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8日)上午,港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锋,港沿镇农业农村发展办公室主任李洪标走进演播间,做客“奋进新征程,建设新崇明·迎党的二十大”系列访谈,与主持人和广大网友共话港沿镇未来发展。
你去过崇明港沿镇吗?你对港沿镇有哪些了解?一起来听听,港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锋如何为他眼中的港沿镇打call!↓↓↓上海崇明
这里江风轻抚,这里宜居宜业宜游,港沿镇究竟有多美,一起来看看港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锋的“工作日记”。
↓↓↓
上海崇明
一株树龄超过100年的黄杨树身价将近百万元,如果拥有遒劲的造型,价格可以直逼200万元。
站在自家的种植基地里,港沿镇园艺村村民顾洪春难掩笑意。“今年下半年以来,村里的黄杨又到了销售高峰期,全国各地都有来买的!”顾洪春耗费毕生心血培植的30亩黄杨景观树,如今已成了“致富树”。
顾洪春收获的幸福感,正是港沿铺就百姓幸福“快车道”的一个缩影。现在的港沿镇有“颜”更有“值”,未来,港沿将围绕“生态宜居、富民强镇、乐活惠民、协同共治”十四五发展目标,聚焦“五新”生态产业,打造“五好”示范园区,激活发展引擎,助推乡村“蝶变”。
黄杨种出“致富路”
遇到记者时,园艺村村民顾洪春正在自家苗圃基地里给黄杨修剪枝叶。在园艺村,“顾家四兄弟”远近闻名,是村里的黄杨种植大户,种植的树龄普遍在五六十年以上。65岁的顾洪春在四兄弟中排第二,他的父亲顾良元是村里探索研究种植造型瓜子黄杨的先驱者。顾家兄弟的黄杨产业就是在祖父辈留下的黄杨树基础上发扬壮大的。
“以前种黄杨赚得少,所以大家种的不多;现在黄杨销路好,全国各地都有人来买,并且根据种植的时长、高度和形状,一株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提到黄杨带来的变化,顾洪春笑得合不拢嘴,“春秋两季是销售旺季,路边停的车都是来买黄杨的。”
“致富黄杨”的背后,是无数个“老顾们”几十年如一日撒在黄杨园里的奋斗汗水,也是港沿当地发展黄杨树产业的结果。
近些年来,为了让黄杨能卖得更好,村里请来专家教大家黄杨造型技术和盆景制作,镇上还专门成立黄杨产业协会、注册了崇明黄杨商标,把村民们组织起来“抱团销售”,还建起线上线下展销平台,让大家主动走向市场。如今,园艺村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瓜子黄杨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瓜子黄杨之乡”美誉,全村有四分之三的农户从事黄杨种植,年产值达四千万元。
依靠黄杨特色产业,园艺村入围首批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通过整治人居环境、修复河道生态、重塑农宅风貌,塑造出“白墙青瓦坡屋顶,林水相依满庭芳”的乡村新风貌。
“特别是过去两年。”种植户茅锦昌说,家里的房子全部粉刷一新,白墙青瓦,辅以极富乡村气息的墙画、竹篱笆,羡煞旁人;家门口的河道通过生态治理,河水更清澈、河坡更漂亮、河岸更整洁,河道两侧还新建了亲水平台,令河道“颜值”进一步提升;家门口的出行道路以柏油替代水泥重新铺筑,并增添路灯,令出行更为便捷。
如今,园艺村已成为港沿镇乃至崇明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一。在其带头示范之下,目前,港沿镇各村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共有鲁玙村、合兴村、鲁东村等3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其中,港沿镇合兴村也已启动市级示范村建设。未来,港沿镇党委、政府将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要求,持续将生态发展蓝图“绘到底”“干到底”,以“三村联动、多村共建”的模式,全面推进建设上海首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绽放美丽“花经济”
港沿不仅有黄杨,花儿也开得正艳。
在位于港沿镇合兴村的上海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记者看到,花卉园的展示温室内陈列着上万盆种苗,工人们正在为花苗上市做准备。“目前,整个温室‘花棚’正在满负荷生产,三色堇等花卉种苗将于本月底陆续上市。” 上海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负责人宋磊告诉记者,公司产品在满足崇明、上海的盆花规模化生产以外,也销往全国各地,产品和服务覆盖30个省区市。
据了解,这个超大型智能花卉种苗基地是崇明成功申办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后首个入驻崇明的重点花卉生产项目。该项目应用现代化的设施、智能化的设备,首次实现国内育苗全程自动化,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育苗工厂、科研基地和研发中心,年产花卉种苗2亿株、精品盆花1000万盆以上,年产值达8200万元。在基地近10万平方米的温室“花棚”里,从播种到施肥直至发货,种花育苗的全过程都在自动化流水线上完成,这里,与其说是养花育苗的“花棚”,不如说更像一个“高精尖”的生产车间。
在花卉园的室外展区,村民蔡阿婆正戴着遮阳帽,坐在小板凳上,为一片花圃除草。一年前,她来到花卉园工作,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每天在花园里除除草、看看花,工作的心情都会跟着变好。”蔡阿婆说。据悉,花卉园每年会为当地提供80多个就业岗位,在这里工作的村民都会经过花卉种植、生产技术等专业培训。
其实,港沿花卉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8年,港沿成立合兴园艺场,拥有光明集团港沿花卉基地、春雷花卉合作社等一批有一定规模的花卉生产基地和市场主体。花卉产业发展以来,港沿镇聘请花卉专家引入了一批新种球,改良了种植方法,进一步做大做强美丽“花经济”。几十年来,剑兰、鸢尾等数十种花卉畅销国内外。2021年,第十届花卉博览会“花落”崇明,港沿镇乘此东风,依托园艺村、鲁玙村、合兴村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全力推进花卉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以“上海花港”为品牌的千亩花卉产业园建设,包括国际切花菊产业园、智慧花卉生态园、港沿花卉产业园三大花卉产业园,以及崇明生态农业科创中心、港沿花卉交流中心、家庭园艺中心等三个中心,使之成为集花卉品种种植、展示、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高地。
遥遥花田,美美与共。现在的港沿镇有“颜”更有“值”。港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锋介绍,“花漾小镇”正以花惠民、以花富农、以花会友、以花美景,不断促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盘活优质民宿、农产品等资源,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守好群众“菜篮子”
国庆前夕,位于港沿镇惠军村的上海齐茂粮食专业合作社里一派繁忙景象,一辆辆卡车将收割的国庆水稻装运入库,经过加工后的大米刚下流水线,就源源不断上市。“国庆将至,我们生产的沪早香软一号已开镰收割,通过我们的烘干和加工设备,新大米可在国庆节期间投放市场,满足市民需求。” 上海齐茂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永久告诉记者。
上海齐茂合作社是全国农民合作示范社,种粮规模达4000亩。多年来,合作社与市农科院、上师大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了优质水稻种质资源保护基地,每年培育和引进一批新的水稻品种,早、中、晚合理配置,坚持“两无化”标准生产,实行机械化穴直播种植,采用无人机施肥、水稻绿色防控技术。
另一边,鲁东村的上海小生蔬菜专业合作社里,也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大片绿野中,秋葵开出点点鹅黄色的花朵,很是别致。工人们忙着采摘、包装、发货。
“我们坚持使用有机肥,每年冬季改善土壤,因而种出的秋葵品质一年更比一年好,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也拥有了定价的话语权。”上海小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合作社的秋葵已覆盖上海各大批发市场,线上销量也逐年递增,包括盒马、叮咚、美团等平台都是长期合作伙伴,“近几年,周边城市也对高品质秋葵有了需求,现在我们的秋葵已经走向了全国。”
一步一步走来的港沿农业,不断守正创新打造高科技成果,不断培育壮大农业资源,不断蓄势、起势、奔势。9月的港沿,鲁东村的小生秋葵销售正旺;合兴村的小姚白山羊肉实味鲜;同滧村的洪滧精酿啤酒清香弥漫;惠军村的谷子穗穗丰盈;同心村的绿晶葡萄挂满枝头……
政策频频助力、项目多点开花。目前,港沿镇耕地面积7.5万亩,有242家在册合作社,其中国家级3家。“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打响自主品牌的建设之路,守护好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张锋表示,近年来,港沿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强农业,大力推动港沿绿色农业向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发展,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为民办实事的脚步从未停歇。“十四五”期间,港沿镇将进一步强化民生保障,提升群众生活水平。从筑牢民生保障“兜底线”,到升级便民养老服务,从民生实践基地打造,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港沿镇持续聚焦群众的“关键小事”,用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举措,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站在新征程的起点,港沿镇将继续乘势而上——紧扣当地资源禀赋、乡村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重点,努力打造颜值高、生态优、产业强、服务全、农民富的“优美乡村,文明港沿”。时下,一个宜居宜游宜乐的“花漾小镇”,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生动。
来源:上海崇明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