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等等。此次小编重点讲厦门。
* * *
年糕
吃了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兴!又有敬祝长辈延年高寿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从“粘粘糕”同音演化而来。厦门人把年糕叫做“米果”,品种多样,有甜有咸,甜的有白糖米果、乌(红)糖米果,并加冬瓜、红枣、花生等;咸的有金瓜(南瓜)米果、菜头(萝卜)米果、番薯(地瓜)米果、芋头米果,并加猪肉、虾米、蚝干、香菇、油葱等;此外,还有凉米果、发米果、碗糕米果……
* * *
搓圆仔
泉州民俗:“搓圆仔”,也叫“做糖粿”,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圆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有甜有咸,有的白心,有的包馅,什锦、豆沙、枣泥、笋肉、猪油都有。
* * *
薄饼
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春到人间一卷之”,描写薄饼皮是“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描写薄饼馅是“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将其女儿嫁给了金门蔡厝人蔡复一(那时,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后来,蔡复一官至总督云贵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公务繁忙,日理万机,经常废寝忘食。蔡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害怕长此以往,有损夫婿健康。于是,她就将一些鱼、肉、虾、菜、笋、豆等用微火炖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头,让他边吃边办公,一举两得。这种菜便被称为“婆饼”,厦门话“婆”“薄”同音,便又称为“薄饼”。它从官府传到民间,“夫人薄饼”又变成“美人薄饼”。
* * *
客秋包
北方的水饺固然好,明溪的客秋包也不差。在明溪人看来,假若客秋包缺席除夕夜,那就不像过年了。
说起客秋包,有一段趣事。传说从清朝开始,明溪百姓就有储藏芋子的习惯,为了吃不腻,人们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用芋子做出各式菜肴,其中一种用芋子充当面粉包出的“水饺”好吃又好看,下在锅里转悠悠,盛在碗里滑溜溜,吃在嘴里韧QQ,既当菜来又当饭,深受喜爱。于是,有人就给这种别样的“水饺”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客秋包,意思是客家人用秋季收成的芋子做出的“水饺”。客秋包的美名不胫而走,在明溪城乡迅速传开,源远流长,至今客秋包仍是明溪人过年用来替代水饺的一道主食。
跟水饺一样,客秋包形似元宝,过年吃客秋包也有“招财进宝”的寓意。大年三十,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话新春,吃客秋包。看得津津有味,说得兴致勃勃,吃得脸上发光,嘴角流油,满屋飘香。不分城里乡下,不管有钱没钱,走进各家各户,客秋包总有。
- 完 -
图片来源与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