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斌 编辑|籽墨
我的母亲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段文芝”三个字都不认识。但是,我的母亲会简单的算账,为了生计,母亲每次会从菜园子里采摘蔬菜到集镇上去卖点小钱,譬如说白菜多少钱一斤,共几斤,买菜的人要给多少钱,母亲能够算的出来。
我小时候一直很奇怪这个问题,不识字,为什么会算数。
母亲不识字,所以任何出版物上也不可能出现母亲的名字,我如果将这篇纪念母亲的文章发表了,母亲段文芝的名字就留在纸面上了。
1
2019年1月22日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母亲依然是很勤劳的在山上扯草药,在家里晒草药,草药最后会拿到街上去卖钱。
1月23日早上,我开车经过长沙南郊公园新开铺桥下的时候,想起了昨晚的那个梦,顿时泪流满面,止也止不住。
2018年11月23日(农历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时,母亲在随岳高速监利段境内去世,1月23日正好两个月,2个月中,就梦见了母亲这1次。
2
在母亲很小的时候,母亲的父亲、我的外公就去世了,母亲的母亲、我的外婆由段姓外公改嫁到吴姓外公。
母亲没有改姓吴,依旧姓段,与母亲同父同母的就一个姐姐,我们的姨妈,姨妈叫段文玉,姨妈和我的母亲长的十分相像,姨妈对我们家一直很好。
对于母亲的出身,作为最小的儿子,我知道的很少,我的哥哥姐姐们应该知道的更多,有机会我也会去问下我那吴姓的舅舅,舅舅与我的母亲同母异父。母亲对这个舅舅感情很深,几次讲小时候带这个舅舅的事情。
3
我的母亲应该是16岁的时候嫁给我的父亲,父亲、母亲携手三十多年。父亲1992年还是1993年正月二十二日因病去世。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我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已经长大,其中大哥、大姐、二姐均成家,二哥也已经参加工作,但是还未成家。
在我的父亲去世之后的二十多年后,我的母亲去世。母亲去世的时候,有九个孙子辈,我的女儿小名取为“九儿”,有一次我女儿问为什么要叫“九儿”,我爱人回答因为你是奶奶的第九个孙子辈啊,你上面有八个哥哥姐姐。母亲还有两个曾外孙辈,我大侄女、二侄女的小孩。
母亲为人善良。我想母亲能够乐享天年、儿孙满堂与她的善良、平和有莫大关系。我的几个爷爷因为没有子女,都是我的父亲、母亲安排的后事,送葬上山。2018年在我的长沙新家,母亲给我说了一件事情。我的一个奶奶,因为爷爷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我家度过的,对这个四奶奶,我还有那么一点点印象。四奶奶去世之后,母亲在清理奶奶的东西时候,看到了箱子里面铜钱压的痕迹。妈妈想奶奶肯定是把铜钱给了姓郑的娘家人,母亲对此有些介怀,后来有一天我的大姐姐给我母亲说四奶奶托梦给她了,说应该把钱给我们家的,而不是给她娘家,这么做对不起我母亲。母亲听到我姐姐的话后,立即释怀了。
4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11岁,读小学五年级。母亲在我父亲去世之后,并没有选择和大哥一起合家,而是带着我单独立的门户。2018年,在我长沙的新家,母亲告诉我:当时选择单独立门户,就是想着能供我读书,自己抓钱、用钱方便一些。
在乡村小学,我读书成绩算是挺好的了,因此也就一直读了下来,初中、高中、大学。我能够读书,与我的母亲、哥哥、姐姐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读书的中间有过曲折,如初中考高中,我们乡镇初中班上没一个考上市里高中的。90年代的高中,需要集资建学,分数线划的很高,如果差分,可以掏钱去买分读书,类似于现在的拿赞助费读书一样。我的分数离录取线差一点,幸亏我的二哥当时已经从卫校毕业参加工作,二哥拿了6000元钱,使我读了高中,在90年代末,6000元钱是相当大的一笔巨款了。我清楚的记得,在1997年夏天,二哥把钱卷成一圈放进茶叶盒里,之后在上面铺点茶叶,二哥还带了一根三节棍,说谁要是抢钱就和他拼命。我后来和二哥一起去高中交钱,数钱、交钱、拿收据的时候内心充满着屈辱感,怎么不多考一点分数。这6000元钱在我高中时候给我带来了强烈的不自信,很是自卑,但是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小学、初中很少有同学考上大学,就是因为农村当时都很穷,交不起赞助费。
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时刻的感觉是“穷”,穷真是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之中。初中的时候还好一点,母亲只需要给我准备好每个学期的所交的学费,我的伙食费省掉了。因为我姐姐家就在初中旁边,于是我早上、中午就去姐姐家吃饭,中午在姐姐家带菜,晚上在学校打半斤饭,配上中午带来的菜就解决了晚餐问题。初中在姐姐家吃了三年的饭,最大的收获就是伙食不错,长了个子,身高在南方人群中不算矮的。高中时候我的学费、生活费对母亲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母亲通过十分辛勤的劳动硬是供我读完了高中考上大学。高中时候,我的小姐姐每个学期会给我200元钱当学费或者生活费。
5
我的老家位于桐柏山南麓,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靠农耕为生,在二十世纪的末期属于贫困落后地区。很多时候,我都在思考我勤劳的母亲通过怎么样的劳作来挣钱供我读完高中的?
首先是靠养牛养猪卖钱。自我记事起,家里就有牛,一般是一头大牛带1-2头小牛,差不多每1-2年都生一个牛仔,过几年小牛长大,大一点的牛就会被卖掉,如此循环往复。我家的牛我始终认为是有灵性的,或者说是有老天保佑。有一年,应该是初中的时候,老家很多的牛得了传染病,闹得人心不安,得病的牛的四只脚掌会溃烂掉,没有脚掌,牛是无论如何承受不了庞重的躯体的,因此会死掉。母亲当时也非常担心,悉心照顾家里的牛,万幸我家的牛没有生病。母亲每年还会养一头猪,到年底的时候卖掉,年初的猪仔,年底卖掉的时候会长成一两百斤的猪。我读初中、高中的时候,每次放假回去,还要去山上放牛,有时候还要出去弄猪菜。
其次是靠种田,种田辛苦而且不赚钱。我家里有几亩田,一年可以种一茬麦子,一茬稻子。种田真的是很辛苦,育秧、插秧、灌溉、收割,非常的辛苦。我读书的时候就有一个朴素的信念,一定要考上大学跳出去,坚决不回家种田,太操心了。种田不赚钱,那时候国家还没有取消农业税,我记得我和母亲一起拉着稻子去粮站卖,收稻谷的人挑三拣四,一会说没晒干一会说灰尘多,等我读书读到叶圣陶的《多收三五斗》文章时候,我脑袋里面就会浮现这一幕。
母亲还有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到山上采草药晒干卖钱。我不读书的时候也经常和母亲一起山上采摘草药,包括夏枯球、野菊花、金银花,还有一些用书面语无法描述的草药。我印象最深的是采摘野菊花。老家是丘陵地带,屋前屋后都是山,一到秋天,山上便开满野菊花,一丛丛,一簇簇,漫山遍野黄一大片。野菊花作用很大,其含有腺嘌呤、胆碱、小苏碱和菊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降压、明目和防治冠心病的作用。乡村偏方也常用野菊花做成药枕,对辅助治疗高血压、神经性头痛、脑动脉硬化等疾病起到一定的效果。采摘野菊花没有技术含量,把野菊花连杆子一起折断,凑成一大抱之后,找一个荫凉的地方坐好,就开始把菊花摘掉扔到随身携带的麻布袋子里。采菊花的时候一出门就是一天,早上出门带着煮好的红薯,中午在山上吃红薯,直到天黑的时候才回来。一般情况下,一天可以采摘一麻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5-6斤湿菊花可以晒成1斤干菊花,药材收购站只收购干菊花,不会收购湿菊花。我读书的时候,学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课文讲解说体现了一种平和、超逸的境界,是无欲无争的追求和高贵品质。我都觉得这些衣食无忧的文人真是有病,无病呻吟,当菊花就是采摘下来卖钱讨生活的东西的时候,能看出什么高贵品质?现在在城里,很少看到野菊花,但是每次看到野菊花,我都还是有一种感动:文人爱菊,因为它与世无争,气韵高洁;母亲采摘菊花,因为可以挣钱,可以给我凑学费;我对菊花报以感动,不仅因为我小时候采摘过,更是因为里面有母亲深深的爱。在我的心中,菊花它早跟母亲的味道、与母爱划上等号、连在了一起,永远地留存在了我的记忆之中!除了采摘菊花、夏枯球、金银花等草药之外,母亲还砍黄荆条,这个活很辛苦,小时候每次背一担黄荆条回家,对我来说都是比较痛苦的事情。
6
贫穷真的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母亲不易,我的高中生活也不易。那时候真的很穷,高考之前几天没有生活费了,当时电话不普及,无法及时通知家里送钱。高考三天和一朋友去他姐姐家吃了三天饭,每顿有好菜有汤喝还有可乐雪碧喝。高考后我们两个把所有的书拿去卖了,卖了30元钱,我们都很怀疑那秤不准。后来那朋友把30元钱做了分配,他10块,我20块,我用8元钱买了车票回家,被子丢掉了,书也丢掉了,就空空一个人回了家!这个事情我至始至终也没有给母亲说过。
幸运的是我考上了大学,来到了长沙,并在这个省会城市求学、工作、定居。考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很高兴。我的哥哥姐姐一家凑了一千,加上母亲给的500元,我就背着4500元来到了长沙。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次来长沙的情形,背着一个蛇皮袋子,里面装了4500元钱,我哥哥把它捆的结结实实的,我买到了站票,于是从凌晨2点到早上9点到长沙,我眼睛就盯着那个蛇皮袋子,生怕它丢掉了,整个晚上没睡觉。
母亲的坚强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大学期间我完全靠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奖学金解决了自己的生活。我大学第一份勤工助学是打扫厕所,当时老师很委婉的问我愿不愿意干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在打扫厕所的头几天,看到认识的老师、同学,我会觉得丢脸立即把拖把丢一边,过了一个星期,我就坦然了,靠双手劳动挣钱吃饭并不丢脸。打扫厕所的工作,我做了大一一年加一个暑假。大二的时候在学院做学生助理,还蒙老师照顾做了一份打扫走廊的勤工助学工作。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十堰的朋友,是一个院的,不同系,我有时候如果没钱了就会找他借点,每次勤工助学工资下来之后还他一部分,整个大学下来,累计借了3000多。大学期间,每年都拿到了奖学金,尤其是大三那年,考了全系第一名,拿到了8500元的奖学金,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一下子还清了这个朋友的欠款。
大学期间,我没有从家里拿钱。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勤劳,牛还是养着,我毕业之后,觉得放牛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再加上母亲已过花甲之年,于是坚决的劝母亲把牛给卖掉了。
7
母亲最后的时光是与我们一起在长沙度过的。在长沙,母亲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每天就是纳鞋垫,给我们做了12双鞋垫,我6双,我爱人4双,我女儿2双。在长沙,母亲的日子过得是比较舒心的,我女儿嘴巴很甜,奶奶、奶奶喊的响亮。我岳母、爱人对母亲很好,岳母带母亲去买过几次衣服,我爱人对母亲也经常嘘寒问暖。我带母亲去烈士公园、橘子洲游玩,甚至还带母亲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在我家中,能够感受到母亲的知足,母亲有几次都给我讲这辈子值得了。
因为我在长沙工作、定居的原因,母亲来过长沙8次。
母亲第一次来长沙是在2007年,与我的姨妈、大外甥女一起的。这一次到来,我印象深刻,我当时与爱人才确定恋爱关系不久,我们一起去了毛主席故居,现在还记得我姨妈盘腿在石桌上照相的场景。我还带着母亲去了中南大学,我的母校,在校园里面看到了金展鹏院士。当时,手机相机还没有问世,用相机拍了不少的照片,母亲、姨妈回去的时候,我加洗了好多相片要他们带回去。
母亲第二次来长沙是2010年春节期间。我2008年借钱贷款在长沙买了房子,2009年交房,2010年装修,夏天入住,过年的时候接母亲来长沙过年,当时母亲与我的侄子一起来的。
母亲第三次来长沙是我结婚的时候,2011年。当时我带家人去了韶山。
母亲第四次来长沙是2012年我女儿出生,母亲说和我姐姐一起来看望我女儿,我对此毫无印象,可能是那一年我的事业不顺,在原东家倍感憋屈之故。
母亲自己给我说第五次来长沙是到我岳父母家帮忙带我女儿,我对此也毫无印象,可能确实是那一年过得太不好了,加班加蠢了。母亲说在岳父母家帮忙剥茶籽,那应该是秋天的时候,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回去,我是真的毫无印象。
母亲第六次来长沙是2013年,这一年,我从原单位跳槽,对“人挪活树挪死”有了感悟。
母亲第七次来长沙是在2015年,前一年我买了新车,国庆期间,我开车带母亲从老家来长沙。那次和母亲、外甥去了岳麓山,在云麓宫前面照了一张合影。
母亲最后一次来长沙是2018年中秋,我搬了新家,有了大一点的房子,接母亲过来住段时间,原计划第二年天暖和的时候送回去。母亲从来长沙直到去世正好两个月多一天。
8
论语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四季轮回,万物滋长。正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方降落,春天过后是夏天,之后是秋冬,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世间万物皆有定数。
人有生,即有往。
母亲段文芝生于1942年7月25日(身份证记载日期),殁于2018年11月23日(阳历),享年77岁。
我是最后一个与清醒着的母亲对话的亲人。母亲因脑动脉瘤破裂送进手术室做微创手术,在手术室母亲问医生做什么,母亲说的农村土话,医生听不懂,于是喊我进去。母亲问我做什么?我说就是动一个小手术,脑袋里面出了一点血,就像手指头出血用胶布粘下止血一样的,母亲说如果要花很多钱就不做啊,把我送回湖北老家。我说不用很多钱,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报销,大哥二哥都同意做手术。母亲不再说什么。于是,我由手术室出来,之后再也没有见到清醒的母亲。
(刘斌 2019年2月12日完成于长沙寓所)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