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LAD自开口以远至中段弥漫性狭窄95%”……
心梗的痛,算不上撕心裂肺的剧痛,但那种胸口被塞进去一大块空心砖的感觉,也绝对不是让人愉快的回忆。
一个身高180公分,体重180斤的油腻青年男子躺在床上,徒劳地手抓脚蹬,嘴里哼哼唧唧。
我就是以这么个姿态呈现在急救人员和赶来帮忙的邻居们面前的。表姐一度以为我招惹了什么东西,郑重建议“找根柳树枝抽抽就好了”。
万幸的是,当时是周末中午,而且我刚从外面回来,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如果发生在半夜,按照我裸睡的习惯,看到那个画面,估计表姐夫早就拿柳木杠子冲上来了。
其实深究起来,我这心梗也是有渊源的。小时候,爷爷因为“血稠”,每年都要去医院冲洗血管,我一直都不敢去看他,害怕推门进去的时候,看见的是《夜访吸血鬼》的某个场面。
到了我爸这辈就比较直接了,三次脑血栓。第一次最吓人,和别人聊天尬笑的时候仰面栽倒、口眼歪斜。此事发生之后,厂子里痛定思痛,上班期间的管理更加严格,聚众聊天现象明显减少。
至于我,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纪轻轻就几乎一波送走,只可惜医生抢救及时,亲朋好友们不得不慨然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人们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生活习惯有很深的关系。其他的不好说,在吃这一块,我们家确实坚决反向贯彻了健康饮食标准。“咸”一直是我们无法放弃的眷恋。酱菜、咸菜、豆腐乳、臭豆腐一直倔强地占据着家里的餐桌,一般的食盐添加量已经无法打动我久经考验的味蕾。
“甜”自然也不能缺少。我最喜欢的米饭配菜就是——红糖,一定要抓住米饭刚刚蒸好的有利时机,迅速在碗中的米饭里挖开一个大洞,放一大勺红糖下去,再用米饭埋起来,只需稍后片刻,至臻美味就诞生了。
当然,油炸食品也是一年四季不能断的。春天的炸香椿鱼、夏天的炸知了爬爬、秋天的炸蚕蛹、冬天的炸丸子,还有炸肉、炸鱼、炸鸡,以及后来者居上的街边炸串,都在我生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虽然有家族光环和重口味饮食的加成,但其实我的血压和血脂指标仅仅比标准值高了那么一点点。
每年体检,医生照例都会建议针对高血压和高血脂服药,或者“回去减减肥”。
但那时的我年少心高,不愿早早就过上退休干部的生活,天天和药片为伍,对医生的建议只是当面笑嘻嘻。
于是,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体重那一栏从“正常”慢慢变成“超重”,进而变成“肥胖”。在脂肪逐渐增长的同时,某些东西也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堆积。
多年的岁月静好之后,我偶尔会觉得憋气,胃的消化能力好像也减弱了,消化不良的感觉时时出现。有一回晚饭后,胃部实在是堵得难受,消食片也不起作用,吓得我赶紧去药店买了一堆助消化的药。当时略一犹豫,也捎带买了速效救心丸,以备万一。可从药店回家的路上,胃口堵胀的感觉倏地消失了,我以为是运动帮助了消化,于是到家就把胃药和救心丸束之高阁了。
2020年11月的一个周六,秋高气爽。我一大早骑车带着孩子出门溜达,一直到中午才往回走。快到家的时候,以前常有的那种胸口堵的感觉突然出现了,而且愈演愈烈,全身还大汗淋漓。这个时候我是真的怕了,也明白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但我毕竟是一个“要强”的人、一个“镇静”的人,即使症状已如此明显,仍然一边调整呼吸,试图减轻症状,一边蹬着车子回了家——嗯,位于四楼的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去的。
然后一头倒在床上,再也动不了了。
接下来就是开头的那一幕……
医院离我家不远,但那几分钟的等待过程,是我迄今为止度过的最漫长的一段时间。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希望,伴随着病痛,在大脑里不停地冲击,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也不敢想会不会死。
急救大夫塞给我一粒硝酸甘油,而后直接把我拉到了手术室,一个轻巧的金属支架撑开了堵塞的血管,血液一下子涌了过去。
“就像通下水道一样。”老婆后来认真地形容说。
在医院住了9天后,我终于回归了正常生活,只是后半生确实要和一大堆药片相依为命了。此后,身边的人们对我一下子恭敬起来,不舍得我干重活,说话也轻声细语,好听得很。聚餐的时候,无论多么要面子的大哥,都很和蔼地让我以茶代酒。
现在回想发病当时的所作所为,我依然有劫后余生的感觉,而且后怕不已。因为对急性心梗的应急处置,我除了叫救护车外,没一样做对了的。特别是硬挺着骑车和上楼,简直就是在对着阎王爷竖中指,好在他老人家大人大量。
如果我从前的时候听医生的建议服药控制血压和血脂,如果我当时认真减肥,如果我听老婆的建议改变饮食习惯……也许现在就不用带着一条价值不菲的“弹簧”到处走,也不用时不时担心寿命减少、生活质量降低。
可是人呐,总要到了黄河才死心,看见棺材才落泪,得上心梗才明白要保护心脑血管。
故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