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菜独有白菜好,诸肉唯有猪肉香”,自古以来,猪肉可以说是大多数家庭餐桌上的绝对C位,红烧肉、锅包肉、小炒肉、糖醋排骨、酱猪蹄……
可近年来,随着大家对健康程度的日益重视,猪肉因为“脂肪含量高”、“是红肉”等逐渐被人嫌弃,甚至有人说它是中国癌症、心血管病高发的“祸根”。
很多人看到这儿,可能心头一震:难道猪肉不能吃了吗?先别着急,小二带您一探究竟。
猪肉是癌症、心血管病
高发的“祸根”?没那么夸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人每周畜禽肉推荐摄入量为300~500g,换算下来相当于每年15.6~26.1kg。
但2019年农业部发表的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至少要吃掉6亿头猪,人均消费猪肉达到了32kg/年。
这么看来,我们猪肉确实吃得有点多了。而与此同时,癌症、心血管病的发生率都不断上升。但这就能说明猪肉是癌症、心血管病高发的“祸根”吗?
1
猪肉只是可能致癌,而非癌症“真凶”
猪肉属于红肉,其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血色素等物质,会抑制胰岛素分泌,产生亚铁血色素,经人体反应消化后,产生促癌因子,增加罹患癌症的概率。
《国际医学杂志》的研究认为,每日食用超100g未加工的红肉,会导致中风和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1%,还会增加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癌症风险。
因此很多人觉得,猪肉是癌症的“祸根”。但事实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只是将红肉列为了2A类致癌物,即可能对人类致癌,但证据不充分。
何况癌症的诱发因素众多,比如:抽烟喝酒、病毒感染、熬夜、三餐不规律等等,不能单单归咎于猪肉。
比起猪肉本身,更应该警惕的是加工肉类、腌肉、烤肉等,前两者往往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可形成一级致癌物亚硝胺;后者可能含有大量的一级致癌物苯并芘,更容易诱发癌症。
2
猪肉是心血管病的“罪魁祸首”?
与鸡肉、鱼肉等白肉相比,猪肉尤其是肥肉的饱和脂肪含量较高,过多食用确实容易升高甘油三酯、血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香港大学对70项、总计600多万人的研究分析发现:无论是否经过加工,红肉消费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每天多摄入100g未加工红肉与心血管风险增加11%有关;每天多摄入100g未加工红肉与冠心病风险增加17%有关。
但同样的道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比如:吸烟酗酒、肥胖、高盐高糖饮食等,不能只抓住猪肉不放,觉得心血管病就是猪肉吃多了导致的,否则猪肉也太冤枉了。
何况猪肉中还含有60%有助于保护心血管的不饱和脂肪酸,肥猪肉甚至在BBC评选的最具营养食物中排行第8,比海鲈鱼、三文鱼还靠前。
总的来说,适量吃猪肉是完全没问题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可以吃50~75g畜肉。
掌握这3点
能把猪肉吃得更健康、更营养
猪肉营养丰富,但怎么吃也很关键,选对部位、选对做法,可以让你把猪肉吃得更营养、更健康。
1
不同部位的猪肉,按需选择
①里脊肉
里脊肉几乎都是瘦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0.2%,脂肪只有 7.9 %,是猪牛羊身上肉质最嫩的部位。适合炒着吃、炸着吃、熘着吃。
②梅花肉
主要特点是瘦肉居多,但夹杂着一丝丝的脂肪,是猪前肩和前腿之间脖颈部位的肉。煎肉、烤肉、涮火锅都可以。
③五花肉
肥瘦相间,夹瘦夹精有5层甚至更多的比较好。五花肉是猪腹部的肉,蛋白质含量比里脊肉低,仅为7.7%,脂肪含量却高达35.3%,因此,减肥、高血脂人群得少吃。适合做红烧肉、回锅肉、东坡肉等菜。
④猪腿肉
前腿肉有肥有瘦,通常肉质较老,肉筋相对比较多,瘦肉较少且都是小块;后腿肉瘦肉都是大块,肉筋比较少。有名的咸烧白、梅菜扣肉等选用的就是猪腿肉。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