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并无岳飞死于风波亭之说,他与岳云、张宪遇害的地方是大理寺,风波亭被害的说法是出自小说故事和民间传说。那么既然结论来自小说,我们就按照《说岳全传》中的说法来解读一下这个问题。
古典小说有一个共性,就是主角都不怎么招人喜欢,比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西游记》中的唐僧,就连我国古代著名将领、民族英雄岳飞也没有逃过这一“魔咒”。
朱仙镇大捷后,秦桧得金兀术授意,蛊惑赵构在一日内连发十二道金牌,招大军返程,同时命岳飞回京。另一方面奸相又瞒着赵构派锦衣卫指挥使(别问我宋朝为啥有锦衣卫,小说就这么写的)冯忠、冯孝率人矫诏秘密擒拿岳飞。
岳飞回京时除了几个伴当,只有马后王横在身边,这个耿直大汉最敬重岳飞。见官差不分青红皂白便要拿人,不由勃然大怒,横棍就要开战,被岳飞喝止。王横回想起岳飞为国操劳,立下无数功劳却遭受这般待遇,不由嚎啕大哭。冯忠、冯孝见王横是个刺头,便欲除之而后快,举刀来砍,王横起身要反抗,再度被岳飞喝止,只得跪倒在地,结果被乱刃分尸。
被捕后,岳飞遭受酷刑,自知难以幸免,怕手握重兵的儿子岳云、女婿张宪在自己死后报仇,坏了忠义之名,于是故意透露给万俟卨、罗汝楫,然后假装中计,修书一封给二子,致使岳云、张宪回京后被捕。
已经出任总兵的马前张保听闻岳飞被下狱,千里迢迢赶回临安,潜入大牢,欲救岳飞。可是在乎名声的岳飞怎么可能逃狱?不仅岳飞为了忠不走,岳云、张宪为了孝也不走,张保白忙活一趟,又想到老搭档已经身死,自己追随岳飞更早,怎么能不如王横,于是一头撞死在狱中。岳飞抚掌大笑,称这下“忠孝节义”俱全,之后又伏地大哭。
万俟卨和罗汝楫两个审了多日什么有用的也没审到,只换来岳飞写下的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于是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给岳飞,处以死刑。风波亭上,岳云、张宪心中不甘,想打出去,结果遭到岳飞怒斥,最终父子三人被勒死在风波亭上。
这些操作下来,说岳飞的人设不讨喜,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吧。那么张保、王横都知道劫狱和反抗,岳家军中岳飞那些结拜兄弟又是怎样的反应呢?别着急,我们往后看。
历史和小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随性,小说不需要管合不合理,能想就能做。按照《说岳》的设定,岳家军诸将除了岳飞的结拜兄弟就是岳云的结拜兄弟,怎么可能对岳飞父子的死无动于衷。实际上从岳飞离开部队起,牛皋他们就一直在关注着事情的动向,但是一来路途遥远,消息闭塞;二来奸臣贼子刻意隐瞒,使得诸将在岳飞死后才得知消息,根本来不及救援。
岳飞之死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群情激奋的众兄弟在牛皋、施全的率领下挥军杀奔临安报仇,可是在过江时遇到了阻碍,阻拦者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去世的岳飞!
古典小说就是这样,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像我们现在说的《说岳全传》中,岳飞原本是金翅大鹏临凡,金兀术是赤须火龙下界,秦桧是铁背龙王、王氏是女土蝠、万俟卨是团鱼精……所以,已经过世的岳飞伫立于云端之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见岳飞居中站立,一言不发,可谓不怒自威,岳云、张宪分列左右,巍然不动。众兄弟不明所以,只能望向昔日的元帅、兄长。这时,岳飞动了,伸出手臂,竖起手掌,示意众将不得前进。牛皋等人都知道大哥是个忠义的人,这是不让报仇的意思,但是不报仇如何甘心?于是牛皋大声拒绝,继续催军向前。
岳飞见状,脸上徒生怒色,抬手之间掀起巨浪滔天,连续打翻数艘小船,大军难得存进。余化龙、何元庆曾失身为贼,得岳飞点化才弃恶从善,如今兄长身死,他们又报不了仇,自感有愧于天地,双双自尽。牛皋见了,一时激愤,也跳入江中,索性未死。
诸将见报不得仇,如此昏君奸臣又不值得效忠,于是商议过后各奔东西,伍尚志、罗延庆等将后来均郁郁而终。而大难不死的牛皋、施全、王贵、张显、周青、梁兴、赵云、吉青八人则在金顶太行山做起了山大王。
就这样,曾经战无不胜的岳家军宣告解散。
故事还没有就此终结,先是王贵和张显郁郁而终,之后郁闷的施全以散心和打探消息为由离山,实则是潜入京师,刺杀秦桧。
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一日秦桧夫妇去寺庙进香,回家途中在众安桥被施全堵个正着。施全绰刀冲到秦桧面前,眼见就要手刃奸佞,手臂却突然抬不起来,结果被秦桧的随行侍卫一刀砍翻,生擒活拿。原来又是岳飞在暗中拉住施全手臂,使其被擒,书中称为的是成全施全的忠义之名。
秦桧亲审施全,本想从其口中套些有用的信息,以便构陷岳飞后人,结果施全除了破口大骂正经的一句不说,气得秦桧七窍生烟,索性直接将其交赴大理寺斩首示众。
所以说,并非岳家军不为岳飞报仇,而是因岳飞的阻拦致使复仇计划流产。当然了,这些都是《说岳全传》中的内容,和历史大相径庭,大家切勿混淆。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