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简介
刘珍君,1985年1月出生,山东巨野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09年进入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工作,现为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荣获北京法院第四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民事审判业务标兵”、第十届北京市法院系统先进法官、北京法院第五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立案业务标兵”、第十一届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区政法系统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等荣誉称号。
党代表、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刘珍君。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在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工作13年,刘珍君经历过多次岗位调整——在研究室与各类材料打交道,在派出法庭深入乡村调解,在立案庭速裁部门解决民商事纠纷,直到2021年,她进入刑事审判庭,并在今年接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成为刑事审判庭副庭长。
在漫长又多样的职业旅程里,刘珍君见证了北京市在法治建设上取得的各项成绩,它们以可观可感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生活。
作为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刘珍君希望能够借此参会机会,多学习,多领会,认真聆听报告,积极参加讨论。把会议精神带回去,促进密云法院的工作,促进密云的法治建设。
案件平均审理天数15.09天
都是小事。这家堆的木柴占了那家门前的路,那家的核桃树伸到了另一家地里头……刘珍君没想到,她最初审理的案子,都是些鸡毛蒜皮。
那是2015年,她刚刚被调任至密云法院的一个派出法庭,常常需要下乡。村里的案件大多琐碎,但刘珍君很快发现,事情虽小,却和村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次简单的裁判,有可能彻底解决问题,也有可能激化矛盾。如何从实质上化解纠纷,对刘珍君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一件关于农村房屋买卖纠纷的案子,因为时间久远,一些事实问题很难查清。为了扎实办案,她几乎每天加班加点,档案局、村委会……到处都有她的足迹。“刘法官,不管我能不能胜诉,都打心眼儿里感激你。”当事人的一句感谢,让刘珍君记到现在。
为了提高村民的法治观念,刘珍君和同事们也做了许多探索。他们在乡村建立起“法官+”美丽乡村建设法律服务工作站,制作宣传册,把大家最需要的法律知识送到身边。
2019年,她又成为了一名速裁法官,努力把简单的案件化解在诉前,让后端法官有更多精力,处理疑难复杂案件。刘珍君和同事们依托“多元调节+速裁”模式,充分发挥法官调解员的力量,让案件又快又好解决,及时满足当事人的诉求。
在密云法院,速裁法官办理案件时,平均审理天数只有15.09天,在全市基层法院中,是用时最短的。
“法官妈妈”
“这是本职工作,但这些努力,当事人都看在眼里。”从业13年,刘珍君收到了许多锦旗,看到上面满是真诚的感谢,她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作为基层法官,她觉得自己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多做一点,就能让群众感受到温暖。“这源于我对法官职业的目标和追求,我愿意为民服务。”刘珍君说。
如今,刘珍君又进入到新角色——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专门负责审理未成年人案件。
作为“法官妈妈”,她相信孩子们本性善良,推动构建了“1+4”家庭教育法治服务体系,以密云法院与区妇联“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合作协议”为“1”个核心,开展心理疏导、妇联统筹、法治校园、回访帮扶等工作,督促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通过司法保障,全力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此外,密云法院还专门成立了“密之语”心理工作室,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心理疏导。
“法官妈妈”做得很称职,但她常抽不出时间陪自己的女儿。忙起来,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界限并不明确。一天,她晚上7点多到家,小女儿惊讶极了:“妈妈,天都没黑,你怎么就回来了?”但刘珍君并不抱怨:“虽然身体很累,心里却是愉悦的。”
过去和未来
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北京政法领域改革全面深化,设立了互联网法院、金融法院。
刘珍君对此感悟颇深。她表示,以前,群众打官司耗时又费力,现在,全流程在线诉讼模式已经逐步建立、优化,案件“网上立”,开庭“隔空审”,“办理到什么程度、由哪个法官审理,都可以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进行查询。”
2021年,北京云法庭在线庭审次数占到庭审总数的67.4%,2022年1月至5月,密云法院在线庭审次数达到4742次。在刘珍君看来,尽管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司法服务不仅“没掉线”,反而让公平正义跑出了“加速度”。
此外,据刘珍君统计,今年1月至5月,经密云法院审理的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负责人的出庭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说明政府机关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在不断提高。”她说道。
报告还提到,今后五年,北京要加强密云水库流域水生态保护。
这也是刘珍君和同事们的目标。据她介绍,密云法院已将位于水库一级保护区的溪翁庄法庭设置为“保水法庭”,专门用来审理环境保护类的案件,在保护水源地方面做出了司法努力。
第一次以党代表的身份参加党代会,刘珍君感到光荣,也更加明白肩上的责任。她希望,会议结束后,自己能做好党代会精神宣讲和传播工作,发挥党代表的优势作用,立足本职,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应有的司法保障。
代表寄语
未来五年,是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深入推进的五年,作为一名党代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回到工作岗位,我将当好党代会精神的宣讲员和践行者,旗帜鲜明讲政治,服务大局讲担当,司法为民讲情怀,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应有的司法保障。
新京报记者 左琳
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