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正文

中外历史纲要最新版(中外历史纲要必背知识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3 12:59:09
导读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程标准】1.1 早期中华文明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1.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程标准】

1.1 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3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功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内容导读】

(中华文明的特点:原发性、多元性)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特点与风格。

(早期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秦汉的历史地位)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模式。

【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历史发展时间顺序为脉络,展示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演进历程。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1.1 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内容概要】

本节主要讲述中国原始社会和中国早期文明的历史梗概。内容涉及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以及夏、商、西周的更迭。从猿到人的演变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石器时代的人类先后以打制和磨制石器作为工具。禹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甲骨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大量的西周青铜铭文,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①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②早期国家的特征。

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石器时代

⑴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石器。

⑵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而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古人类的发展演变

⑴古猿:①古猿是人类的前身。②人与古猿的主要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关于“人猿揖别”的标志,学术界存在很多争议。)

⑵猿人(能人→直立人):①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体质上保留不少古猿的特征,会使用自然火。②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猿人主要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国外典型的代表如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的能人、印尼的爪哇人等。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大约在10万年前,地球进入最后一次冰川时代,不适应寒冷气候的直立人灭绝。适应能力较强的智人迅速扩散到全世界,取代了各地的直立人。)

⑶早期智人(古人):①旧石器中期的人类,体质上已脱离了猿人阶段,已发明人工取火。②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古人化石主要有广东的马坝人、湖北的长阳人、山西的丁村人等。(国外典型的代表是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⑷晚期智人(新人):①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距今大约5万年起,人类体质形态的原始性基本消失,受所处地域自然和历史条件的影响,逐渐分化成各色人种。(人类学家把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各人种之间在体质和外部形态,如体型、鼻型、眼型、肤色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②我国境内发现的新人化石主要有河套人、峙峪人、柳江人、山顶洞人等。(国外典型的代表是法国的克罗马农人。)③一般认为,晚期智人是现代人类的祖先。

(关于现代人类的起源,主要有“单一地区起源说”和“多地区起源说”。“单一地区起源说”认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某些地区,并由此向世界各地扩散,取代了当地的直立人及早期智人,没有与这些土著人种交融。“多地区起源说”认为,现代人的祖先有多个,他们分别从各自的地区发展而来,不同人种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

2.旧石器时代

⑴概念: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⑵代表性遗址: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

①典型文化遗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②物质生产水平: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已经学会用火。

⑶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特点:①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按照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②氏族成员从事渔猎和采集,共同劳动和消费,过着群居生活。③氏族内部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石器时代

⑴石器是人类最初主要的生产工具,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设定的一个时间区段。⑵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石器时代一般分为旧石器(打制)时代和新石器(磨制)时代两个阶段。⑶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两个名词,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

旧石器时代

⑴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⑵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为止。⑶国内较为代表性的考古文化遗存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遗址。(旧石器时代的人之所以称为“人”,在于他们学会了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这些本领使他们远远胜过周围的其他动物。不过,他们仍然以采集渔猎为生,严重依赖大自然,经常迁徙。)

旧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楷体字部分系依据初中历史教材整理,下同)

⑴元谋人

①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

②距今:约170万年。

③遗址特点: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④生活状况: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知道使用天然火。

⑵北京人

①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②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③生活状况:会使用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④遗址特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⑶山顶洞人

①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

②距今:约3万年。

③特点: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进入氏族公社时代,懂得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遗址内发现有兽牙、石珠等饰品,表明他们已有审美观念。

旧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

⑴元谋人:①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境内发现“元谋直立人”。②除两枚牙齿化石外,同时还出土一些石制品。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一些烧焦的骨头。这说明,元谋人不仅会制造工具,还学会了用火。③学会用火,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促进了原始制陶业的发展,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学术争议:①关于元谋人化石的年代,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距今170万年左右。用古地磁方法测定距今170万±10万年,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距今160万至110万年。另一种观点认为,古地磁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元谋人的化石层可能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者更晚。因为距今170万年是最初对元谋人的年代定位,一些教材和百科全书都持此说。如果将元谋人的年代定位为60万年左右,那么元谋人的年代晚于公王岭蓝田人。②1998年,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境内的人字洞遗址出土的石骨器制品中,有些骨制品有加工的痕迹。专家推断,这些石骨器应是古人类制作的工具,据其地质年代判定距今200万至240万年之间。如果该结论确凿,人字洞遗址将成为亚洲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⑵蓝田人:①1963年,在陕西蓝田县城西北的陈家窝发现了一个下颌骨化石。陈家窝遗址距今约65万年(一说约50万年)。第二年,在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头骨化石。公王岭遗址距今约100万年(一说约80万至75万年)。②陕西蓝田猿人头骨的发现,扩大了已知的中国猿人的分布范围,增加了世界猿人化石的分布点,对探索和考察人类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⑶北京人:①1927年,发现于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②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化石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这表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⑷山顶洞人:①1930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北京人遗址顶部)的洞穴,该遗迹距今约2.7万年至3.4万年之间,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②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骨针,针身保存完好,仅针孔残缺,刮磨得很光滑。骨针长82毫米,针身最粗处直径3.3毫米,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缝纫编织工具。这反映了山顶洞人的钻孔技术已相当熟练。

3.新石器时代

⑴时间: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⑵概念: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⑶物质生产水平:①磨制石器。②大量使用陶器。③开始从事原始农业。④饲养家畜。⑤生活逐渐稳定。

⑷遗存分布: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

⑸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特点: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⑹发展历程

①距今1万年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出现原始农业,早期先民由渔猎走向定居,中华文明开始奠基。

②距今7000至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南北两大农业体系:黄河中游进入仰韶文化时期,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大致同一时期,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③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a.龙山文化取代了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b.同时期,在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新石器时代

⑴含义:新石器时代指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①新石器时代的四要素或四大特征:农业、家畜饲养业、制陶业和磨制石器。②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采集渔猎→农耕蓄养,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单体工具→复合工具。)

⑵时间: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同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起始时间相差很大,上述时间仅是多数地区的大致时间。)

⑶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较有代表性的遗存: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不同地区的文化遗存各具特色,自成一体。时间越晚,相邻地区的文化交流迹象越明显。)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⑴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有学者称之为“农业革命”,甚至认为原始农业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该观点认为,新石器革命就是农业革命。)

⑵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基本上是南稻北粟的并立格局,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

⑶在新石器时代,除磨制石器、原始农业外,陶器被发明出来。陶器是人类第一次制造出的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特别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明”的因素开始出现,人类即将进入全新的阶段。(世界各地新石器时代的发展路径并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出现陶器,但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不发达。)

⑷农业革命的历史意义:①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②农业生产的周期性,使人类转为定居生活。③人类能比较稳定地获得食物来源,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私有制产生,出现了劳心与劳力之间的社会分工。)④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的起点。(催生社会变革,产生贫富差别,促进国家产生。)

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初中)

⑴河姆渡文化

①距今:7000年左右。

②发现地点:浙江余姚。

③特点: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水稻栽培的重要起源地。

⑵半坡文化

①距今:约6000年。

②发现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半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

③特点: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会烧制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

⑷在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遗址,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

⑴仰韶文化:①距今约7000至5000年,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②仰韶文化遗址已发现逾千处,内涵丰富,分布地域辽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很大。仰韶文化的一般文化特征是村落遗址面积较大(以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布局最为清晰),出土农具较多(说明原始农业发达),以彩陶为主要文化特征(被称为“彩陶文化”),陶器上出现的一些刻符备受学者关注。③仰韶文化同文献记载中炎帝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基本吻合。(课本插图:姜寨聚落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城北,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姜寨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反映出贫富尚未分化。)

⑵河姆渡文化:①距今约7000至5000年,因1973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而得名。②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遗址中发现大量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房屋”的遗迹。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许多考古学者据此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

⑶大汶口文化:①距今约6500至4500年,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而得名。②大汶口文化出土有白陶和黑陶。白陶以高岭土为原料,为以后瓷器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发现了可能是文字的刻符,有学者称是早期汉字。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有大小之别,随葬品差别更为悬殊,贫富分化已经十分显著。③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经进入父系社会阶段。

⑷红山文化:①起始于五六千年前,分布在西辽河流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达的制玉工艺。②在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发现了包括祭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贵族墓葬分布在祭祀遗迹附近,墓葬中心有石椁、随葬玉器等贵重物品,说明出现权贵阶层。牛梁河遗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红山文化得名于赤峰,扬名于朝阳。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

⑸良渚文化:①良渚文化遗址中心位于杭州市区西北部瓶窑镇,距今5300至4500年左右。(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②该文化遗址的最大特色是玉器,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画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是良渚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良渚文化内涵丰富,被视为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③2019年,良渚文化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⑹龙山文化:①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豫鲁晋陕等省(大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在山东半岛)。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至4500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类型,处于铜石并用时代。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黑陶文化”),胎壁薄如蛋壳。(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逐渐取代了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有学者认为,龙山文化相当于五帝后期,是夏商文明形成的基础。也有学者认为,汉族前身华夏族是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孕育的。)②陶寺遗址是龙山文化代表性遗址,距今约4300至4000年,发现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陶寺遗址有城址、宫殿、级别很高的墓葬,在一件陶器上还有很像文字的符号。有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可能是尧部落的中心所在,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反映了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陶寺遗址对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产生及探索夏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人类活动留下的一切痕迹都可以归入文化的范畴,文明是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所以,许多遗址被称为文化,不称为文明。)

4.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

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⑴母系社会

①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母系氏族社会。

②社会特点: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③典型代表:一般认为,仰韶文化(如姜寨聚落遗址)、河姆渡文化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阶段的文化遗存。

⑵父系社会

①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一些地区相继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②典型代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

③社会特点: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初中)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氏族社会

⑴原始社会组织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⑵氏族社会又称氏族公社,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基本贯穿于新石器时代始终。(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⑶氏族是由类人猿群转化而来的,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社会集团,氏族成员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之分。⑷几个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往往联合成为一个大氏族(胞族),几个大氏族又常常联合成一个部落。

母系社会

⑴约从距今1万年前开始,人类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⑵母系氏族就是每个氏族的全体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母,他们是以母系血缘为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在母系社会中,氏族家庭是以女子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妇女对财产的支配权大于男子。⑶财产归公社所有,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⑷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河南的仰韶文化前期、西安的半坡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都是母系氏族社会文化的代表。

父系社会

⑴大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末期),中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即父权制。⑵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男子在生产、生活、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变为“从夫居”,子女成为父亲财产的继承者。⑶生产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促使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关键因素。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成果有了剩余,一些人开始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于是,出现贫富差别,私有财产开始萌芽。贫富悬殊的变化是阶级产生的基础,到父系氏族社会后期,氏族社会走向瓦解,阶级社会开始出现(文明时代的各种特征愈加明显)。⑷氏族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部落和部落联盟开始形成,中国历史进入万邦林立的邦国时代。⑸仰韶文化后期、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大溪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都是父系氏族社会文化的代表。

区系文明的骤变

距今4500至4000年,由于环境变化和社会内部变化等原因,北方文明区系的红山文化、东南文明区系的良渚文化逐渐衰弱,只剩下中原文明区系的龙山文化在比较高的文明程度上继续发展。

二、从部落到国家

1.传说时代

⑴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

⑵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

⑶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

“三皇五帝”的传说

⑴神话时代:①中国夏朝之前的历史,没有可信的文字记载,只有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这些传说不可避免地夹杂了大量离奇古怪的成分,但仍能间接地折射出一些特定时期的历史事实。②中国的史前传说,最有影响的是“三皇五帝”的传说,他们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和中国最早的统治者。③考古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与这一时期较为对应。(在夏王朝之前,中华大地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尽管这些古帝事迹由神话传说构成,但这些传说是我们祖先从蒙昧时期进入文明时代的缩影。三皇五帝时代处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从大约五千年前开始,我国境内的一些氏族、部落先后从母系氏族进入父系氏族时代。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表明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⑵三皇五帝:名称众说纷纭,并无定论。①被列为“三皇”的主要有:教人结网、驯服鸟兽的伏羲氏,教人构木为巢的有巢氏,教人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教人播种五谷的神农氏(炎帝),补天造人的女娲氏等,其中较为常见的说法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三皇”传说名目不一,其形象神人混杂,而且是将人类长期积累的生存经验和智慧附会到某一个英雄人物身上,但仍隐约反映出中国早期人类逐步积累生存经验的历史进程。)②“五帝”的传说故事,主要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部落联盟鼎盛及其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五帝”名号也有多种说法,以《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较为常见。③“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而是远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以各种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功绩。我们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以炎黄时期为开端的。

⑶传说时代文明初现的主要表现:①原始农业、制陶业、医药业、丝织业的出现,“日中为市”交易市场的形成,文字与城池的问世,衣冠礼仪与百官制度的诞生,舟桥与“指南车”的出现等。尧舜禹时期的传说,集中在“禅让制度”和“公共治水工程”两个问题上。②这些传说提供的历史内核,与人类学家所揭示的由史前阶段向文明时期演进的一般途径有颇多一致,与我国考古发现的新石器中晚期遗址可以互相印证。可见,研究远古传说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自有其学术价值。

2.炎黄联盟

⑴时间:距今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代。

⑵炎黄部落联盟:传说中居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打败炎帝部落。炎帝归顺后,炎黄部落结成了部落联盟。)

⑶华夏始祖:后来炎黄联盟在涿鹿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成为华夏族,炎黄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部落联盟

⑴含义:部落联盟指原始社会末期,若干个近亲部落或近邻部落由于某种共同的利益需要(主要是战争),结成暂时或永久性联盟的社会组织。

⑵代表:中国古籍记载的黄帝、蚩尤,以及尧、舜、禹,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⑶权力运作: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联盟议事会,由参加联盟的部落酋长组成。联盟议事会推选产生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

⑷华夏始祖:部落冲突和战争加剧了部落之间的联合及融合,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炎黄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社会组织的演进: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3.禅让制

⑴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⑵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尧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

⑶夏部族的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初中: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

禅让制

⑴概念:禅让制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相传尧年老的时候,举行部落联盟议事会,各部落领袖都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了考核,于是尧在祖庙举行禅让仪式。舜也用同样的方式,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作为继承人。

⑵实质:这种经过各方诸侯以民主协商的方式推举领导人的做法,反映了五帝时代复杂的部族政治现状,是部族政治角力的结果。尧舜禅让都要经过“四岳十二牧”的同意,实际上“四岳十二牧”就是联盟议事会成员,根据部落联盟内军事民主制的特点,他们有权推选军事首长。(军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的一种社会制度,其军事首长尚不享有阶级社会中“王”的权力。)

⑶意义:有关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思想,有利于部落联盟的团结。

⑷关于“禅让”是否存在,古文献有不同的说法。最早记载禅让故事的是《尚书》。不过,对于禅让之说,早在战国时就有人质疑。如《荀子·正论》称:“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韩非子·说疑》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竹书纪年》中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著名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年)认为,禅让之说是墨家的虚构(《墨子》“尚贤”),随着墨家的衰落,禅让说成了儒家的主张。

4.文明初现

⑴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

⑵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文明时代”的标志

⑴“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的人类社会状态。对于一个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具体标准,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学者认为,国家的产生是文明的主要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结束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标志着文明时代的来临。

⑵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主要有外来说和本土说来自观点。其中本土说又有一元说(或称中原中心论)和多元论。关于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多数学者赞同以夏王朝的建立为标志,也有人主张提前到龙山文化时期或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在考古学上探讨文明时代的形成,有些学者提出了“文明要素”的概念。对“文明要素”的概括虽不尽一致,但基本是城市、文字、金属和礼仪四项。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人类学家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如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英国学者丹尼尔在《最初的文明》中列举文字、城市和复杂的礼仪三要素,认为只要一个社会具备其中两项,便可判定其属于文明社会。日本学者贝冢茂树则列出青铜器、宫殿基址、文字三项要素。马克思认为,阶级和国家是文明产生的根本标志。易中天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中称,史前史和文明史的分界点是国家的诞生,国家诞生的标志是城市的出现,这是国际学术界的共识。)

知识补充

史前史研究的主要依据

史前史没有明确的文献资料,一般通过考古的方法进行研究。

⑴实物资料:考古发现是研究人类史前史的主要素材,考古发掘让很多传说得到了印证。

⑵神话传说:神话传说的内容虽然与客观历史相差甚远,但有些传说也基于一些真实的史实,是研究历史的素材之一。

⑶古籍记载:历史文献撰写者距史前史越近,相对真实性越高。但是,由于作者的政治立场和史观不同,加上占有史料的多寡和视角不同等因素,其记载难免存在偏颇,使用时必须鉴别真伪。

⑷科学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被运用于史学研究。科学技术对于判定历史时间、分析历史发展及地理环境的变迁等都有巨大的帮助,成为研究史前史的重要工具。

5.夏朝

⑴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⑵家天下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⑶统治状况

①中央: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②地方: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③社会:无论是王畿还是其他部族都是聚族而居。(夏朝被称为“部族国家”。)

⑷夏朝灭亡

①夏朝的最后一位王履癸(谥号桀),暴虐无道,人民甚至发誓要与之同归于尽。②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伐灭夏朝。

夏朝(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

⑴夏政权的建立:①夏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夏朝的始创者禹,姓姒,号有夏氏,以他为代表的夏部族最初活动于黄土高原地区。禹统领众多邦国君长,以奉行天命自居,表明已取得“夏后”地位,说明禹的权力已经向王权过渡。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夏朝的可靠文献资料很少,相传禹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后又迁阳翟(今河南禹州)。②《左传·哀公七年》中说:“禹合诸侯于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郊),执玉帛者万国。”一般认为,“涂山之会”是夏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⑵从公天下到家天下:①禹有意识地扶植其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即位,始创王位世袭制。世袭制破坏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政治权力交接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②钧台之享。钧台是为神祇修建的台坛。为了使世袭的王权得到诸侯的确认,夏启剿灭有扈氏以后,在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召集各地方国首领,举行盛大的献祭神灵的活动,同时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方国盟会。这次盟会确立了夏启的“共主”地位,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夏朝的统治基础得以巩固。(夏朝是以夏后氏为盟主的诸侯邦国联盟,初步具备了国家的框架。)③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王位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与品德。

[①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和平继位和武装夺权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早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历史记载的复杂性、多样性,反映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学者认为,启的夺权“是野蛮与文明、部落制度与国家的分野”。②夏朝建立之初,最高统治者称“后”,所以夏启被称为“夏后启”,此后的继承人太康、仲康、相等也被称为“后”。“后”之初意为生育,也有祖先的意思,表明当时的君主是以宗族长的身份来号令部族和行使统治权力的,兼有大家长和最高首领的双重身份,国家体制依然保留着氏族部落的某些特点。到少康重建夏朝(少康复国),统治者才开始称“王”。王被认为是天、地、人的主宰,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⑶夏朝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①关于夏朝的文字记述都是后世的追述。学术界一般认为,夏朝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夏朝中央官吏有“六卿”,地方官吏有“庖正”“牧正”和“九州之伯”等,监狱称为“圜土”,法律有《禹刑》。)②不过,夏朝的国家组织并不发达,传统的父系血缘集团(“氏”)仍遍地存在,如夏后氏、有男氏、有扈氏、斟寻阝氏、彤城氏、有仍氏、有虞氏、褒氏、费氏等,这些臣服的方国部落以夏王朝为盟主。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在很长时间内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地缘关系并存。(有学者把中国古代已具备公共权力,但社会组织仍处于以血缘为基础的国家形式概括为“早期国家”,以区别于地区组织和公共权力两者兼备的“成熟国家”。)

⑷商汤灭夏:夏朝最后一位王,姒姓,名履癸,谥号桀。夏桀骄奢淫逸,不修德行。他认为:“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人民恨透了他,诅咒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百姓不断反抗夏朝的统治。商汤在名相伊尹的谋划下,起兵伐桀,夏朝灭亡。(商汤灭夏与周武王灭商的朝代变革,史称“汤武革命”。)

⑸历史遗存

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在二里头遗址,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手工作坊、平民生活区,出土了大量玉器、乐器、酒器、礼器等。)

与夏朝吻合的文化遗存

⑴关于夏朝的文字记述都是后世的追述(如《尚书》《诗经》《史记·夏本纪》等),至今尚未发现像商周那样用甲骨文、金文来记录当时史实的原始材料。

⑵目前,时间及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二里头文化遗存(位于今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发现有宫殿式建筑,说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经很明显。墓葬的规模、葬具和随葬品也各有差异,等级分化明显。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饲养猪、狗、鸡、羊等。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文化),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

⑶由于二里头遗址处于夏商时期,所以,二里头究竟是夏都还是商都一直存在争议。“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后,二里头文化的主体是夏人遗存的观点,逐渐被多数学者所接受。

(尽管“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论证了夏朝的存在,但国内外仍有学者怀疑夏朝的存在,因为至今尚未发现“第一手”记录当时史实的文献记录。当前所见的先商史料,都是后人追述、整理的文献,其史料价值大打折扣,只有将原始史料和文献记录相互印证,才更有说服力。)

三、商和西周

(一)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1.商朝建立

⑴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族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伐桀,大败夏兵,把桀放逐到南方,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

⑵史书中关于商朝的记载,得到了考古发掘的验证,中国进入信史时代。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的东方方国(部族)——商国首领商汤率众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山西运城西)之战打败夏桀,建立商朝。

[《诗经》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部族属于东夷集团,传说商的始祖契曾随禹一起治过洪水。夏朝鼎盛时期,商是夏的羁縻(jīmí)方国,但并不受夏直接统治。商都亳,今地存疑,有郑州说、商丘说等。]

信史地位

⑴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⑵商朝的历史因有历史文献、甲骨卜辞、青铜铭文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2.迁都

⑴商朝前期,都城多次迁移。

⑵后来定于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也称殷朝。

盘庚迁殷

⑴商朝前期频繁迁都。(频繁迁都的原因不得而知,有水患说、宗室内乱说、粗耕农业换土易居等说法。)⑵商朝中后期(约前1300年),为了挽救政治危机,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国都稳定下来。盘庚迁殷避开了水患和宗室内部斗争的混乱局面,稳定了商朝中央的统治,是商朝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为以后的商朝中兴奠定了基础。(所以,商朝又称殷商,或者殷朝。)⑶考古学家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是商朝国都的遗址(被称为“殷墟”)。

3.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

⑴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⑵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①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②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朝的政权形式是“方国联盟”,又称“内外服联盟”。)

商朝的国家治理

⑴商朝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构。商朝最高统治者称王,商王自称“余一人”或“一人”,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商王之下有尹或相,尹或相之下有多宰、小臣、巫、祝、卜、史、司工等官职。

⑵内外服制度:商朝的国家体制有“内服”和“外服”之分。

①含义:“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附属方国或部落管辖的地方。(甲骨卜辞称商王直接管辖的区域为“大邑商”或“天邑商”,称间接管辖的区域为“四土”或“四方”,方国有侯、甸、男、卫等不同称谓。)

②权利和义务:商王作为方国联盟的共主,在不同程度上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权力。臣服于商的方国或部族首领被赐予侯或伯等称号,要定期向商王纳贡、服役以及奉命征伐等。(“外服”的附属方国大多是原本存在的部落组织,方国首领只是臣服于商王,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实际上处于独立或半独立状态。中央王国对地方方国没有直接的人事任命权,主要是通过军事征服和订立盟约的方式进行间接控制。《史记·殷本纪》称:“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外服之地与商王的隶属关系并不稳固,视“商”国力盛衰而定。)

③实行原因: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

⑶法制与神权:①商朝的法制比较成熟,《荀子·正名》中有“刑名从商”,《左传·昭公六年》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②商朝的法制思想是在夏朝奉“天”罚罪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盘庚迁殷遭到反对,盘庚就树起“天命”和“先王”两面大旗进行训话。)③在这种天命观的影响下,商人十分迷信鬼神。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商代帝王几乎无旬不祭,唯恐得罪鬼神,有杀人殉神的习惯。王权与神权结合,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⑷商代已经开始根据文化上而非种族上的优势区分“中国人”与“蛮人”。

4.商朝的管理范围

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注意:教材没有使用“疆域”一词。

5.商朝灭亡

⑴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最后一个王纣,修建许多宫殿苑囿,终日饮酒作乐,生活腐化,还作炮烙之刑残害臣民,引起共愤。

⑵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商朝灭亡

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辛,谥号纣(“残义损善曰纣”),重刑厚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屡次攻打东夷部落),导致众叛亲离,最后被周武王所灭。

(①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在夏、商王朝存在的同时,我国各地还存在着许多不同于夏、商的古代文化。山东境内的岳石文化自成一系,可能是东夷及其祖先的文化。成都平原上的三星堆遗址,则属于另一系统的古蜀文化。此外,北方还有夏家店文化、光社文化,西北地区有齐家文化。各地古代文化的存在,说明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体系,夏、商与后来的统一王朝还有很大的差异。②商纣王主政时期,周边民族内扰。商纣王用兵东南夷,客观上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但其穷兵黩武加深了商与周边部族的矛盾。)

(二)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1.周朝的建立

⑴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在牧野(商都南郊)打败商纣王,周朝取代商朝。

⑵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史称西周。

周朝的建立

⑴历史渊源:周族是与夏、商同样古老的部族。商朝晚期,周部族首领古公亶(dǎn)父率众迁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周族从此在渭水流域发展壮大。周人在这里营城建屋,将民众分为若干邑落进行管理,逐渐具备国家的雏形,周的国号也因地而定。此时正值商朝后期,周附属于商,是商的外服方国之一。文王姬昌继位后,内抚百姓,外合诸侯,奠定了灭商的基础。(夏、商、周既是相互连接的朝代,又是同时并存的集团。)

⑵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军伐纣,双方在商都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展开激战。牧野之战中,纣王临时凑集的奴隶临阵倒戈,引导周军进攻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灭商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

⑶历史分期: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北)。周幽王末年,宗周地区因战乱而衰败,周平王宜臼东迁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2.分封制与宗法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⑴分封制

①周王将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

②诸侯在国内也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给士。

③这样,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周朝分封的主体是姬姓王族,有人称周朝的政权形式是“家国共同体”。)

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

2.概况:⑴西周第一次分封发生在武王灭商之后。武王伐纣后,鉴于商的残余势力仍很强大,于是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商旧都,以安抚殷商遗民;同时又封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于其附近,加以监视(称为“三监”)。终武王之世,周人的势力,并未越过今郑州以东的地区。⑵第二次分封发生在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之后。(周公旦系文王之子,孔子倡导的礼乐制度据说就是周公制定的。)。武王克殷后七年崩,年幼的儿子姬诵(周成王)继位,由武王弟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不满,散布周公终将篡位的流言,联合武庚叛周,东方的殷人及徐夷、淮夷等也起而响应。周公东征,杀武庚,诛管叔,放蔡叔,平服奄国、徐夷、淮夷等五十余国,周人的势力逐渐扩展到黄河下游和淮水流域。周公营建东都雒邑(洛阳),并对王畿以外的地区“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①武王克殷后,为了团结各地方国势力,封神农之后于焦(河南三门峡陕州区)、黄帝之后于祝(山东济南)、尧之后于蓟(北京)、舜之后于陈(河南淮阳)、禹之后于杞(河南杞县),实际上是新王对原有地方集团既定地位予以承认;又封功臣,如姜尚;宗室,如周公旦、召公奭。周公东征以后,周人势力扩展到黄河下游,于是徙鲁于曲阜,治奄旧地;徙齐于鲁之北,都临淄;徙燕于齐之北,都蓟;并大行封建。武王的“褒封”是对原各地大小方国、部族势力的承认,是针对灭商后复杂形势的妥协;周公的分封,则是在已经取得军事胜利基础上,分派周人的势力去镇守各地。通过分封,周朝将原殷商王畿及其东部、北部地区牢牢控制住。②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演进列为“古国—方国—王国—帝国”。吕思勉依据社会组织形式,把中国古代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阶段。]

3.主要内容:周王直接统治国都附近的王畿地区(指镐京、洛邑及其周围地区)。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分封制是一种宗族式的殖民扩张)。封国国君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级,五级以下的“附庸”附属于附近较大的封国。不仅周天子要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层层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庶人或奴隶为直接的生产者。

(商代还没有打乱部族组织,王畿之外的外服地区大多是原本存在的部落或方国。西周改变了臣服部族的领导,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组织。)

4.目的(天下归周):对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过程也是周人不断扩展势力范围的过程。

5.分封对象:姬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古圣先王后裔、殷人后裔)。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之地;周人把殷商遗民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以利监督;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以牵制商人。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另一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

6.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

7.重要诸侯国:⑴王族之国,如武王弟周公旦封鲁(其长子伯禽就国),召公奭封燕,成王弟叔虞封晋等。⑵功臣之国,如姜尚封齐(亦是姻亲)。⑶古圣先王后裔之国,如黄帝后裔被封于祝,尧后裔封于蓟,舜的后代妫满封陈,禹后裔东楼公封于杞等。⑷殷人后裔之国,如商纣王庶兄微子启封于宋(“灭人之国不绝人之祀”)。(现在,山东省号称齐鲁,河北号称燕赵,湖北号称荆楚等,都与西周分封制有关。)

8.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纳贡和承担力役,朝觐述职等。

9.诸侯权利:得到土地和人民,在封国里享有世袭统治权。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以设置官职、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10.特点:⑴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⑵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⑶西周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⑷层层分封。⑸分封制将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讲究等级尊卑,又不乏和谐亲善。

[周代的阶级:①统治阶层:天子(王畿)→诸侯(公、侯、伯、子、男,封国)→卿大夫(采邑)→士(不能世袭的食田或俸禄)。诸侯与卿大夫享世袭继承的爵位,拥有土地权与统治权。士受文武合一的教育,以打仗为主要任务。②平民:多为身份职业世袭的农民,土地为贵族所有,农民有供奉粟米、布缕及力役的义务;少数为贵族蓄养的工商业者,称为“工商食官”。③奴隶:主要来源是战争的俘虏或犯罪的平民,平民与奴隶是劳动生产的主力。]

11.作用:⑴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⑵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⑶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

12.局限(瓦解的原因):封国诸侯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

13.瓦解的表现:平王东迁,王畿缩小,王室落入诸侯的卵翼之下,分封体制已名存实亡。⑴周郑交质和纟需葛之战,表明周天子地位大为降低,宗法中的“亲亲”“尊尊”精神荡然无存。[平王东迁后,郑国把持周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王室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国与周王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从此,周王室威信扫地,“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⑵楚子熊通要求晋升爵位不成,自行称王;楚庄王问鼎事件,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⑶大国兼并小国、小宗取代大宗(如晋武公杀晋侯缗即位)、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时有发生,诸侯国君不再满足于原来的封号,纷纷称“王”,名号与周天子相等。⑷战国末期,周王室偏居一隅,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完全丧失分封大权。

[分封制的遗存: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使封国名存实亡。②西晋武帝鉴于曹魏缺乏宗室辅佐造成王室孤立而导致灭亡,分封宗族为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③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分镇各地。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自立为帝。]

周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图

知识补充

“封建”的含义

⑴封建大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分封制”的社会结构,特指西欧中世纪的国家结构;中国先秦时期也存在类似的结构,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天子按照爵位高低将领土分封给宗室或功臣作为食邑的制度。二是指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中世纪的欧洲和公元前475年至1840年的中国符合这一标准。⑵冯天瑜《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封建’本义‘封土建国’‘封邦建藩’,原指殷周实行的分封制,与秦以降实行的郡县制相对应。近代中日两国学人皆以‘封建’翻译西方史学术语feudalism(意为领主、采邑制)。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始,共产国际译词在中国传播(如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为‘半封建’),尤其是1929年前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的一派,将‘封建’泛化,把秦汉至明清这一颇不‘封建’的两千余年历史纳入‘封建时代’。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此一论说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通行。而负荷新义的‘封建’,脱离了中外古今概念坐标系的正轨,既未求得古今义流变的合理性,也没有达成中西义对接的准确性。从语义学与历史学的结合,追踪术语‘封建’误植的过程,建议恢复‘封建’古典义,又与英文术语feudalism相通约,将殷周称‘封建时代’;秦汉至明清的社会,从政制角度可称‘郡县制时代’,从较宽泛的历史学言之,可称‘宗法专制帝制时代’。”

⑵宗法制

①概念: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②大宗与小宗:在姬姓宗亲内,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

③影响: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国:分封制—政权。家:宗法制—族权。)

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相互关系及历史作用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概念:宗法即宗族法规,宗法制是中国古代按照父系血统远近,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区别亲疏、分配政治权力、规定等级秩序、维护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制度。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就有所萌芽。中国夏朝已确立王位世袭制,夏、商两朝的王位继承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为解决兄弟间争夺王位的问题,商朝末年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西周时期进一步完备了宗法制。据学者考证,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兄终弟及相对较多;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多为父死子继。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2.目的(天下归宗):解决家族成员之间在权力、财产继承上的矛盾,协调家族内部关系;保持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维系统治秩序。

3.核心内容:嫡长子(宗子)继承制。⑴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是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始祖的特权。立嫡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没有嫡子时从庶子中择其母亲身份最高者,同等条件下年长优先。⑵嫡长子与众子的关系具有双重性,即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4.特点:⑴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特点)。⑵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自称“天子”(其统治范围称为“天下”),为天下的大宗。天子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其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嫡长子以外的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⑶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一致(“宗统与君统叠合”)。

5.作用:⑴把“家”和“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族权与政权合一,王权较前代有所强化。⑵稳定等级结构,保持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⑶凝聚宗族,规范秩序,防止内部纷争。⑷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其内涵仍然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6.评价

⑴积极影响:①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注重家庭关系,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③“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祭祖”风俗,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⑵消极影响:①传宗接代观念,重男轻女思想。②等级观念严重。③宗族派别观念严重,容易产生家族本位、人情关系和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违背。

8.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9.宗法制度的瓦解

⑴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①王室内部:周幽王废储君嫡长子而改立庶子,导致西周灭亡;东周王室的继承之争,造成王室尊严扫地,天子地位低落;各国兼并激烈。②诸侯国内部:大夫专政,互相兼并;贵族没落,平民崛起。(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由于宗法制衰落,“百姓”成为平民的通称。)

⑵人才的流动方式变化。①西周:世官制,人才选用限于本国的宗室子弟,并且是依照身份等级任命。②东周:因列国的竞争与尚贤思想的流行,发生了重大变革。不受限于身份等级和宗法传统,出现许多布衣卿相,如管仲、阳虎、申不害、苏秦、范雎、吕不韦等;用人唯才,不受宗法血缘限制,如楚才晋用,游士择主而事,各国盛行养士之风。

⑶中央集权政制流行,有计划裁抑贵族,如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等;以定额的谷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户齐民转变等。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摘编: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知识补充

维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礼乐制(权力认同制度)

1.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2.内容: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音乐也不一样。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等,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

[贵族宴会中的“钟鸣鼎食”便是其真实写照。“钟”是指在宴会上演奏的乐器(主要是钟、罄等),“鼎”是指宴会上列放的各种青铜食器(主要是鼎、簋等)。“钟”和“鼎”的数量必须根据宴会举办者的身份等级,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不可逾越。]

3.目的(天下归心):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

(礼制是维护古代社会政治秩序最有力的工具,尤其在周代,由天子以至庶人,严格的等级区分表现在生活的各方面。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礼制较为严谨。只有贵族才能以鼎随葬,而不同等级的贵族的鼎数也各有其制。春秋晚期以后,平民墓中已用鼎随葬,贵族墓中列鼎亦有僭礼现象。同时墓葬品中礼器也逐渐由代表财富的物品所取代,显示出由贵贱之别到贫富之分的社会价值观念之转变。)

4.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5.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礼乐制度既区分了亲疏尊卑,也培养了良好的民风、民俗,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与情感,和谐了社会关系,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

6.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时期的鲁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西周灭亡

⑴国人暴动

①背景: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②概况: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还有一种说法:“共和”指诸侯共伯和被推举摄政。)

③影响: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

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⑴“国人暴动”

①原因:周厉王贪婪残暴,实行“专利”(将山川林泽等原来的公有财富收归王室所有,不准平民利用谋生),引发国人不满。为压制国民的不满情绪,厉王派人“监谤”,用武力压制舆论,使得矛盾激化。②概况:公元前841年,周都镐京地区的国人发生暴动,武装袭击厉王。③性质:“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群众武装暴动。也有学者认为,“国人暴动”是一场贵族的维权运动。

⑵“共和行政”

①背景:国人暴动后,周厉王逃奔到彘(zhì,今山西霍县)。厉王的太子静藏匿在召公家,也被国人包围,召公用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交给国人,才使太子逃脱。②概况:在此期间,诸侯共伯和被推举摄行政事,以“共和”纪年,形成一个临时政府。(“共伯和”是“共”这个国家的国君,爵位为“伯”,名字叫“和”。)一说“共和”指周定公、召穆公两位大臣共同摄政(二人分别是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后人),共同协商治理这个国家。③结果: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厉王薨,太子静继位,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周宣王在位46年后,周幽王继位。)

⑵西周灭亡及平王东迁

①背景:西周末年,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周幽王宠爱褒姒,废掉王后申氏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②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申氏之父申侯联合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③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

平王东迁

⑴概念:平王东迁指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

⑵西周灭亡:①周幽王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破坏了宗法制)。②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随后,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

⑶平王东迁:①因内乱和戎狄入侵,镐京遭受破坏(此前曾发生地震),平王即位后第二年(前769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至洛邑。②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

⑷王室衰微: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能够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地只剩下洛阳周围地区。周王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诸侯各自为政,甚至不朝觐、不纳贡。周王室财政枯竭,以至于要向诸侯“告饥”“求金”,逐渐沦为各强大诸侯的附庸。

(三)商和西周的社会经济

商和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井田制是基本的土地制度,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1.农业

⑴土地制度:井田制。①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便买卖。②历史文献中所说的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因土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字而得名。

⑵农业劳动工具: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千耦其耘”,集体劳作。)

2.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绢帛是商周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

3.商业

商朝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独立商人。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百工和商贾由官府统一管理,按照官府的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

井田制(分封制的基础)

1.含义:⑴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部分学者依据《孟子》所载,认为井田制是带有劳役地租剥削性质的土地制度。)⑵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还要交一定的贡赋。⑶井田制与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是周朝的四大制度。

2.特点:⑴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归天子所有。⑵天子将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能买卖,并要向天子承担义务。⑶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⑷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井田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私田收获属农民,但须缴纳十亩田的生产为田租;公田由得到私田的村社成员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归贵族。(《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3.瓦解的原因:⑴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⑵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各国为奖励功勋而赐田,贵族间转让或劫夺土地)。⑶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4.井田制瓦解的过程:随着土地私有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公元前594年,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鲁国“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租税制度(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更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溃。(“初税亩”使贵族土地的私有权更加牢固,农民自耕的小土地所有权也逐渐得到保障。)

5.结果:贵贱分明→贫富悬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学术观点:井田制之有无,古今争辩已久,至今没有定论。⑴反对说:战国前并没有记载,西周铜器的铭文也没有发现;孟子为了鼓吹仁政而杜撰的,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并非实有的土地制度;由于实际地形地貌的千差万别,这种制度不可能得到严格的实施。⑵赞成说:战国时代去西周已远,井田制废弃已久,但仍保留了共同的记忆;《史记》记载商鞅在秦国变法,曾“废井田,开阡陌”,可见井田制度到战国时期仍残存着;先秦文献《礼》《易》《孟子》《司马法》《春秋·穀梁传》等都有井田的记载;甲骨文中有些“田”字成“井”字形,可能在殷商时代已有井田式的农地划分。]

国野制

⑴国野制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一种体现社会阶层对立的制度。⑵国指国都,是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国都及其近郊地区的居民称作“国人”。野指国都郊外的地区,在野的农业生产者则称为“野人”或“鄙人”。一般认为,国人是各级贵族及其疏远的宗族成员,属于统治阶级,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在战争中以甲士的身份充任军队的主力。野人又称作“甿”,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贵族剥削的对象,在战争中只能充当杂役或非主力性质的徒兵。⑶春秋中后期,随着社会阶层的变化,国野之间的界限渐趋消失。战国以后,国人、野人逐渐演变为新兴专制政权下的编户齐民。⑷西周时期的“国”,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四)商周时期的文化

1.文字

⑴甲骨文:①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在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②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③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④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⑵钟鼎文:西周的青铜铭文(金文),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

2.青铜文化

⑴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⑵西周青铜礼器的大量出土,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礼制的成熟。

3.天文历法(历史纵横)

⑴《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

⑵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用干支相配来记录时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可以纪日,也可纪年。]

甲骨文

⑴甲骨文是刻于龟甲兽骨上用于占卜记事的文字。⑵朝人迷信鬼神,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炙,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定吉凶。占卜的内容、结果以及日后是否应验,都刻在兆纹的旁边,叫作“卜辞”。⑶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在甲骨文之前应该有更早的过渡性文字,尚待考古发掘。)⑷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

青铜时代

夏、商、西周三代被称作“青铜时代”。⑴商朝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⑵商朝青铜器主要是礼器,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人相信这些纹饰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⑶重达832.84千克的后母戊(早前释读为“司母戊”)方鼎,是商代青铜器的杰出代表。春秋至秦汉,青铜铸造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①青铜时代,指青铜器在人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时代。古代文化发达地区的青铜时代与奴隶制社会形态相适应,如爱琴海地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等。②中国青铜时代的起始时间,学术界尚有分歧。部分学者认为龙山文化晚期已进入青铜时代,距今约五千年。也有学者把二里头文化作为中国青铜时代的上限,距今约四千年。)

金文

⑴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形体较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也更加均匀对称。⑵西周晚期,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zhòu)文”,又称大篆,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⑶通过文字,在空间上实现了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加强了各地间的文化统一;在时间上,实现了文化的代际传承。

利簋(guǐ)又名武王征商簋,右侧为利簋铭文拓片。

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大意是:武王征伐商纣王。在木星当空的甲子早晨发起进攻,天黑占领了商都。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利许多金属,利用这些金属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利簋的发现,澄清了武王伐纣日期疑惑,证实了《尚书·牧誓》等文献记载的某些具体史实。

《夏小正》

《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星象、物候、农事的历书,收录在成书于西汉的《大戴礼记》中,全文四百余字(内容有残缺和错乱)。《夏小正》可能混杂有后人的解说或其他的附益内容,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历法和农业发展水平,保存了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知识。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与统一性(学习拓展)

我国考古学家苏秉琦在《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说:“相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的特点

⑴源远流长:①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旧石器文明遗存)。②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新石器文明遗存)。③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形成)。④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秦代以来的大一统局面)。

⑵分布广泛(多源性)、多元一体(统一性):①新石器时代早期,几大文化区系并行不悖。新石器时代晚期,只有中原区系的龙山文化维持在较高水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从“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以中原为核心的文明具有相对稳定性,夏、商、西周早期国家都是在这一区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②从商周至战国时期,华夷杂处、华夷交融,华夏族逐步形成。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正式形成。从秦朝开始,大一统的政治使多元一体的格局更加巩固。

(①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的民族文化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然后向四处扩展;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它的影响下才得以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在历史上,黄河流域确曾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文明时期,它常常居于主导的地位。但是,在同一时期内,其他地区的古代文化也以各自的特点和途径在发展着。各地发现的考古材料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影响总是相互的,中原给各地以影响,各地也给中原以影响。”②有的学者将一元论和多元论结合起来解释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认为多元分布的形势,呈现“众星捧月”般的局面,形成另一种意义上的中原中心。也有学者指出,多源一统并不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特征,其他文明古国也有多源和一统的,如古埃及文明源于上下埃及。)

商周时期的奴隶买卖(历史纵横)

据《周礼·地官·质人》记载,商周奴隶制国家设有专门掌管奴隶和牲畜买卖的官吏,可见当时奴隶买卖的普遍。曶(hū)鼎铭文记载了有关奴隶买卖的价格,五名奴隶的身价相当于一匹马一束丝,即“匹马束丝”。

中国是否存在奴隶社会

⑴现在多数学者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多元的。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演进模式,只是若干模式中的一种,奴隶制更不是无法逾越的必经阶段。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在《中国古代文明之形成论纲》中,明确否定了夏商周社会是奴隶制时代的传统说法。1936年出版的吕思勉《中国制度史》,将古代“国体”区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阶段。⑵中国是否存在奴隶社会的问题,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在中国学者中引起了争论,但未得出明确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马列主义历史唯物论普行于世,郭沫若提出的中国历史经历过奴隶社会成了社会科学领域的“政治信条”。由于历史大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主导着主流史学思潮,他们又与上层意识形态关系密切,导致“有奴论”长期掌握着话语权。但是,仍有不少史学家坚持反对意见。当前,认为中国没有奴隶社会的学者越来越多。

周人的民本思想(问题探究)

《尚书·酒诰》称“人无于水监(通“鉴”,意为铜镜),当于民监”,《尚书·梓材》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些词句都反映了西周统治者从重视神向重视人的转变,统治者认识到了“民”的重要性,是中国早期的民本思想。

周人的天道观

⑴明德:周人灭商,思考商朝覆亡的原因,产生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观念。(上天的命令没有恒常不变的受命者,君主有德则授命,失德则剥夺天命。)周朝统治者不像商王那样盲从地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而是以务实的态度将天命与“德”的概念结合起来,认为自己的先王承受天命是因为有德,如果以后失德,就会失去天命。天命的转移,取决于人的作为。要想维系天命,必须做到“明德”,包括敬天、孝祖、保民等。周公旦认为,殷人耽于逸乐,所以失去天命;周人勤俭有德,最终获得了天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上天神灵不偏不倚,只佑助有德之人,警示统治者加强自我克制、修身养德以保有天命。(周人的天命观念:统治者治国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超自然的力量即上天对统治者是否称职有监督与裁判的权力。)

⑵敬天保民:西周统治者更加认识到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保持统治的延续。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要“保民”。这一思想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⑶意义:敬天、保民、明德思想,反映了统治者把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人事,对后世儒家的民本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⑴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⑵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⑶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⑷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解读

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⑴王权和神权结合。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行为,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来决定,依据上天鬼神的意志治理国家,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⑵族权和政权紧密结合(具有上古血缘纽带和部落联盟体制遗存的特点)。(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这种制度体系,以西周最为典型。)

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程度较低)。无论是商朝的方国,还是周朝的封国,自治权都很大,天子的身份只是“共主”,对诸侯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与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相比,王权十分有限。

⑷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演变,由部族、方国联盟向“天下共主”演进。(夏、商、西周建立了世袭王朝,确立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架构,具备了职官、军队、刑法等国家机器。尽管这些早期国家在不断发展,但它们在很多方面又不完善:血缘关系没有完全被地缘关系取代,部族组织残留严重,以致国家内部结构往往只能采取部族、方国联盟或分封制管理形式,比较松散,中央集权程度不高。职官系统也只能采取世卿世禄这种固化的等级结构方式,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家国同构,亲贵合一。国家治理使用礼治而非法治,用族权来维护王权。)

⑸官僚都是贵族(世卿世禄制,阶层固化),有封地而无薪俸,下级向上级纳贡不属于国家税。

⑹国家管理使用礼治而非法治。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中外历史纲要最新版(中外历史纲要必背知识点)链接:http://www.esxun.cn/news/74887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