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就发过一个圈,写得关于贪嗔痴慢疑的一些想法,今天又很多人咨询我这个话题了,其实我们做人也好修行也罢,真没必要把自己定义的特别不好,比如觉得自己贪嗔痴慢疑特别重,因为每个人都有贪嗔痴慢疑,这是我们的一部分,但是也正因为有这些,我们才会演变出痛苦的种种经历,所以贪嗔痴慢疑本就是一种“果”,我们既然已经发现“果”了,就不要沉浸在这个果中继续懊恼,看着这个“果相”傻傻的发愁唉声叹气,我们应该找找“因”在哪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万物都有它的根本和末梢,事情都有它的开端和结尾。如果知道事物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所以贪嗔痴慢疑已经是暂时成形的我们,那么我们没必要害怕它、畏惧它、逃避它,我们应该主动认识它、理解它、接纳它是我们的一部分,先别嫌弃自己,有些人没修行之前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无法察觉贪痴痴慢疑,可是修行后好不容易认知提高了点,觉知到了这“五毒五相”,又变成了无法忍受和接纳它们,变得更加痛苦、低频、整日觉得自己很糟粕,还不如修行前自信,越来越痛苦,结果还觉得修行后越来越不好了,越修越难受,跟着这个老师断五毒每天打卡,跟着那个老师念经磕大头,天天觉得自己罪业无比深重,不停的花钱做法事儿,结果一点没有好转,走向了修行的怪圈无法自拔,还不知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贪嗔痴慢疑这“五毒五相”,不就是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过程么,谁没有,我也有啊,重要的是我不因为有这些就难受的不行,我要找到本质,就是从这些“果”里面去找找因是什么?是什么造就了我们这些相的出现,比如爱钱、眼睛里看到别人有钱很羡慕,觉得别人过的比自己好,我们看着看着就开始对比攀比,想要享乐,想要更多纸醉金迷,于是生出了“贪”这个果相开始去贪了,所以要想不贪就先减少看奢靡的,少去攀比,过好自己,不去嫉妒就不会去贪图去嗔恨,当然万事没有绝对,这并非长久之计,但是也是从“戒”开始,等能量慢慢的提升起来,外耗慢慢减少,就比较容易接纳一切的相,最起码能量充沛了包容度也会增大,那么看到奢靡享乐也不会引发贪了,这就是从因上下手解决问题。再拿“疑”举个例子,假设我们和闺蜜闹矛盾了,觉得她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她了,觉得她变了,开始怀疑友情了,这就是疑,因为我们感受到了某些事情之后,缺乏了信任,当信任开始动摇的时候,疑就慢慢的开始发芽了,那么我们就去找找“因”,因为什么事儿最开始不信任了,是不是可以坦白沟通一下,也许就化解了,不在继续“疑”了,是不是想一想对方的好,分析一下是不是自己先入为主的误判下定义,多疑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源在哪都不知道,结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见到谁类似的举动都开始疑,越来越疑,把自己活得无比痛苦,不相信任何人,最后孤单没朋友。
所以不要给自己下定义,也不要给别人下定义,顺藤摸瓜找找始末,把眼耳鼻舌身都收一收,多关注自己身上,少寻找他人毛病,这就是先了解认清接纳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接纳自己的所有相,一个个分析去解决,而不是一味地苦恼和自卑。
别觉得自己五毒,也更别觉得别人五毒,不去定义别人是贪嗔痴慢疑很重的人。有些人比较自律比较清高,甚至修行多年后容易把贪嗔痴慢疑的人都当成是和自己格格不入的,变成对立面,那么这就和修行相违背了,因为比如fo法也是从因缘生,应众生知,现所知量。
因为我们都是在自省中成长的,我们不是修行后反对这些鄙视这些,而是从中看清楚本质,去脱离自己困扰和生出的烦恼,学的是如何做好自己并且学会与任何人的相处之道,换个角度说,贪嗔痴慢疑是很好的老师,叩拜它时,我们开始认识自己;贪嗔痴慢疑是可怜的众生,慈悲它时,我们开始超du自己;贪嗔痴慢疑是最纯的法理,彻悟它时,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所以,为什么要抵触它,反对它,躲避它,惧怕他,离开它。而是接纳、理解、包容、释怀。能够困扰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私欲和要求,先自己脱离烦恼,才能平和对待一切发生。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就算怼回去也是一种法门,接纳也是一种法门,只要不因此任何形式去困扰到自己的心就行,只管报着乐观的心态去找因去做就行了,至于能到什么程度,不着急,不逼迫,不定义,不比较。
所以别自我设限,也别自我要求太高,感觉到的瞬间就已经开始放了,就别在继续抓着果不松,否则不就又生出了执着,别让五毒在继续生五毒。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