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间,从一张白纸到塔吊林立,雄安新区“骨架”正在拉开。
日前,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局长于国义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他介绍,目前雄安新区启动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拉开。新区正在加快住房、薪酬、社保、医保、人才等一揽子配套政策制定,出台积分落户、居住证实施办法等,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增强新区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吸引力。
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谈定位
缓解北京“大城市病”,打造京津冀发展新增长极
新京报: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将发挥什么作用?
于国义: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建设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雄安新区立足打造协调发展示范区,坚持把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通过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发挥对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整体水平,打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支撑。
新京报:雄安新区的定位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如何理解这一定位?
于国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这对雄安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主动对接疏解需求,科学规划功能布局是打造非首都功能承载地的基础。通过有效的疏导及产业迁移,既能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问题,又能进一步强化区域资源,打造京津冀发展新的增长极,优化整合现有城镇体系,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新京报:雄安新区的主要发展动力是什么?
于国义:雄安新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源动力,加强行政体制机制、城市建设、财税金融、社会治理等领域创新,聚焦吸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基础产业等五大高端高新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增强雄安新区内生发展动力。
新京报:在承接非首都功能方面,雄安新区构建了哪些条件?
于国义:打造一流硬件设施环境,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疏解对象顺利落地。打造优质公共服务环境,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有效吸引北京人口转移。
打造便民高效政务服务环境,为符合产业定位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打造创新开放政策环境,在人才、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制定实施一揽子政策措施,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谈产业发展
欢迎高端现代服务业等民企入驻
新京报:雄安新区启动区建设进度如何?
于国义:目前,雄安新区启动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拉开,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绿谷等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首批3家疏解央企总部完成项目供地并有序启动建设程序,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中国电信雄安互联网产业园等市场化疏解项目开工建设。
新京报:除了央企和高新科技机构,雄安新区还将承接哪些机构?
于国义: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已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100多家,在新区本级注册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达3600多家,占总量的八成多。雄安新区重点承接在京高校、在京医院、央企总部、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事业单位共六大类疏解单位。同时,雄安新区积极欢迎符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基础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符合《河北雄安新区产业准入鼓励类目录》的民营企业落地雄安。
新京报: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雄安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于国义:顶层设计方面,制定出台《雄安新区关于加快打造新产业的实施方案》,系统编制细分产业“十四五”规划,明确空天技术、数字经济、生命科学与生物健康、金融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
产业载体方面,启动科创中心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前期手续,先行建设区已开始施工,已有十余家意愿入驻企业。
新区与北京共同编制雄安新区中关村(000931)科技园规划,研究启动园区建设,落地北京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及企业。
■谈优化营商环境
提供教育医疗等多领域优质便捷服务
新京报:雄安新区如何优化营商环境?
于国义:在政务服务上,开展“不说不”行动,实施“事前无障碍、事中强服务、事后不干扰”新模式。
在要素配置上,瞄准企业现实需要,围绕资金扶持、金融支持、平台支撑,全面做好产业要素保障。目前,雄安金融机构达66家,一级金融机构数量全国排名大幅提升,金融业态不断完善。
在政策支撑上,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先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一批国家级改革创新平台落地,为政策集成创新、发挥效用夯实基础。
在推进效率上,实施“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跟到底”的“五个一”服务机制,全流程跟踪服务,解决具体问题。
新京报: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吸引人才?
于国义:新区充分发挥雄安引才特色优势,全面实施“雄才计划”,加快聚集支撑承接疏解和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各类新人才。
充分展示新区的功能定位、美好前景和独特魅力,强化事业感召,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吸引各类人才。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牛鼻子”,积极推动一批产学研创新平台落地,以承接大规模疏解带动全国乃至全球高端人才向新区集聚,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同时,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人才链推动产业链,加速产才融合发展,加快导入和发展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吸引各方面人才到新区创业发展。
此外,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建立一流的人才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教育医疗、创新创业等多领域优质便捷服务,让各类人才在新区扎下根、稳得住、干得好、有奔头。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