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信百会信息经济研究院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信息化百人会第八届信息战略论坛”在京召开。本届论坛以“算力时代,东风正起——东数西算的战略抉择与产业创新”为主题,与会嘉宾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了算力时代的新趋势以及“东数西算”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围绕“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中的难点问题与破解之道进行了对话交锋。
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为大会致辞并指出,我国正处于历史转轨点上,东数西算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前瞻部署,是新的课题。“东数西算”工程需要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技术层面,要注重国家算力的集中和需求间的一致性,做好边缘计算、集中计算等不同计算模式的合理布局问题;二是商业模式层面,每一个建设单位要认真考虑东数西算的成本和营收问题;三是体制机制层面,要明确哪些算力中心是基础设施,哪些是第三方投入,针对性采用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解决问题。
信息化百人会成员、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陈家春表示,面向未来,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我国要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算力的多元供给;提升算力网络支撑能力,强调算网的协同一体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应用赋能,推动算力绿色普惠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认为,数据的高效处理决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过去十年,我国在顶尖超算系统研制和超算系统部署数量都处于国际领先行列,但将世界领先的计算能力高效转化为解决尖端科学与工程难题的能力是世界范围难题,且随选择异构架构路线更加剧了该鸿沟。他指出,当前我国算力发展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国产超算平台架构多样,应用移植和调优工作量大;二是国产超算平台支持复杂应用全流程计算的能力亟待改善;三是美国定向打击我国人工智能企业,面临巨大卡脖子风险。为此,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跨平台编译优化平台的研究和建设;二是加强国产超算HPDA系统软件的研发;三是建议定义自主人工智能产品,出台措施鼓励行业加速使用;四是加强HPC,AI和Data三类计算系统融合的研发。
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分析了计算界和通信界对未来基础设施的不同视角和追求,展示了信息高铁试验平台的实验结果,并指出算力网络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前景方向。李国杰认为,媒体上将算力网络与交通网络、电力网络等量齐观,认为算力可以做到像供水和供电一样方便。但计算能力不是公共品,每个产品都指望通过专有特性赢得竞争。因此,算力网络的实现比交通和能源网络复杂得多,困难得多,需要基础性的原始创新和大量的技术攻关。李国杰指出,国家算力网络的构建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探索“联邦制”管理模式,激活中小企业参与热情;非实时的计算对国家发展具有更基础、更长远的作用,国家级算力网络资源要优先考虑非实时的高性能计算;要加强基础性的原始创新,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东数西算”工程技术试验场等科研创新综合试验平台。
信息化百人会成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余晓晖指出,2020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35EFlops,全球占比约31%,保持55%的高速增长。我国智能算力占比由2016年的3%提升至2020年的41%,预计2023年,新增算力中AI算力将达到70%-80%。
信息化百人会成员、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正茂在主题演讲中深入阐述了“算力三定律”。李正茂指出,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算法的日益复杂,处理数据的能力即算力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预计到2050年,算力的发展正在并且将长期呈现三个趋势,可谓之为“算力三定律”。算力第一定律,即时代定律:算力就是生产力。算力第二定律,即增长定律:算力每12个月增长一倍。算力资源增速显著,已经打破摩尔定律。算力第三定律,即经济定律:算力每投入1元,带动3元-4元GDP经济增长。
此外,信息化百人会执委、亚信联合创始人田溯宁发表了题为《“东数西算”:算力的运营商》的主题演讲。信息化百人会成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信息师王继业做了题为《高效能数据中心关键技术及其在东数西算工程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华为昇腾计算业务线总裁张迪煊做了题为《持续创新,以算力网络赋能数字经济腾飞》的主题演讲。本次论坛还特别设置了“圆桌对话”,与会专家围绕“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中的难点问题与破解之道”进行了高峰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