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毕业季临近,浙江某高校的硕士应届生周旭已陆续收到了来自多个“大厂”的入职offer。在同一众用人单位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他并没有感受到什么特别的压力。相反,凭借着前期对各个企业所做的“背调”,在这5家企业的面试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在掌控之内”。据媒体报道,大批以00后为主体的毕业生即将带着新的言行和思维方式步入职场,他们不仅不迷恋大厂的光环、敢于对加班“说不”,甚至在面试前“反向背景调查”雇主。(4月18日 《中国青年报》)
所谓“反向背调”,就是求职者主动对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薪酬情况、企业文化等,通过查询公开资料,询问师兄师姐或曾经实习过的同学,对用人单位进行“摸底调查”,以更为全面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为求职做准备。
“00后”高校毕业生对雇主进行“反向背调”表明,他们的择业规划意识在增强。这既可避免求职者盲目择业,提高大学毕业生求职效率,也有利于遏制虚假招聘、求职诈骗等就业市场乱象,促进用人单位尊重求职者权利。
这种调查理应成为毕业生基本操作。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只要看到招聘信息就盲投简历、参加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不但会增加求职者成本,还容易出现各种求职问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刚出校门,就进牢门”的并非个案。据报道,某地检察院3年办理了58件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案件,涉案158人。这些涉案大学生均毕业未满3年,其中涉嫌诈骗犯罪的大学生多达76人,占48%。诈骗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非法拘禁犯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中违法犯罪的高危领域。而之所以发生这些令人心痛的问题,就与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根本没有了解这些“职业”是否合法,在“一夜暴富”的诱惑下入错行有关。
因此,在求职时主动对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全面了解,这是求职必须做的基本工作。然而,不少大学生却没有做这些基本工作,完成基本程序,就盲目开始择业,有的甚至掉入就业陷阱。这才使“反向背调”的重要性被突显出来。
这与部分高校没有对学生进行择业规划指导有关。从1993年实行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时起,教育部门就要求高校要重视对学生的择业、就业指导,《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更明确要求,“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如果开展了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就会知道怎么分析就业环境、收集就业信息、分析自我、确定就业目标、制定择业计划、有序落实择业计划。这有利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合法就业、多元就业、个性就业。
本科教育的升学导向,与“先就业,后择业”的短视思维,是造成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一些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指导学生要“先就业、再择业”,哪怕“将就”也行,不要考虑工作合不合适。这样做貌似提高了就业率,避免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实际上使得一些毕业生就业体验很糟糕,甚至频繁换工作。
“反向背调”的兴起,是大学毕业生进行理性择业规划的标志,这也是人才市场更成熟的表现。这启示高校要真正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此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又一个毕业季临近,浙江某高校的硕士应届生周旭已陆续收到了来自多个“大厂”的入职offer。在同一众用人单位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他并没有感受到什么特别的压力。相反,凭借着前期对各个企业所做的“背调”,在这5家企业的面试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在掌控之内”。据媒体报道,大批以00后为主体的毕业生即将带着新的言行和思维方式步入职场,他们不仅不迷恋大厂的光环、敢于对加班“说不”,甚至在面试前“反向背景调查”雇主。(4月18日 《中国青年报》)
所谓“反向背调”,就是求职者主动对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薪酬情况、企业文化等,通过查询公开资料,询问师兄师姐或曾经实习过的同学,对用人单位进行“摸底调查”,以更为全面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为求职做准备。
“00后”高校毕业生对雇主进行“反向背调”表明,他们的择业规划意识在增强。这既可避免求职者盲目择业,提高大学毕业生求职效率,也有利于遏制虚假招聘、求职诈骗等就业市场乱象,促进用人单位尊重求职者权利。
这种调查理应成为毕业生基本操作。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只要看到招聘信息就盲投简历、参加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不但会增加求职者成本,还容易出现各种求职问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刚出校门,就进牢门”的并非个案。据报道,某地检察院3年办理了58件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案件,涉案158人。这些涉案大学生均毕业未满3年,其中涉嫌诈骗犯罪的大学生多达76人,占48%。诈骗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非法拘禁犯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中违法犯罪的高危领域。而之所以发生这些令人心痛的问题,就与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根本没有了解这些“职业”是否合法,在“一夜暴富”的诱惑下入错行有关。
因此,在求职时主动对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全面了解,这是求职必须做的基本工作。然而,不少大学生却没有做这些基本工作,完成基本程序,就盲目开始择业,有的甚至掉入就业陷阱。这才使“反向背调”的重要性被突显出来。
这与部分高校没有对学生进行择业规划指导有关。从1993年实行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时起,教育部门就要求高校要重视对学生的择业、就业指导,《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更明确要求,“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如果开展了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就会知道怎么分析就业环境、收集就业信息、分析自我、确定就业目标、制定择业计划、有序落实择业计划。这有利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合法就业、多元就业、个性就业。
本科教育的升学导向,与“先就业,后择业”的短视思维,是造成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一些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指导学生要“先就业、再择业”,哪怕“将就”也行,不要考虑工作合不合适。这样做貌似提高了就业率,避免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实际上使得一些毕业生就业体验很糟糕,甚至频繁换工作。
“反向背调”的兴起,是大学毕业生进行理性择业规划的标志,这也是人才市场更成熟的表现。这启示高校要真正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此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