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能擀着吃,拉着吃,还能炒着吃,但要是说先上架抻长晾干后再吃,似乎了解的并不多。而能将一根细细的面条做成空心挂面,则更是艰难,对技艺要求十分高。
作为一个非遗工作者,一个摄影人,我每年都到光山农村去拍摄挂面制作技艺和流程,今天发几张挂面制作画片给大家欣赏。
现在网上是这样对挂面定义的:挂面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经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这种定义是不准确的,只是简单的表述了挂面的形态,而忽视了挂面上架后的抻拉过程。对比一下拉面和挂面,很明显挂面的难度要大于拉面。
视频加载中...
在河南省光山县有一个民间传说,讲述的就是挂面的起源:从前浪洲城外有一个姓郑的农民,有一天,他妻子娘家人要来他家做客,慌得他和了很多面,擀好了一大簸箕面条,待客人来了就煮给客人吃。可是,到了中午客人没有来那么多,擀好的面条吃不完,又没有地方放,当时他都急坏了。
正在着急的时候,他忽然发现院子里有一根晾衣服的竹竿,一头插在筑墙眼里,一头绑在一棵小树上。老郑就把面条拿到院子里,晾在这根竹竿上,然后就去招待客人了。
吃过午饭,客人就走了。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老郑就去收面条,这时他惊奇地发现,面条变长了,而且又圆又细。老郑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就站在竹竿前细细的琢磨。琢磨了半天,他也没有琢磨出一个所以然来。
把面条收回来以后,老郑想尝尝这又圆又细的面条的味道,就给家里每人煮了一碗面条,让家里人都尝尝。大家一尝,咦,这面条太好吃了,又筋道又爽滑,口感好极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老郑就又和了一盆面,擀好,切成面条,又晾到竹竿上。因为他琢磨了一夜,在面里加了些盐。晾到竹竿上,他就有意识地往下抻抻,莫说,还真抻长了好多。后来,老郑就一直在琢磨怎样把面条做的更好。先是研究加盐和不加盐的区别,后来又研究多少面加多少盐合适,还有油加多少,怎么加。等他把这些都研究明白了,挂面就应运而生了。
老郑的挂面是先把面和好,里面当然是按比例加好了盐。有一个短暂发酵的过程,也就是饧面。面饧好了就擀成长条,用油浸一下。他不再用刀切了,而是边搓边拉,边绕到两根竹签上。等绕好了,再放置一下,让面再一次饧面。接着就是最关键的时候,把绕好面的竹签拿到院子里,插到一个木架子上,就往下拉。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够称为是挂面。为此,老郑还做了一个晾面架子,上面一根杆,下面一根杆,两根杆相距有六尺高。挂面上架之后一次只拉到一半就停下来,让挂面能够自然饧面。要拉三次或四次才能拉到需要的长度,然后就固定在下面的横杆上。这中间还要用竹签把拉细的挂面分开,以免刚拉好的挂面相互粘连。
当面条晾干到五成的时候就要把下面的那个竹签拔下来,也插到上面的横杆上。等晾干到九成就可以收下来,这样,挂面就做成了。
因为老郑的挂面需要用油来“盘条”,所以挂面外表光滑,粗细均匀,入口爽滑,久煮不粘,被称为“油条挂面”。
老郑是个豁达的人,把挂面制作技艺教会了很多人,大家都学着做挂面,后来还出现了挂面作坊,这让光山的挂面传向了四面八方。再后来,人们发现“油条挂面”内部很蓬松,这是面团在发酵时产生气泡而形成的空洞。挂面艺人就有意识地让内部更空洞,甚至拿一截挂面,放到嘴里去吹,居然是通的,最后就有了“空心挂面”。
有一年,光山县文殊寺来了一位十七八岁的小和尚,名叫朱元璋。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此时他正在皇觉寺出家。因为闹饥荒,寺里的主持让和尚都到各地化缘。朱元璋化缘走到光山县文殊寺,肚子饿了,就进寺化斋。文殊寺方丈就为朱元璋煮了一碗挂面,朱元璋刚尝了一口挂面,就觉得文殊寺挂面味道鲜美,口感爽滑,是从来没有吃过的,就大加赞赏。后来,朱元璋坐了天下,整天鱼肉荤腥,山珍海味,这个时候他回忆起文殊寺的挂面,那才叫一个好吃。就派人到文殊寺一带访查,寺里和尚说挂面是李小洼的挂面坊送的。这人带着挂面回到南京,按照文殊寺里的做法,做了一碗呈给朱元璋吃,朱元璋很高兴,就把李小洼的挂面列为了“贡面”。后来,李小洼的挂面又称为“洪武挂面”。
现在挂面制作是光山重要的支柱产业,被称为“光山十宝”之一,挂面远销全国各地,年销售挂面四百多万公斤。已经是光山传统手工技艺对外销售的一张名片。
传统手工技艺能够传承下来,是有其独特的魅力,既为大众青睐,也有丰富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手工技艺任重道远。
不敢这张张都是美图,但却能真实反映挂面制作技艺。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