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特征及品种
莲子(睡莲科莲属),别名藕实、水芝丹、莲实、莲蓬子、莲肉,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态习性
莲为多年生水生草本,多生于水泽、池塘、湖泊中。喜温暖润湿气候,可在静水池塘、低洼地或小溪连通的池沼栽种。
(二)生长发育特性
莲是长日照植物,特别喜光,极不耐阴,在一边朝阳的半阴环境中生长,叶、蕾、花、莲蓬等均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光现象。莲在全光照的强光下生长发育快,开花早;在半阴的弱光下生长发育慢,开花晚百莲是喜温暖、极耐高温和较耐低温的植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内,适宜莲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2~32℃,对35.4℃的高温亦能忍耐,但气温处于16℃以下会生长极为缓慢。当气温再下降时则处于休眠状态,不再生长;5℃以下时地下莲易冻伤。
莲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均能生长。但更喜微酸性且富含有机质的黏壤,土壤pH值过低或偏高、土壤质地过于疏散,都会影响莲的生长发育。莲喜欢空气流动的环境。在微风下婆娑多姿;遇6级以上大风,莲叶彼此碰撞易破损,重瓣、重台、千瓣等大花品种的花柄易折断和倒伏,碗莲则更娇,花易伤,蕾易败。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莲田选择和整莲田应选择有灌溉条件、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的冬闲田或绿肥田为好。土质以壤土、黏壤土、黏土为宜,灌溉便利的沙壤土也可,土壤pH值应在6.5~7.瘠薄沙土田、常年冷浸田、锈水田不宜种植。莲田整理
(一)选地与整地
莲田选择和整莲田应选择有灌溉条件、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的冬闲田或绿肥田为好。土质以壤土、黏壤土、黏土为宜,灌溉便利的沙壤土也可,土壤pH值应在6.5~7.瘠薄沙土田、常年冷浸田、锈水田不宜种植。
要求精耕细作,做到深度适当,土壤疏松,田面平坦,施足基肥。冬闲田,冬季应深耕晒垄,每亩施入栏肥2000kg,开春再灌水进行两耕两耙,平整田面等待移栽。绿肥田一般在2月下旬进行两耕两耙,第一次翻耕后亩施石灰25kg,以促使绿肥腐烂。若绿肥产量在2000kg以上不需再施栏肥,产量过低,必须补施部分栏肥。
(二)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磨破种皮浸种育苗,要保持水清,温度在15℃左右,经常换水,一周左右出芽,两周后生根移栽,每盆裁一株,水层要浅,不可将荷叶淹在水中。90%左右当年可开花,但当年开花不多。
2.地下茎繁殖:把根茎埋入10cm左右淤泥,头低尾高。尾部半截翘起,不使藕尾进水。栽后将盆放置于阳光下照晒,使表面泥土出现微裂以利种藕与泥土完全黏合,然后加少量水,待芽长出后,逐渐加深水位,最后保持3~5cm水层。
四、采收加工
(一)采收
莲子质量的好坏,除与品种品质有关,与适时分期收莲子,精细加工亦有密切关系。莲子适时的采收、精细加工、及时干燥,是保证莲子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后一关。
1.采收标准当莲蓬出现褐色斑纹,莲子与莲蓬孔格之间稍有分离,莲籽果皮带紫色,即为采收适期。如果采收过嫩,颗粒不饱满,干燥后,通芯白莲皱缩,影响质量与产量。因此,莲蓬的采收要做到:成熟一蓬,采收一蓬,先熟先采,隔日一次。
2.采收时间莲子是由地下茎不停地向前伸长分枝而陆续开花、着生莲蓬和结子的水生植物,其莲蓬莲子的成熟期是不一致的。所以在采收莲子时要根据莲的这一特性来掌握。一般而言,始花期的莲蓬生育期约40天;盛花期莲蓬的生育期约35天;终花期莲蓬生育期约30天便可采收。
莲子采摘期较长,一般从6月底7月初开始采收,可至9月底陆续收获完毕。有的山区采摘期可适当延续到10月上旬。因此,分期分批适时采摘是与莲子的生长习性相适应的,而且为通芯莲的加工带来了方便。
采摘时间一般于上午8时或下午5时以后,以清晨采收最为适宜。采收回来的莲子可立即加工,既便于加工,且色泽洁白,还能利用夏季烈日之热源,节省燃料;下午采收的莲蓬将其莲面向上,堆放在地上或箩筐内,再在莲蓬上喷水,保持莲蓬湿润,便于翌日加工。
若在夜间加工莲子,当时又无法干燥,不必立即捅心,可用清水浸泡,待第二天清早,随捅随烘。因莲子采收期正值酷暑高温,中午前后不宜采摘,否则果种皮脱水变干,不利于加工。
3.采摘方法莲蓬采收时要沿着一条固定的线路一行一行按顺序进行,以4~5m为一行,要寻找仔细,避免漏采。采摘过的地方可适当将已采莲蓬的莲叶摘除,既减少了田间荫蔽,亦可作为采摘记号减少重复劳动。在采收时,还要尽量避免踩断藕鞭和损伤荷叶。
(二)加工
1.脱粒
用手将莲粒从莲蓬孔格内一粒一粒剥出。脱粒时最好在莲子采摘后立即进行,切忌将莲子采摘后存放时间过长,以免莲蓬萎缩变黄,影响脱粒速度与莲子色泽
2.去壳工,可分为手工和机械去壳两种方法。
(1)手工去壳将一块长约30cm,宽约20m的干净小木板,呈10°~20°角,斜放在桌上或莲筛内,左手随意抓一把莲子,然后一粒粒从掌心推出,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莲粒的一端,横放在木板上。右手持莲刀,用莲刀在莲子的中部略用力向前一推,莲子壳便割成两片,待去皮时再将莲壳剥掉。推动莲刀时,用力要轻巧、均匀,否则,会损伤莲肉或留下痕迹。
( 2)机械去壳机械去壳很难达到其质量要求,一般较少采用。
手工去皮将剥壳后的莲子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夹住,顶部朝上,用手从莲子的顶部将莲子外皮(莲衣)扯下,通常可以一扯到底,再用拇指把尚未扯尽的莲衣和内皮彻底擦净,要求去皮干净,莲肉表面光滑。
生物酶去皮方法比手工除嫩皮提高工效可达几十倍。具体做法:先将固体酸酶加5倍水(35℃)浸泡(用瓷盆、瓦缸)35分钟,再用尼龙布或绸布过滤,得到酶液;再将内装的小包药剂,加入酶液搅拌融合,把剥掉外壳的莲子用纱布袋装好放入酶液中,以浸过莲子为度,每隔5分钟翻动一次,过20~30分钟取出莲子。把浸过的莲子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将莲子及纱布放在平整光滑板上(木、石板)擦洗数次,用清水洗干净。烘干后成了通心白莲。1kg干酶可配制5kg酶液,处理5kg莲子,能反复使用5~8次,处理莲子30~35kg。
来源:张秋菊讲故事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