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从根本上消除家长的焦虑,关键还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线上接受记者采访,对如何帮助学生高质量学习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主动、灵活、分层的课堂与作业是高质量学习的关键
记者:不少家长和老师认为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作业越多越好,于是担心“双减”之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下降。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实现高质量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请问什么样的学习才能称得上高质量学习呢?
张志勇:“减负”绝对不是简单地减量。这里几个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双减”背景下的高质量学习。
第一,要强动力。孩子们的学习要有思想理念做支撑,这样的学习才有高质量的状态。
第二,要增兴趣。如果孩子对学习是有兴趣的,他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度是大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就特别好。
第三,要调结构。单一的学习往往让孩子陷入倦怠。高质量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不仅要有文化课,也要包括道德学习、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第四,要转变学习方式。我们需要主动、体验式的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
最后,要尊重科学,提高效率。系统地做到这五个方面,才能减轻孩子那些重复、被动的学习负担,实现更高质量学习。
记者:课堂教学是影响学习质量的关键,请问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呢?
刘希娅:提高学习质量最根本的渠道还是课堂。提升课堂学习质量,需要特别关注三个方面。
第一,目标的实践性。在落实课程标准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把教学目标更精准地对接每一类孩子的需求。如何找到真正适合孩子又能够探到孩子潜能的目标,这对老师来讲是一个挑战。
第二,内容的互动。虽然教材是统一的,但在与孩子发生互动的过程当中,老师们一定要考虑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的丰富性。要通过多种方式让不同的孩子和教材、媒介发生化学反应,每个孩子都成为一种教学资源,这样的课堂就会丰富。
第三,多主体的激活。课堂上有教师、学生、媒介,他们在发生交互的过程中,可以互为课程资源。
记者:除了课堂教学,作业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从校长的角度,您觉得什么样的作业设计才能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学习呢?
刘希娅:作业的最高境界是没有作业,让孩子们主动找老师要作业。其实就是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将来可能的人生方向。我不太赞成把功夫花在作业的门类或花样上,但对作业的布置、完成、反馈这三个环节比较关注。
作业一定要有三个对接:对接目标,我们说的分层作业就是对接不同孩子的目标;对接课堂学习效果,可能在不同的课堂上,孩子的学习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对接孩子的学习习惯,包括孩子的成长背景。在作业的布置上,我们建议要增强作业布置的针对性、个性化和适切性。
统筹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学习供给
记者: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学习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做到课后服务个性化与丰富性统一,实现课后服务的高质量供给呢?
张志勇:第一,不能孤立地看待课后服务,把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搞成“两张皮”,必须统筹课前、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的关系。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同样都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课堂教学是学科逻辑,课后服务是活动、生活、主题逻辑;课堂教学是学科知识的理解过程,课后服务是学生体验性的学习过程。
第二,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课后服务有四项任务:一是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二是学困生的补习;三是学科拓展性学习;四是兴趣特长的培养。所以说,课后服务应是个性化、差别化的。学校是课程资源的供给方,学生是课程资源的需求方,如何做到精准匹配,这是对学校教育的巨大挑战。
第三,需要统筹好各类资源。要善于挖掘学校资源,同时开放优质校外资源来满足孩子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需求。各级政府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同时给教师发放必要的课后服务津贴。政府多拿一点儿,家庭合理分担一点儿,把原来市场化的、高负担的校外培训,转移到学校的课后服务里面来,把握教育的公益性原则,给孩子更高质量的课后服务。
记者:请问刘希娅代表,您所在的学校在课后服务方面是如何做的?
刘希娅:我们把课后服务纳入全天候一体化课程统筹考虑。
第一,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学校竭尽所能地为孩子们搭建平台,我们有200个社团、500个专题活动,专题活动都是从学科角度延伸和拓展开来的,与学科课程衔接。
第二,保障课后服务的基础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基本巩固当天的学习。
第三,考虑优势发展。对学有余力的孩子,会有差别地给予一些自主探索的任务,引导学生用另外一个场景去发展自己、探索世界。
第四,保障关怀教师。我们探索弹性上下班制度,给教师们生日假、学术假、机动假等,给教师们发放补贴。在这里我想呼吁,要切实完善教师福利保障,同时全社会要给予教师们更多的关爱和尊重。
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科学地学习
记者:很多家长总是希望看到孩子在学习、写作业,不希望看到他们玩,您认为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地帮助孩子高质量学习?
张志勇:“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更加迫切。
第一,家庭教育要重视习惯养成,很多习惯是支撑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的基础,比方说孩子的实践意识、任务意识、时间观念等。
第二,要重视家庭教育中的生活教育,很多生活教育看似无用功,其实是孩子理解学科概念、学科知识的重要经验支撑,可以让孩子理解得更快、更透彻、更具创造性。
第三,家长不要再给课外作业加量了。我们更希望家长强化孩子课前有效预习,让课堂效率高起来,课后作业减下去,腾出时间让孩子们在家里坐下来看看书。
第四,正确理解“不公布学生成绩”“不排名次”的做法。我理解家长的焦虑,但实行等级评价,不给孩子排名,一方面,从法律上讲,是保护孩子的隐私,维护孩子的尊严;另一方面,小学成绩差一两分,排名差十来位,其实没有实质性的区分。家长为了名次提前,让孩子反复练习,把孩子读书、社会实践的时间都挤掉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减弱。孩子在学习中的感悟可以升华为智慧,我们称之为觉悟的过程,如果通过“分分计较”给孩子制造焦虑,这一觉悟过程也会消失,这是得不偿失的。要缓解家长的焦虑,每次评价之后的家校沟通就显得特别重要,学校不排名,但是学校要把孩子考试之后的优势是什么、孩子的实际水平传达给家长。
记者:刘希娅代表,您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对家长如何帮助学生高质量学习有哪些建议呢?
刘希娅:“双减”后,家长要重新理解和定位什么是学习,学习不只是在说教时才发生,孩子们独自反思,独自创造,或者梳理学习过程也是学习。家长还要弄明白什么是负担,其实负担是主观体验,如果孩子乐意的、想做的事,那就不是负担。这里我给家长们三点建议:
第一,依法带娃,约束自己的盲目冲动。现在的家长抱怨没有补习班上了,但一年前大家抱怨最多的难道不是补习班多吗?最残忍的事是让千差万别的孩子非得去适应同样的成长路径和人生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复提到家长要保障孩子的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但不少家长剥夺了孩子的娱乐权。其实,娱乐也是学习,甚至单纯地与家长相处,模仿家长的言行、思维、为人处世也是学习。孩子的童年是一段不可逆的时光,若在补习中度过,家长就堵住了孩子发展的可能和探索的机会。
第二,要从教育焦虑中走出来,理性地理解教育本质。要更多地保持与老师的观念、方法同步,不给学校施压,学校教育就不那么容易变形。这些年高发的恶性事件,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五分钟,相信当事家长都会放下他们的执念,但只要恶性事件还没发生,他们又总在不断地试探孩子承受的底线……
第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不能让孩子失去自主性,这种素质是其终身需要的。孩子的自主性需要我们不断培养,在学习中也一样,如果他有了极强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他就能达成对自身的学习要求。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都不能急功近利,你可以确立一个短期目标迫使学生马上达成,学生也能够做出你期望的任何一个姿态来迎合你,但这不是他自己真正想要的,而我们与孩子之间就有了隔阂,这也是教育最大失败的开始。
“双减”之后,从根本上消除家长的焦虑,关键还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线上接受记者采访,对如何帮助学生高质量学习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主动、灵活、分层的课堂与作业是高质量学习的关键
记者:不少家长和老师认为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作业越多越好,于是担心“双减”之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下降。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实现高质量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请问什么样的学习才能称得上高质量学习呢?
张志勇:“减负”绝对不是简单地减量。这里几个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双减”背景下的高质量学习。
第一,要强动力。孩子们的学习要有思想理念做支撑,这样的学习才有高质量的状态。
第二,要增兴趣。如果孩子对学习是有兴趣的,他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度是大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就特别好。
第三,要调结构。单一的学习往往让孩子陷入倦怠。高质量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不仅要有文化课,也要包括道德学习、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第四,要转变学习方式。我们需要主动、体验式的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
最后,要尊重科学,提高效率。系统地做到这五个方面,才能减轻孩子那些重复、被动的学习负担,实现更高质量学习。
记者:课堂教学是影响学习质量的关键,请问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呢?
刘希娅:提高学习质量最根本的渠道还是课堂。提升课堂学习质量,需要特别关注三个方面。
第一,目标的实践性。在落实课程标准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把教学目标更精准地对接每一类孩子的需求。如何找到真正适合孩子又能够探到孩子潜能的目标,这对老师来讲是一个挑战。
第二,内容的互动。虽然教材是统一的,但在与孩子发生互动的过程当中,老师们一定要考虑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的丰富性。要通过多种方式让不同的孩子和教材、媒介发生化学反应,每个孩子都成为一种教学资源,这样的课堂就会丰富。
第三,多主体的激活。课堂上有教师、学生、媒介,他们在发生交互的过程中,可以互为课程资源。
记者:除了课堂教学,作业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从校长的角度,您觉得什么样的作业设计才能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学习呢?
刘希娅:作业的最高境界是没有作业,让孩子们主动找老师要作业。其实就是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将来可能的人生方向。我不太赞成把功夫花在作业的门类或花样上,但对作业的布置、完成、反馈这三个环节比较关注。
作业一定要有三个对接:对接目标,我们说的分层作业就是对接不同孩子的目标;对接课堂学习效果,可能在不同的课堂上,孩子的学习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对接孩子的学习习惯,包括孩子的成长背景。在作业的布置上,我们建议要增强作业布置的针对性、个性化和适切性。
统筹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学习供给
记者: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学习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做到课后服务个性化与丰富性统一,实现课后服务的高质量供给呢?
张志勇:第一,不能孤立地看待课后服务,把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搞成“两张皮”,必须统筹课前、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的关系。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同样都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课堂教学是学科逻辑,课后服务是活动、生活、主题逻辑;课堂教学是学科知识的理解过程,课后服务是学生体验性的学习过程。
第二,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课后服务有四项任务:一是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二是学困生的补习;三是学科拓展性学习;四是兴趣特长的培养。所以说,课后服务应是个性化、差别化的。学校是课程资源的供给方,学生是课程资源的需求方,如何做到精准匹配,这是对学校教育的巨大挑战。
第三,需要统筹好各类资源。要善于挖掘学校资源,同时开放优质校外资源来满足孩子多样化的课后服务需求。各级政府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同时给教师发放必要的课后服务津贴。政府多拿一点儿,家庭合理分担一点儿,把原来市场化的、高负担的校外培训,转移到学校的课后服务里面来,把握教育的公益性原则,给孩子更高质量的课后服务。
记者:请问刘希娅代表,您所在的学校在课后服务方面是如何做的?
刘希娅:我们把课后服务纳入全天候一体化课程统筹考虑。
第一,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学校竭尽所能地为孩子们搭建平台,我们有200个社团、500个专题活动,专题活动都是从学科角度延伸和拓展开来的,与学科课程衔接。
第二,保障课后服务的基础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基本巩固当天的学习。
第三,考虑优势发展。对学有余力的孩子,会有差别地给予一些自主探索的任务,引导学生用另外一个场景去发展自己、探索世界。
第四,保障关怀教师。我们探索弹性上下班制度,给教师们生日假、学术假、机动假等,给教师们发放补贴。在这里我想呼吁,要切实完善教师福利保障,同时全社会要给予教师们更多的关爱和尊重。
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科学地学习
记者:很多家长总是希望看到孩子在学习、写作业,不希望看到他们玩,您认为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地帮助孩子高质量学习?
张志勇:“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更加迫切。
第一,家庭教育要重视习惯养成,很多习惯是支撑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的基础,比方说孩子的实践意识、任务意识、时间观念等。
第二,要重视家庭教育中的生活教育,很多生活教育看似无用功,其实是孩子理解学科概念、学科知识的重要经验支撑,可以让孩子理解得更快、更透彻、更具创造性。
第三,家长不要再给课外作业加量了。我们更希望家长强化孩子课前有效预习,让课堂效率高起来,课后作业减下去,腾出时间让孩子们在家里坐下来看看书。
第四,正确理解“不公布学生成绩”“不排名次”的做法。我理解家长的焦虑,但实行等级评价,不给孩子排名,一方面,从法律上讲,是保护孩子的隐私,维护孩子的尊严;另一方面,小学成绩差一两分,排名差十来位,其实没有实质性的区分。家长为了名次提前,让孩子反复练习,把孩子读书、社会实践的时间都挤掉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减弱。孩子在学习中的感悟可以升华为智慧,我们称之为觉悟的过程,如果通过“分分计较”给孩子制造焦虑,这一觉悟过程也会消失,这是得不偿失的。要缓解家长的焦虑,每次评价之后的家校沟通就显得特别重要,学校不排名,但是学校要把孩子考试之后的优势是什么、孩子的实际水平传达给家长。
记者:刘希娅代表,您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对家长如何帮助学生高质量学习有哪些建议呢?
刘希娅:“双减”后,家长要重新理解和定位什么是学习,学习不只是在说教时才发生,孩子们独自反思,独自创造,或者梳理学习过程也是学习。家长还要弄明白什么是负担,其实负担是主观体验,如果孩子乐意的、想做的事,那就不是负担。这里我给家长们三点建议:
第一,依法带娃,约束自己的盲目冲动。现在的家长抱怨没有补习班上了,但一年前大家抱怨最多的难道不是补习班多吗?最残忍的事是让千差万别的孩子非得去适应同样的成长路径和人生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复提到家长要保障孩子的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但不少家长剥夺了孩子的娱乐权。其实,娱乐也是学习,甚至单纯地与家长相处,模仿家长的言行、思维、为人处世也是学习。孩子的童年是一段不可逆的时光,若在补习中度过,家长就堵住了孩子发展的可能和探索的机会。
第二,要从教育焦虑中走出来,理性地理解教育本质。要更多地保持与老师的观念、方法同步,不给学校施压,学校教育就不那么容易变形。这些年高发的恶性事件,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五分钟,相信当事家长都会放下他们的执念,但只要恶性事件还没发生,他们又总在不断地试探孩子承受的底线……
第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不能让孩子失去自主性,这种素质是其终身需要的。孩子的自主性需要我们不断培养,在学习中也一样,如果他有了极强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他就能达成对自身的学习要求。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都不能急功近利,你可以确立一个短期目标迫使学生马上达成,学生也能够做出你期望的任何一个姿态来迎合你,但这不是他自己真正想要的,而我们与孩子之间就有了隔阂,这也是教育最大失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