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条“培新小语”缓解家长焦虑,助力家校共育;为“涉疫”高考生配备一对一的导师……9月3日,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第四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集中交流展示活动举行,12位首都教师代表同台分享立德树人的故事。
做疫情中的“架桥人”和“摆渡者”
“刺啦”,在这个撕日历的动作中,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永生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张燕蹦出了每天给家长送寄语的想法。2020年疫情袭来,无法到校的学生只能线上听课,这让家长们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如何缓解家长焦虑、实现家校共育?张燕想到,如果像更新日历一样每天给家长送出寄语,只谈亲子或爱,在不经意间进行教育引导,也许是个不错的方式。
实施前她有过纠结:能否坚持一年365天不间断?能否保证内容的高质量输出?最终她决定去做,“原因很简单,我想做一个好校长,哪怕结果未知、前路艰难,但只要对教育有一点点促进,我都愿意去尝试、去努力。”
2020年3月16日6点,第一条“培新小语”发到了家长们的手机上——“疫情,让我们拥有了超长的假期,也是难得陪伴孩子们的假期,一定一定好好珍惜。”此后至今的901天里,“培新小语”从未缺席。今年是培新小学建校70周年,学校200多名老师也参与到给家长送寄语中来,共同传递教育理解和个人故事。
“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让发火的家长得以平复心情,“红色与五星需要敬仰”教给学生最庄重的信念。在张燕看来,“培新小语”是一条引导家校共育的桥梁,更是见证共同成长的桥梁,“我是架桥人,希望它能够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手套”与“春风”志愿项目背后的“京藏情”
去年8月,顺义区东兴幼儿园老师刘欣主动申请到西藏拉萨尼木县任教,那里夏天凉爽,冬天的月均温则能降至零下40℃。晨练时,她注意到孩子们总喜欢把手插进兜里,担心他们摔倒,刘欣多次提醒,作用却不大。
牵着孩子们的手时,她发现那一根根手指冻得通红,这让她心疼不已。下班后,她跑遍尼木县所有商店,为全园178名学生购买了手套。没过几天,她发现有个孩子没戴手套,问及原因,孩子答:“妈妈说,等到过年再戴。”
“手套事件”让刘欣明白,支教是要让教育发挥威力,要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自己要做的,是为尼木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她介绍,在那个刚脱贫不久的小县城里,孩子们的学习硬件其实并不差,缺的是更专业的教师团队。于是,通过进班观察和与当地老师交流,刘欣决定以集体教育活动为抓手,增强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掌握。
带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和讲座培训、组织公开课和听评课……一系列措施下,老师们组织集体教育活动的能力大幅提升,还有两名老师在县级赛课活动中夺得佳绩。
回京后,刘欣的援藏工作还在持续,她一直与尼木的老师们保持沟通,在微信上分享好的教育资源,共同探讨教育理念。
88岁老教师谈育人实践的思考与收获
最后一位讲述者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黄会林,今年88岁高龄的她执教已过60载,系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黄会林从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北师大的厚重传承、国家的重大需求三个方面,分享了在教学生涯和育人实践中的所行、所思、所得。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室承办,以“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为主题,围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和“展现新时代首都育人成果”两大板块,展现了红色基因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活动始于2019年,目前已成为北京市一体化德育交流展示平台和育人的品牌。今年全市推荐的故事案例近300份,依据政治性、故事性、时代性三个标准,评选出特等奖30名、一等奖103名、二等奖81名。
当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授予西城区“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育德能力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称号,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分别授予西城区、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育德能力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示范区”“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示范基地”称号。
每日一条“培新小语”缓解家长焦虑,助力家校共育;为“涉疫”高考生配备一对一的导师……9月3日,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第四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集中交流展示活动举行,12位首都教师代表同台分享立德树人的故事。
做疫情中的“架桥人”和“摆渡者”
“刺啦”,在这个撕日历的动作中,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永生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张燕蹦出了每天给家长送寄语的想法。2020年疫情袭来,无法到校的学生只能线上听课,这让家长们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如何缓解家长焦虑、实现家校共育?张燕想到,如果像更新日历一样每天给家长送出寄语,只谈亲子或爱,在不经意间进行教育引导,也许是个不错的方式。
实施前她有过纠结:能否坚持一年365天不间断?能否保证内容的高质量输出?最终她决定去做,“原因很简单,我想做一个好校长,哪怕结果未知、前路艰难,但只要对教育有一点点促进,我都愿意去尝试、去努力。”
2020年3月16日6点,第一条“培新小语”发到了家长们的手机上——“疫情,让我们拥有了超长的假期,也是难得陪伴孩子们的假期,一定一定好好珍惜。”此后至今的901天里,“培新小语”从未缺席。今年是培新小学建校70周年,学校200多名老师也参与到给家长送寄语中来,共同传递教育理解和个人故事。
“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让发火的家长得以平复心情,“红色与五星需要敬仰”教给学生最庄重的信念。在张燕看来,“培新小语”是一条引导家校共育的桥梁,更是见证共同成长的桥梁,“我是架桥人,希望它能够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手套”与“春风”志愿项目背后的“京藏情”
去年8月,顺义区东兴幼儿园老师刘欣主动申请到西藏拉萨尼木县任教,那里夏天凉爽,冬天的月均温则能降至零下40℃。晨练时,她注意到孩子们总喜欢把手插进兜里,担心他们摔倒,刘欣多次提醒,作用却不大。
牵着孩子们的手时,她发现那一根根手指冻得通红,这让她心疼不已。下班后,她跑遍尼木县所有商店,为全园178名学生购买了手套。没过几天,她发现有个孩子没戴手套,问及原因,孩子答:“妈妈说,等到过年再戴。”
“手套事件”让刘欣明白,支教是要让教育发挥威力,要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自己要做的,是为尼木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她介绍,在那个刚脱贫不久的小县城里,孩子们的学习硬件其实并不差,缺的是更专业的教师团队。于是,通过进班观察和与当地老师交流,刘欣决定以集体教育活动为抓手,增强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掌握。
带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和讲座培训、组织公开课和听评课……一系列措施下,老师们组织集体教育活动的能力大幅提升,还有两名老师在县级赛课活动中夺得佳绩。
回京后,刘欣的援藏工作还在持续,她一直与尼木的老师们保持沟通,在微信上分享好的教育资源,共同探讨教育理念。
88岁老教师谈育人实践的思考与收获
最后一位讲述者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黄会林,今年88岁高龄的她执教已过60载,系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黄会林从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北师大的厚重传承、国家的重大需求三个方面,分享了在教学生涯和育人实践中的所行、所思、所得。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室承办,以“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为主题,围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和“展现新时代首都育人成果”两大板块,展现了红色基因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活动始于2019年,目前已成为北京市一体化德育交流展示平台和育人的品牌。今年全市推荐的故事案例近300份,依据政治性、故事性、时代性三个标准,评选出特等奖30名、一等奖103名、二等奖81名。
当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授予西城区“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育德能力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称号,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分别授予西城区、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育德能力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示范区”“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示范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