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育种基地,种植的大豆种子。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2021年末开始的持续干旱天气,正影响着处于生长季的大豆,尤其是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偏干旱地区,这使得多家机构调低了对2022年南美大豆产量的预估。
地球的另一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则决心提升大豆产量。就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大豆的年产量,比上一年下降了16.4%,年产量1640万吨,播种面积为1.26亿亩,较2020年减少2200万亩。为此,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可以说,大豆产能问题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受到了格外的关注。
大豆进口为什么这么多?如何破解大豆困局,降低大豆进口依赖的风险?新京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钟钰,详细解读大豆之困。
为何要进口大豆?
豆油和豆粕的需求增多,我国大豆贸易从净出口国,逐渐转变为进口国,历史数据显示,1996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111万吨,到2000年,达到1042万吨,此后一路飙升,到2020年,大豆进口量超过1亿吨。20多年来,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的问题,每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突破大豆困局,也成为农产品(000061)供给保障中的难点。
值得注意的是,和普通的农作物市场不同,随着现代压榨产业和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大豆市场正在分化为两个不同的部分,食用市场和油用市场。
食用市场中的大豆,主要制作为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这部分大豆,基本使用国内大豆,钟钰介绍,1600万吨左右的国产大豆,其中有300万吨左右用来榨油,其他绝大部分,用于制作各种豆制品,这部分大豆,也就是食用大豆。和食用大豆相对的,油用市场中的大豆,主要用来制作豆油和豆粕。“我国进口大豆,基本上全部用于榨油。”钟钰说。
与蛋白质含量更高的国产大豆相比,进口大豆的出油率更高,大约在20%左右,这意味着,2020年的1亿吨进口大豆,最终产出了2000万吨豆油和8000万吨豆粕。一份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养殖业消耗豆粕约7000万吨,这和进口大豆数量基本吻合。
大豆进口数量过大有何影响?
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略减,降低为9653.70万吨,加上国内总产量1640吨,全国全年大豆总量为11294万吨,自给率只有15%左右。
对于大豆进口数量过大,自给率过低,钟钰认为,“从正向的角度看,进口大豆保障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对居民膳食结构升级等,都有重要意义,这也是这些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一直很高的原因之一。但另一方面,自给率过低,国内对大豆相关的研发跟不上,对生产都会造成影响。我国是大豆原产国,但我们在育种、种植技术等各个方面的科研力量还比较弱,这和我们自身生产大豆不足有关。更重要的是,大量进口的同时,意味着把柄掌握于他人之手。定价权掌握在别人手中,在过去,国内压榨企业曾经遭遇过多次定价权带来的风波。”
是否会有大豆运不进来的可能?
钟钰认为,“运不进来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时间上的问题,比如是短期几周、几个月运不进来,还是跨年度的长时间断供?如果是短期,可以通过替代品来缓解供给压力,如果是长期,可能会造成很大的难题,1亿吨的替代品并不好找。第二种是空间上的问题,当前我国大豆进口国,主要是巴西和阿根廷等,如果1个国家运不进来,问题还不大,如果都运不进来,后果确实很严重。”
进口受阻,受影响的将不仅是大豆压榨企业,也不仅是食用油的供给,更包括肉蛋奶等禽畜产品的供给,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肉类消费超过60公斤,相对于2000年的20公斤左右,提高了3倍。“如果进口受阻,可能影响消费结构的升级,相关的消费品因此涨价,肉蛋奶等供给不足,直接消费的粮食会更多,影响到生活质量,”钟钰说,“肉蛋奶吃得多了,直接的粮食就吃得少了,反过来,肉蛋奶少了,直接粮食也就吃得多了。”
专家谈
提高种植收益
才能提升积极性
不少学者认为,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的降低,和2020年末到2021 年初玉米价格上涨有一定关系,农民认为种玉米收益预期更高。“提高大豆种植的收益,加大对大豆生产者的补贴力度,提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未来才能有更多农民愿意种大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钟钰说。扩大国内生产的同时,在进口大豆过程中,是否也有降低或规避风险的途径?对此,钟钰认为,可以通过多元化进口的方式,如增加油料、豆粕、畜产品的进口,来分散单一产品进口的问题,同时通过积极研发替代品饲料等方式,在多方面降低大豆进口的风险。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