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仄言纪实
编辑 | 仄言纪实
前言
近年来,人们对鲈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鲈鱼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养殖者缺乏技术经验,不仅影响鲈鱼的养殖产量和质量,而且还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明显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鲈鱼,也称为石首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和咸水鱼类,它属于鲈形目、鲈科,鲈鱼分布广泛,包括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河流、湖泊、港口和海岸等水域。
鲈鱼的体型相对较长而侧扁,侧面呈椭圆形,其背部呈深绿或青铜色,腹部为银白色,鲈鱼有长而锋利的牙齿和宽大的口,成年鲈鱼的长度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重量可达1-2公斤。
再加上鲈鱼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宠,促使农户增加了养殖鲈鱼的积极性,为提升淡水鲈鱼池塘养殖效益,应加强其高产高效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的探究,从而确保淡水鲈鱼的品质和产量,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一、培育优质种苗
1、设置网箱
在鲈鱼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投饵来满足鲈鱼对营养成分的需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方便养殖人员投饵,需要在池塘内设置一段栈道作为投饵专用道,在设置好投饵栈道后,需要将网箱安置在栈道两边,网箱主要由14目左右的聚乙烯网片来制作。
网箱的大小应该根据池塘面积来设计,一般情况下网箱需要用木杆或竹杆固定起来,避免受到水流或风力的冲击而影响种苗的健康生长。
2、做好淡水准备工作
在培育种苗之前需要进行淡水的准备工作,因为种苗培育具有高盐度特点,需要反复调整池塘内水的盐度,促使种苗逐渐适应在淡水环境中生长和发育。
在将种苗放入池塘内养殖后,还应该向水中添加适量的盐,保证池塘水内盐度能够满足种苗生长前期对盐度的需要,为种苗良好生长营造舒适的环境条件,实现提高种苗成活率的目的。
建议在网箱内安装一个小水体,然后在水体内添加一定量的盐,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池塘内的盐度,促使种苗逐渐适应池塘内的生活环境,确保种苗更加健壮地生长发育。
3、选用原塘培育种苗
如果在种苗培育过程中进行换塘,在换塘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直接会对种苗造成伤害,并且种苗还需要适应崭新的养殖环境,极易产生应激反应,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影响生长发育或成活率,进而严重降低养殖效益。
所以在培育种苗过程中尽量选择原塘养殖,让种苗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能够加快生长和发育速度,有利于提高自身体质和免疫力,正常情况下在种苗生长到2~3cm时,网箱内每平米养殖种苗的数量应该为500尾。
实际培育种苗之前,养殖数量应该根据水质、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来适当增加种苗数量,否则在培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种苗死亡现象后,会影响今后池塘鲈鱼数量,因为是养殖密度过小的情况下也会降低养殖效益。
4、投饵训练
在培育种苗期间需要做好投饵训练工作,为今后鲈鱼的饲养管理做好准备,如果没有进行投饵训练,种苗在投饵过程中无法主动抢食,就会抑制自身消化功能,影响今后的生长发育和饲料转化率,正确的训练投饵方式,可以促使种苗产生较强的食欲,在饲喂期间可以争抢采食,进而有利于增加鲈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建议每天对种苗进行4~5次的投饵训练,每次保持0.5h的投饵时间,每次投饵的数量一定要控制好,最重要的是关注种苗的采食情况,保证每尾种苗都可以摄入足够的营养,通常,在看到种苗争抢食物减缓的情况下,就可以停止投饵。
一方面可以减少饲料浪费和污染水质,另一方面避免种苗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饲料而增加胃肠负担,进而继发各种胃肠性疾病,这是常见的错误做法,也是鲈鱼感染胃肠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5、分级培育种苗
种苗培育10天后就可以生长到5cm以上,此时网箱内的养殖密度就会过大,然后不能及时分级培育,一些个体弱小的种苗因竞争力差、采食量较少,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而影响生长发育,甚至还会造成种苗死亡现象,所以应该根据种苗长势情况,及时进行分级培育,避免种苗之间加大个体差异而降低培育种苗的效果。
首先在网箱内进行隔离饲养,让这些种苗生长到15天后,再放入大池塘内进行养殖,这样种苗可以逐渐适应池塘的养殖环境,在网箱内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缓冲空间,减少养殖环境突然变化给鲈鱼带来的不良反应,有利于鲈鱼的健壮生长。
二、做好池塘准备工作
1、选择池塘地址
正确选择池塘地址,需要在远离化工厂、屠宰厂和交通要道的地方建造池塘,并且要求水源和溶氧量充足、水质良好、没有任何污染等,根据实际条件和养殖数量来设计池塘的面积。
通常情况下池塘面积大小在10亩左右,水深度达到2m以上,为了便于管理,要求池塘形状整齐,底部平整、质地为沙泥,池塘岸边需要加固,避免发生坍塌现象而危害鲈鱼的健康生长。
2、配备合理设备
首先必须给池塘设置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这样可以将受到污染的水质排放出去,并且补充新鲜的水源,有利于及时调节池塘水质,避免水质污染给鲈鱼产生不良影响,另外池塘还需要配置换水和增氧设施,及时补充池塘内的氧气和保证水质良好,为鲈鱼健康生长营造良好条件。
3、整理消毒
在放养鲈鱼前两周,需要将池塘内的水排放出去,将池塘底部的淤泥彻底清理干净,在烈日的照射下将池塘暴晒1~2周时间,让底部呈龟裂形状,然后清理杂物和打扫干净,最后用生石灰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建议每亩施用100kg生石灰,对池塘底部和周围进行铺撒。
这样可以杀灭或减少池塘内存活的病原微生物或有害动物,为鲈鱼营造干净的生活环境,另外在池塘内放入适量的复合肥,有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此时整个池塘内水质呈茶褐色。
三、养殖技术
1、加强日常管理
加强日常管理和认真观察鲈鱼情况对于养殖管理至关重要,因为这也是关键的环节,也是获取养殖效益的整个过程,在养殖鲈鱼生产中,需要定期进行巡塘工作。
尤其的气候异常情况下,池塘内环境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危害鲈鱼的健康状况,因此需要加强巡塘管理,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尽量减少病情给鲈鱼养殖带来的损失。
日常管理中需要每天在投饵后,认真观察鲈鱼采食情况,一般健康的鲈鱼食欲旺盛,会相互争抢饲料,在规定时间内能够采食完毕,一旦发现食欲下降或采食速度减慢,甚至有鱼浮头现象,这些都鲈鱼发生疾病的征兆,此时应该根据经验来查找原因或诊断病情。
2、保证水体良好
虽然鲈鱼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较强,但是在氧量高和清洁水体内,更加有利于维持鲈鱼健康和促进生长发育,在养殖生产中需要保持水体透明干净。
一旦发现水质变差应该及时更换新水,在鲈鱼生长后期,生长速度较快,水体中生物数量增加较多,需要逐渐增加更换池塘水的数量,建议每天更换30%以上的水量,才能满足鲈鱼的健康生长。
同时,如果水中残余饲料过多,或蓄积大量的生物排泄物,就会消耗大量的水中氧气,引起氧气不足现象,此时需要开启增氧设备的同时,还应该向池塘内施放一些生物制剂,以便及时分解上述蓄积的有害物质,减少对水中氧气的损耗,有利于保证水体良好,给鲈鱼的健壮生长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病害防治
通常,鲈鱼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如果生活环境比较适宜,能够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来管理,鲈鱼的发病率往往较低,这也是广大农户喜欢养殖鲈鱼的主要原因。
但是如果在养殖过程中,鲈鱼的环境条件变化异常、管理失误等都会降低鲈鱼的体质和免疫力,给外界病原微生物创造良好条件,增加鲈鱼感染发病的几率。
一旦发生病情后,就会影响鲈鱼生长,如果防治不及时,还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进一步降低养殖质量和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做好病害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减少病情给养殖造成的危害。
氨氮中毒如果投放饲料较多,或水体中蓄积鲈鱼排泄物较多,尤其在夏季水体温度较高,池塘水体内含氨氮量就会升高,促使鲈鱼发生中毒现象。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尤其是水产品中的鲈鱼具有营养丰富、肉质鲜明的特点,更加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促使人工养殖鲈鱼数量不断增加,人工养殖鲈鱼一般选择在池塘完成。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