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芗偶记,久负盛名的漳州小吃(1)看过来
BY小企9999
老家漳州芗城,位于九龙江冲击平原,纬度接近回归线,降水充沛,日照较长,没有霜期,瓜果花香四季不断,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在以农为纲的时代里,堪称宝地。
离开老家30年,除了偶尔探亲,难得住满一星期。城市发展迅猛,如今新路都走不清楚。因此越发觉得自己是个“外乡人”,趁每次回芗的几乎储备了庞大的小吃图片资料,雄心勃勃要做个总览式记录。
但每每想开工时,正襟危坐却又难以理出个头绪,好像是近乡情怯。
不管啦,这就开始吧:
生烫:所谓“生烫”是漳州土话的表达方式,换成书面表达可以是“白灼”。可选内容丰富,禽畜皆可入选,以荤腥为主,素菜为辅。这一碗主要烫猪杂(内脏)
这碗就比较杂一些,选择砂蚬汤再加点苦瓜片,这种吃法显然是前天晚上酒喝得比较多,有意识的养护一下肝脏呢。
吃生烫,离不开蘸碟,我喜欢来点辣提提味。
海蛎煎:闽南三地的海蛎煎各不相同,漳州的追求酥香,搅拌海蛎的粉需掺如米粉,几乎用油炸的方式做出,里面的海蛎保持鲜嫩,表层则酥到掉渣。
海蛎面往往跟卖海蛎煎是一起的,用的是碱水面,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海蛎,加点芹菜珠,红葱酥,再撒上胡椒粉,可以吃得呼噜呼噜很畅快啦。
炒面,可以自行选择配料,上图选牛肉。这种炒法是配料和面条混合炒在一起的。
这种是将面条单独煸炒调味后,至干香十足时盛盘,另外炒好牛肉芥蓝等配菜,盖浇在面上吃,半干半湿,很费功夫也很有特点。
干脆再贴一碗牛肉汤面和炒面做个比较。一般情况下,牛肉面分清汤和沙茶汤两种。沙茶的口味比较接近汕头,比厦门版的清淡。
漳州豆花在福建地区颇有名气,正常情况下,说吃豆花就是指吃咸豆花。和北方早餐常见的豆腐脑不同,需要搭配木薯粉丝,加萝卜干丁,炸蒜末,炸虾皮,芹菜末,淋卤汤酱油,个人再根据喜欢选择卤大肠,笋片,鸭胗,罗汉肉等,可以吃得简单也可以堆砌得很隆重。
甜豆花:主要供小朋友们吃或者大热天解渴时吃。
不要豆花,只选粉丝,是不少姑娘吃货的选择。
锅边糊:碗里白色的东西是米浆混合地瓜粉的粉糊在热鼎上脱水后形成的淀粉皮,铲进锅里加水煮开再添辅助的配料煮开即可。
粿条跟锅边糊看起来有点像。不过做法不同,粿条是用米浆蒸出来的,厚薄均匀。上图是粿条汤
炒粿条:通常会用豆芽和韭菜做配菜,也往往会用一些花生酱增香。
膨包:这种包子看起来圆鼓鼓的包子其实里面是空心的,只有一层皮,外面盖着红色的“囍”字戳,里面刷着红糖浆,非常特别。我在其他地方没见过。
93年暑假跟我和另一位漳州老乡一起到漳州玩的一位北京妞说上面这款肉包是她吃过最好吃的包子,包子馅由肉,葱,1/4的蛋,整朵的小香菇,一枚泡发干贝等组成。当然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啦,现在动不动粽子里放鲍鱼元贝,如果再吃应该不至于有惊讶的感慨啦。
即使在莲蓉双黄,红黑豆沙甚至火腿月饼进入漳州寻常人家的今天,这种酥皮的传统绿豆沙馅的豆粕月饼依然是许多人的最爱,即便是盒装月饼成灾,不买几个吃几口都觉得没过好中秋节。
平和肉饼包肥肉丁,花生芝麻糖,虽没有豆粕月饼那么大众的需求,也拥有许多铁杆粉丝。
内容太多,篇幅太长,未完待续......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