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次在电脑上输饸饹这两个字符,电脑没有任何反应,查查字典,我输错了。饸饹,应该是合乐(le),而不是我印象中的活络。然而细细想想,饸饹面是人力与物体充分活动之后的产物,活络二字尽管是别字,但它却形象而恰如其分。
单位搬到花鸟市场对过,来来去去中见到了久违的饸饹面的身影,几次有买来尝尝的冲动,然而问问没一家是清真的,只好作罢。
饸饹面进入我们的生活是匆匆的,它的离去也是匆匆的。生活逐渐好转的七十年代末,每年三四月青黄不接的时候,粮管所都要给每家每户按人头低价出售供应粮。先是玉米,接着是高粱,再后来就是荞麦和红薯干了。玉米面吃了许多年,任何人都会变着花样做了。高粱和红薯没种过,更没吃过。偶尔有一年,没玉米,就是高粱荞麦红薯干之类,你别无选择。于是人们各显神通,实验着各种做法和吃法。先是搓搓搓子,搓搓子吃腻了,忽然有一天,有人竟然将难做的高粱荞麦红薯干之类做成了长长细细的面条。整个村里顿时沸腾了,人们为这个创举欢呼雀跃。
碗口粗的圆木,掏了一个水杯口大小的一个洞,洞底钉了一块穿了筷子小头粗细小孔的铁皮,一根稍长的木头上凿铆横着安了一截比圆木上的洞口径稍小一点的圆形木柱,这根圆木柱正好对着安了铁皮底的洞,圆木另一头和它上面的木头用一个铆连着,压下去,横着的木柱刚刚进入圆洞,两根木头呈一字,上面的抬起来,像一个拉长的大写a。和好的面团放进洞里,上面的木头压下来,长长细细的面条便从有孔的铁皮下面挤出来了。这就是饸饹床子。是村里走村串户给人家盘锅灶的哑巴几天前回来做的。
从此,等着借饸饹床子的人在哑巴家排起了长队,哑巴也懒得做饭,领着女人娃娃到借了饸饹床子的人家蹭饭。
慢慢地,聪明人看出了门道,纷纷效仿,村里的饸饹床子一下多了。由于弟兄多,借人家的不方便,学过木匠的四叔砍了院子里的一棵梨树,做了一个,供我们四家人用。四叔做的饸饹床子小巧细致,比哑巴的秀气,比哑巴的省力。下面掏洞的是梨木,洞的里里外外和横着的圆木柱全用砂纸打过,用油纸擦得光滑油亮,上面的木头长而轻,手压的那一端刮得光滑,顶端连接处用了螺丝,用起来轻便利索。
不管高粱面荞面还是红薯干磨成的面,纯粹的面是压不出饸饹面的。松松散散的,只有用滚烫的开水和面,才可以勉强做成削筋疙瘩之类。要压成饸饹面,还要加一定量的白面或稍微黑一点的白面,热水,放碱面,面和得不软不硬。太软,稀稀松松地下来,压的人很轻松,滑入锅里的面条成了一段一段的,很难成形。稍微硬一点,压的人费劲一点,但下到锅里的面一根是一根,长长的,细细的,谁见了都想吃。因此,和面时,宁可硬点,人吃力一些,但压出的面赢人。否则,亲戚坐炕上,十人五马做出的饸饹面端不上桌,那才叫一个难堪!
一大家子一个院住着,来的亲戚都是大家的。亲戚一来,在奶奶的招呼下,四个儿媳妇进厨房,闲着的儿子帮忙,压饸饹面。母亲和面,三婶在自家锅上炒臊子,二婶四婶烧火准备压面。面好了,锅里的水烧开了,四叔将饸饹床子架在锅的上面,找石头将一边死死压住,开始压面了。母亲将面团切成小块,二婶在案子上团成拉长的馒头,四婶拿过塞进饸饹床子的空腔里,四叔用力地压着,四婶一边不停地用筷子在锅里搅动,一边不时地加一点冷水。
加三次水后,饸饹面出锅了,浇上三婶用胡萝卜牛肉豆腐炒的臊子,陆陆续续地端进上房呈给了客人和奶奶父亲。其余的饸饹面捞出来用清油拌了凉在案子上。亲戚吃完走了,有臊子了,几个叔叔先浇上臊子吃,没臊子了,其他人调上食盐醋蒜泥,再撒一点黄瓜丝,凉拌着吃。那时经济困难,买肉论两,亲戚奶奶吃完,父亲偶尔吃一碗,其他人要么凉拌,要么胡萝卜洋芋豆腐炒的臊子浇上吃。就那,一个个也吃得香。
来了亲戚这样,尔德节古尔邦节或其他重要日子也是如此。
后来陆续搬出了老院子,钢丝面出现了,四叔的饸饹床子也不知去了何处,饸饹面从此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