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日式一人食餐厅。图:IC photo
春节期间,30岁的王斌因为疫情没有回老家,同时也拒绝了朋友相约一起过年的邀请。最近几年,他一直享受着一人独居的生活。
单人经济背后的商机被众多商家所看中。很快,越来越多的独居消费出现在市场中,更涉及餐饮、旅游、房产等多个领域。一时间,单人小火锅、单人料理等“一人食”餐厅流行开来;“单人游”也成为不少旅行社新开设的项目;而一人量电饭煲、迷你冰箱等小电器也出现在商超货架上,吸引着独居年轻人购买。不少房地产商也纷纷推出“一人居”小户型,以“精致”的噱头吸引独居年轻人租赁或购买。
“一人产业不仅是门生意,也是帮助独居年轻人打破壁垒,增加认识朋友的渠道。相比尴尬的相亲场景,单人经济提供了新的更友好的交友场景。毕竟人本质上是群居动物,需要社交。”在杭州经营着一家桌游馆的赵翔说。
“一人食”餐厅生意:提供打开社交壁垒机遇
在日本工作的10余年时间里,郭磊发现当地有多个供单身食客吃饭的餐厅。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创立于1960年的一兰拉面,这家拉面馆正是以隔板将食客分开,让食客能够安静享受美食而受到追捧,甚至还在2013年创下过香港门店食客排队7天7夜的吉尼斯纪录。正是受类似场景的启发,让他回国后有了开设“一人食”餐厅的念头。
正式营业前,郭磊曾对消费群体做过画像,他发现在如今单身群体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年轻人独自享用美食已是常态。
但一个人吃饭时看到邻桌多人就餐的热闹场景时,难免会心生孤独。而“一人食”则能给这些人提供相对安静的就餐环境,即使一个人吃饭也不会尴尬。
为此,郭磊特意在设计时将“私密”作为卖点。他在大堂里放置了横排的长桌,通过三面隔板为食客创造出隐私空间。在上菜和带引其他客人时,也会刻意小心避开正在就餐的顾客。
为了给食客营造“孤单却温馨”的场景,郭磊还将店内摆件装饰,音乐风格做了设计。每个小隔间内,桌面上除了精致的一人份碗筷和碟勺,角落还摆放了玩偶和插花,让顾客就餐时充分感到温馨。
“生意确实不错,不少周边青年都会刻意前来就餐。”郭磊告诉记者,如今店铺每天要接待几十拨客人,其中不少回头客如今还成为了朋友。他算过账,除去房租、水电和人工等成本,每个月能赚到七八万元。
和郭磊有着类似想法的线下商家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餐厅开始推出“一人食”服务,其中不乏海底捞、权金城等传统餐饮品牌。贝壳财经记者通过企查查搜索“一人食”时发现,当前我国约有960家类似餐厅,而在近一年时间内,新成立的企业就有99家。
“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一人食餐厅,但这类餐厅也给单身年轻人提供了打开社交壁垒的机遇。”同样在四川经营着一人食餐馆的李飞告诉记者,在和前来就餐的顾客交流后,他发现这类人群并非所有都不愿和外界交流,而是希望能在有安全感的氛围下进行社交,而一人食餐厅或许能给予大家认识彼此的可能性。
记者了解到,不少一人食餐厅曾尝试让前来的客人得以相互认识,其中不乏有餐厅会在安排座位时刻意一边全坐女生,一边全是男士,以此让顾客有机会遇到另一半。
据艾媒咨询此前发布数据显示,59.1%消费者认为一人食餐厅在创意交友环节有创意,但细节需要提升。29%消费者则认为一人食餐厅的创意交友环节是很好的想法,有利于打破社交恐惧。
“一人食餐厅能够将美食与交友需求相结合,毕竟一个人吃饭不代表孤独,而两个人吃饭肯定更幸福。但如何让彼此认识需要店家去设计,具体是否起效也要看顾客自身意愿,但至少能给他们提供机会也是好事。”李飞说。
“一人游”市场爆发:更容易结交相同爱好的人
2022年春节后,王斌和一家旅行社签了订单,他计划3月份天气暖和后去云南丽江、腾冲等城市好好玩耍一番。
《叶子》是他最喜欢的歌,其中一句“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也是王斌的生活写照。作为一名自由工作者,王斌有充裕的时间旅行。但相对和朋友一起出游,他更喜欢一个人。不但时间自由,旅行途中还能随时变换行程,“如果是一群人出去的话,你得考虑对方的节奏,需要迁就他人的心情,反而没那么随意。”
每次旅行时,王斌总会碰到其他同样单独旅行的人。之前他在川西自驾时,在青年旅社遇到另一位独行的年轻人,俩人结伴在当地游玩了十多天。在交流中他发现对方和自己情况相似,也是习惯一个人生活。分别时,双方约定有机会再一起结伴旅游,“感觉都是享受‘一人游’的人,偶尔体验下结伴旅行的乐趣也挺好。”
如今独自旅行却正在成为旅游行业兴起的细分市场。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80后单身人群年均旅游次数为3.17次,90后为2.77次,而95后也达到2.24次。
“单人游其实并非像外界想象般那么无聊,如果安排得有意思,也可以能玩得开心。”同样热衷单人游的阿天则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以单人游的方式去了国内不少景区,途中结识了天南地北的好玩的人,大家一起喝酒畅谈人生,交流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
2月13日,记者翻阅携程网站时发现,不少城市的跟团游都注明“单人可预订”的字样。在马蜂窝网站上,记者注意到多篇关于单人游的玩家攻略。不少UP主纷纷安利单人游的诸多优势,甚至还有不少年轻人在生日、年假等节点特意为自己安排一场单人游作为纪念。
“现在前来咨询能否单身出行的年轻人明显增多。”杭州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因为单人游性价比不高,旅行社不太乐意安排类似服务,而如今随着年轻群体增加,旅行社也添加了类似服务,“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类似咨询和订单,在节假日期间,每天都可能出团。”
为了迎合这一群体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制定推出“单人旅游”路线,甚至还会主动为这一群体策划特色路线和玩法。
一位旅游业从业者告诉记者,公司曾特意组织过多次单身男女出游的活动,除了特意将出游男女定为相同人数外,还在游玩过程中安排了类似交友的环节,而年轻男女在游玩途中经过接触也会慢慢放开防备,逐渐打成一片。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年轻人很容易敞开心扉来结交有着相同爱好的朋友,而在旅行社的推动和气氛营造下,彼此表达好感时也不会尴尬。既结交了朋友,也可能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或许这正是单身游爆发的原因所在。”上述从业者说。
“一人居”公寓兴起:矛盾少了,交友机会多了
租下一个公寓后,安妮兴奋地在大床上翻来翻去。尽管每个月需要支付4000元房租,几乎占据1/3的工资,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交了租金。
此前刚毕业的年轻人通常会和朋友或同事一起租房,几个人一起分担租金,但现在不少年轻群体宁愿多花钱也更愿意选择独居。
“之前和朋友合租过,但因为不同的生活节奏和习性,很容易引发矛盾。”安妮告诉记者,在遭遇几次合租的糟心事后,自己便下定决心,再租房时坚决选择独居。
“如今年轻人单租房屋的趋势明显增多。”2月13日,杭州一家房产中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来,自己所接触的年轻客户大多希望独居,同时对于面积也更倾向于二三十平米,在租房选择上也逐渐从民宅向公寓过渡。
“虽然公寓无论在房租还是水电上都比民宅更贵,但一应俱全,稍微添置些东西就能舒服地入住。”安妮说。
受这一趋势的影响,公寓市场也得以爆发。据媒体报道,以泊寓、自如为代表的长租公寓应运而生,这些每间面积约为十几到几十平方米的房屋备受年轻群体推崇。在2021年,泊寓、冠寓等头部长租公寓品牌的出租率均能达到95%以上。
据万科2021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泊寓”在16个重点城市新开业0.6万间,累计开业14.8万间,规模位居集中式公寓全国第一。营业收入达13.19亿元,同比增长25.6%,间天出租率达95%。同样据龙湖2021年半年报显示,旗下租赁住房品牌“冠寓”已布局30余个高量级城市,提供超2万套人才住房。
安妮现在经常参与到公寓不时举办的活动当中,这种让自己获得新奇体验,又能结识朋友的方式让她收获颇丰。如今她经常和同住在公寓里的朋友前往城市各个网红景点逛街打卡。“独居不是说完全和外界隔离,也要好好生活,不能亏待自己。这和独居、单身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一种生活状态。”安妮说。
除了在租房时倾向于选择单租外,年轻人在购房时也更青睐起适合独居的小户型来。
“厌倦了漂泊的日子,即使一个人也想有个窝。”半年前,阿天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一套50平方米的二手房。他曾算过账,自己此前每个月需要支付近3000元的房租,与其把这笔钱拿来交租,还不如用来买房还贷划算,“面积不需要太大,一个人住刚好合适。”
年轻人生活自由、经济独立的性格,让他们正逐渐成为房产市场的消费主力。以个人名义购房的青年数量也正逐年增加。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66.7%独居群体为追求稳定的住所而购买或者计划购买房产。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购房群体以家庭居多,所选择的户型大多都是多室。而独居群体则更倾向于购买单室,甚至此前较难销售出去的公寓也时常被问及。受此趋势的影响,不少房产公司开始主推小户型房屋,并冠以“精致”的噱头吸引消费者。
“即使一个人也不能降低生活品质。”住在自己的小窝里,阿天倍感幸福,“在遇到那个她之前,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陪伴经济提供新场景方案:独居并非拒绝社交
截至2月16日,在小红书用户发布的笔记中含“一人+”内容的关键词多达2777万篇。其中,含“一人玩”关键词的笔记达227万篇以上,含“一人住”关键词的笔记达215万篇以上。
然而另一方面,“人都是群居动物,其实内心还是希望有人陪伴。”在杭州经营着一家桌游馆的赵翔告诉记者,店里经常有独自前来玩耍的客人,但经过和他们的沟通后,发现对方并不是刻意躲避和外界相处,其中大多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找到合适的人陪伴,“年轻人排斥的是传统相亲那种尴尬的见面,如果能给他们提供解决孤独的场景方案,他们也愿意尝试接受。”
为了排解孤单,明浩经常邀约远在异地的朋友一起玩游戏,大家一边游戏一边闲聊,以此让自己有种“朋友就在身边”的感觉。
为了让自己不会彻底孤独,越来越多独居的年轻人开始寻求各种外界陪伴方式来满足精神世界。
据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陪伴经济市场发展迅猛。不仅陪玩领域从最初的游戏陪玩发展到覆盖逛街、拍照打卡、探网红店等线下业务。猫咖、狗舍等宠物陪伴市场同样得以爆发。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入局单身经济。有研究机构统计,2019年以智能陪聊为卖点的智能音箱市场经历爆发式发展,全国出货量达到4589万台,同比增长109.7%。
“绝大多数年轻人还是向往交友。现在也经常会推出一些利于打破交往壁垒的游戏,让大家在不抵触的基础上结交朋友。”赵翔不否认自己希望能吸引更多玩家以增加收入,但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经过他的引荐成为朋友,甚至发展成恋人关系。
虽然目前的经营并不轻松,但赵翔依然对未来有信心。“独居生意不仅仅体现在商业本身,也是帮助独居年轻人打破壁垒,认识朋友的渠道。只要有人有社交的需求,那么自然就有市场。”赵翔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 编辑 徐超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