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小学校如何正确理解与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呢?结合微观单位的学校实际,我们始终把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构建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等有机组合,让学校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把握思想政治“方向盘”,全面并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一是确保“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童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就是要求儿童找准人生方向。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党委书记,需始终坚定“四个自信”,把为每一个儿童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作为教育使命。上好新学期开学第一节党课,详细宣传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意义,带领班子成员全面系统“跟进学”、深入思考“专题学”、联系实际“特色学”;构建党委、党支部、教职工三个层面的全覆盖学习格局,创新学习形式,利用微党课把学习深入到学校各项会议和活动中;用制度保障落地,把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鲜明地纳入学校办学章程和办学行动纲领。扎实推进思政课程和学科德育建设,形成大思政育人的新格局。确保教职工在思想上统一方向,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把党中央的要求落实、落细、落准。
二是确保党组织宣传贯彻政策的立场与内涵不偏差。这里指的政策,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党中央提出的,全党全国都要贯彻执行的政策方针,应坚决贯彻。第二个层面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是教委依据中央政策,针对中小学制定的政策,应结合实际落实。第三个层面是学校依据中央精神及相关要求制定的学校管理的各类制度,应坚持党委全面领导,广泛酝酿和参与,全面落实。如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双减”政策,理解与落实“双减”工作的关键是回到学校责任主体,从“双减”到“三提”,即提高课堂育人质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提高课业质量。一方面强调学科育人,另一方面在课后服务中超越“看管”的低层次任务,充分发挥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育人功能。
三是采取落实落细落小的行动策略。把握学校发展的行动方向,应确保学校发展的“三符合”,即符合党中央要求、基础教育发展规律及儿童成长规律。例如,研发实施小学六年三学段进阶成长手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代要求细化形成每一年级的“三字口诀歌”。
从上下与时空维度,完善议事决策机制。一是立足未来,谋划发展大局决策战略方向。集中党委和班子成员力量研究学校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既包括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问题,也包括“三重一大”相关事项,以及其他涉及员工利益的重大事项、干部的任免等。这些都需党委发挥集体决策功能,厘清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校务会)的决策流程及内容。
二是结合当下,充分支持和保证校长行使职权。着力培养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如针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校长一是需明确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二是根据各学科课程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制定学业质量标准。若党委书记与校长“一肩挑”,则需要做好“角色落事”与“角色落实”,既需整体推进,也需培养干部队伍,推动形成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和谐办学局面,充分支持和保证校长行使职权,充分发挥校长专业领导力。
从现代化治理体系入手,聚焦干部队伍治理之能力。一是抓好班子一盘棋、提升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发挥“领头雁”示范带动作用,凝心聚力带领全体教职工朝着一个方向前行,而党建工作是抓好队伍建设的关键策略,更是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学校发展和党建发展有机融合,集中力量保障各项工作优质落实。
二是用岗位说明书等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思路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抓铁留痕,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围绕学校职能、岗位、编制的“三定”,结合岗位、评价、发展、激励四体系,制定学校教职工队伍综合改革方案,撰写“党建十四五规划”,紧密围绕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撰写党委委员及支部委员岗位说明书,明晰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加强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工作,并指导支部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评选优秀党员、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工作。
三是创造多类提升干部教师能力的关键事件。充分利用各个节日塑造教师敬业、博爱、儒雅的时代形象。如在每年的清明节举行庄严的祭奠活动,不忘党史;利用教师节,把“四有教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凝聚教书育人表达,“做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另外,尽可能把班子成员纳入到党委委员的队伍中来,每个月召开一次党委委员和班子成员的民主生活会,鞭策提出金点子、建议点与改进点,确保党政班子队伍“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优化协调运行机制,贯通党组织领导协调的“立交桥”。一是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党委委员和班子成员应及时交流思想、工作情况,充分尊重双方的意见,彼此支持对方的工作。学校党委会议、校务会议的重要议题,党委委员和班子成员应在会前充分交流酝酿,意见不一致的议题暂缓上会。集体决定重大问题前,党委书记、校长应和班子成员个别酝酿、充分沟通,最后由党组织会议集体讨论作出决策。
二是带动发挥群团组织作用。重视群众工作,定期召开教代会,讨论商议学校发展,充分发挥工会在政策落地和人文关怀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抓团支部建设,成立青年教师共同体,搭建“年度轮值校长负责制”,每月评选“月度人物”“金点子教师”,每周末开展“灯光阅读”“见字如面”等,抓价值观塑造及专业成长。抓少先队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员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与离退休党支部开展联合教育活动,一名青年党员拉手一名离退休党员,在继承与学习中成长。
三是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实。积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给予家庭教育正确的指引和必要的赋能,实现“同向共育”。如设立“家校沟通日”,打造家长学校,成立学校、学段和班级的“三级家委会”,搭建家长课程资源平台,成立家校共育研究中心,开展榜样家庭、家风与家教评选,搭设协同育人的交流平台。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