙咀约4km的江段形成了唯一的一处产卵场,中华鲟就是在这里进行产卵活动,然而在2013~2015年间,并未发现中华鲟在此产卵场进行自然繁殖活动。

这是因为,自葛洲坝截流后,中华鲟找到了新的产卵场,主要集中在葛洲坝坝下至磨基山约5km江段。

为了搞明白中华鲟为何换产卵场的地址,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水温是中华鲟产卵的必备条件。

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水位、流速和含沙量出现逐渐从高位下降的趋势,当各水文要素值均达到其适宜范围时,中华鲟才会产卵繁殖

此外,河床地形、河床质、流速长、自然繁殖季节的水文状况和气象状况,都与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河床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河床质和流速场的空间分布特性,而河床质和流速场,则与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直接相关,三者共同形成了中华鲟发生自然繁殖活动,所需要的特定条件。

这也证明着能够满足中华鲟的生长环境是很特殊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鲟的繁育,之前的一些资料显示,在葛洲坝截流前,中华鲟繁殖群体的资源量主要通过渔业捕捞动态来反映。

1972~1980年间,全长江的中华鲟繁殖群体的年均捕捞量为517尾,然而在1981年1月葛洲坝截流后,几乎所有的中华鲟都聚集在葛洲坝下一块较小的水域内,直接导致当年的捕捞量达到了1163尾的新低度

这些数据都证明着,中华鲟的繁育遭到了阻碍,有人对中华鲟的产卵量进行了统计,采用标志放流手段估算出,在葛洲坝截流初期(1983~1984年)中华鲟产卵群体的资源量为2176尾,而在1996~2001年间,产卵的平均数量为363尾。

从总体上看,1983~2001年的18年间,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减少了90%左右。

因此可见,自葛洲坝截流以来,中华鲟繁殖群体的数量己出现严重下降,这也表明了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和长江口幼鱼资源的异常变化,预示着中华鲟自然种群的延续正面临新的危机,需要进行人为干预。

人工养殖

自1978年开展中华鲟人工养殖以来,我国湖北、黑龙江、辽宁、北京、福建等地,先后开展了中华鲟的人工养殖,而中华鲟人工养殖技术经历了,由不成熟到成体系、由小规模到规模化的发展过程。

于此同时,中华鲟人工养殖相关的配合饲料、养殖病害、养殖设施等方面的研究也开展了一系列设施,并确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华鲟的摄食为例子,因为鱼类的生存、生长和发育离不开食物,除了胚胎期依靠卵黄或母体营养外,必须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食物,才能够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且鱼类一生中的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都是以食物营养为基础来完成的。

所以用摄食为例子,来证实中华鲟的人为养殖行为更加的可靠,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生长、发育也必须依赖所摄食食物,而其摄食行为则会受到食物种类、环境条件、自身生长发育等外界和内部条件的影响。

由于鱼类对食物具有选择性,主要由喜好性和易得性决定,喜好性是鱼类长期适应摄取某种食物生物形成的固有属性。

它取决于鱼类本身的形态特征和代谢特征,也取决于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易得性是食物和鱼类关系的一种属性,是食物逃避被鱼类吃食的适应结果。

而中华鲟对食物有较长时间记忆,摄取食物后,主要靠口腔触觉和味觉判断适口性,最终吞入或摒弃食物,对部分食物的选择性可以被逐步驯化

在自然条件下,中华鲟主要摄食底栖生物,长江口中华鲟幼鱼以底栖小型鱼类、多毛类和端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虾类、蟹类及瓣鳃类等小型底栖动物。

因此,相关人员对人工养殖条件下,15月龄中华鲟摄食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固定食场、定时投喂和充分投饵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了食物的易得性,在优先投喂配合饲料的情况下,中华鲟对鲜活饵料的摄食比例明显高于配合饲料。

说明实验中华鲟喜好摄食鲜活饵料,这种喜好性差异,可能由中华鲟自身的代谢特征、营养需求等内在因素和饵料的生化特性等外在因素所导致,因此具体的选择影响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此外,鱼类摄食行为的季节性变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主要起因于水温、溶解氧的季节性变化。

除一些小型非洄游性鲟类外,绝大多数鲟类的成鱼并非常年摄食,一般在高温季节或低温季节停止摄食。

有人对人工养殖条件下,15月龄中华鲟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其摄食比例和摄食频次均具有典型季节变化,春季升高,夏季下降,秋季再升高,冬季又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夏季的下降幅度最大,这种变化主要与水温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

此外,雌性较雄性摄食行为波动幅度更大,预示着雌性更易受到水温变化,特别是高温的影响,因此在中华鲟培育过程中,为了保障雌性的摄食,以获得更好营养补充,需要注意加强高温季节培育水温的控制。

同时需要注意,雌性和雄性摄食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培育过程中应尽可能雌雄分池培育,并根据其摄食行为特点调,整投喂管理策略,这是因为鱼类摄食行为,也受鱼类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

在之前的一些研究中,显示江海洄游型鲟鱼在幼期阶段生长迅速,为了快速达到其较大的体形,获得竞争优势,鲟鱼(怀孕的)在进入淡水后进行产卵洄游时,一般也会停止摄食。

但受到生态系统容量的限制,鲟鱼不可能无限制地生长,于是出现间断性的摄食期和禁食期。

因此需要对中华鲟人工繁殖关键技术做出改进,利用改进的技术在提高中华鲟产后亲鲟的成活率、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孵化率以及提高培育放流中华鲟的规格和规模上。

而这些技术已经获得了明显的成效,如今已经建立了人工繁殖苗种集约化生产系统,并取得了大规格苗种培育的成功。

还意味着全人工繁殖成功,表明在人工淡水生态条件下,中华鲟能完成整个生活史过程,为中华鲟规模化的迁地保护,建立人工养殖种群打下了基础。

中华鲟性成熟迟,亲鱼个体硕大,建立人工养殖种群要达到一定规模必然基础设施投入大,维持运行成本高。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人工生态条件下各种因子对其性腺发育的作用机理,加强人工繁殖亲本培育效果,提高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的效率,完善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的技术,是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结语

中华鲟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在人工条件下研究中华鲟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是对该珍稀物种了解的一项重要途径。

首先,通过对中华鲟的饵料消化、新陈代谢、呼吸、生长和繁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对其生理功能和机制有深入的认识。

因为,了解中华鲟的生理特征,可以为其养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饲养管理和饵料配制等方面的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长和生产性能。

其次,鲟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其行为特征与其它鱼类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人工条件下中华鲟的生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对于鲟鱼的保护和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人工条件下研究中华鲟的生理和行为特征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因为中华鲟是一种大型迁徙性鱼类,其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

因此,在人工条件下创造出适宜的水体环境和养殖设施,以及获取大规模的标本和数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中华鲟的物种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结合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于中华鲟保育和养殖的支持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保护和管理中华鲟种群和栖息地。

由于中华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加强保护,推动中华鲟的繁育和种群恢复,确保其延续与发展,以实现物种的永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中华鲟有没有人工养殖的(中华鲟是人工养殖的吗)链接:http://www.esxun.cn/news/80257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