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点
中秋节刚过,你家的月饼吃完了吗?超市里卖不完的月饼都去哪里了?据南方都市报9月11日报道,有超市店员向记者透露,中秋节是超市内月饼售卖的最后期限,卖剩的月饼将会联系厂家进行退货处理由厂家销毁。也有商家表示剩下的月饼将会在当晚作为福利分发给员工,内部自行消化。
中秋前夕,月饼是公众热议的话题,但一过了中秋,月饼就失去“C位”,不太有人关注。作为时令性的传统美食,“月饼去哪儿了”背后涉及的食品浪费问题,不容忽视。
节前大甩卖,节后“一夜消失”,剩余月饼最后的归宿,只能是垃圾桶吗?月饼浪费问题该如何化解?
在这方面,去年上海多家公益机构和行动小组联合发起的“零废弃月饼大作战”,或许就有借鉴意义:一些商家把回收的五仁馅配上椰枣,做成方便携带的能量棒;切下来的饼皮配上酸奶、水果,成为颜值与味道兼备的酸奶水果杯,可以一起食用。
“月饼大改造”的参与者并不只是商家,在社交平台已经有不少网友晒出自己的月饼创意吃法,“月饼沙拉”“月饼烧烤”“青椒月饼”“西红柿炒月饼”,有媒体也曾发布视频教网友制作“月饼饮料”。
这些创意做法可谓是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都是在教公众把剩余月饼变为日常美食。这也启迪我们,不妨考虑从源头上改变月饼制作的理念,将其打造成一种日常性食品,而非尝鲜食品。
事实上,如果站在食用角度,相对“清淡”的普通月饼更受青睐。倘若月饼能多走走“亲民路线”,其销售寿命会止于中秋节吗?
当然,如果月饼太多改造不过来,除了“废物利用”之外还可以考虑发挥“食物银行”的作用。据悉,早在2015年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就在浦东塘桥落地了中国首家社区型“食物银行”,接收月饼等食物捐赠并将其分发到需要月饼的低保人群、困难家庭等。
民谚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秋节剩余月饼的最后归宿,不能只是垃圾桶。
□胡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