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桃符,是的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刻上门神画像,悬挂在门旁,寓意吉祥,跟现代的春联相似。
由此可见,桃木,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的,将桃木做成宝剑,又增添了几分锐气,这样的桃木剑,迄今为止还在制作。
在天津市西青区的杨柳青,有这样一间小小的铺子,里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桃木剑,这便是李记桃木剑的铺子。
李记桃木剑,所用的原材料都是百年的野生桃木,每一块的木料都十分贵重,至少要陈放个四五年才能拿出来雕刻。一把桃木剑从选木到雕刻再到成品至少要经过五道工序,包括破板、阴干、打剑胚、细化、上油等。
这一套工序下来,少说也得一个来月才能完活,如果不幸遇上了有虫眼的桃木,就需要细细打磨,要顺延着虫眼的纹路将它雕刻成火焰纹,精美的纹路掩盖了原本的虫眼,二者合二为一,为整个剑增色不少,当然也要花费很多时间,至少要七八个月才能完活。
李智强,李记桃木剑传承人,他自幼就喜欢画画、雕刻,后跟随师傅学习雕刻桃木剑,这一学便是20多年。
李智强对每一个雕刻作品都倾注心血,不断精益求精。就连最后的上油清理工作都是用橄榄油或者花生油反复涂抹,除去多余的木屑,一点都不敷衍。
李智强还有一手绝活,那就是他从来不需要底稿,因为日积月累的创作,龙的形状和剑的模样已经深深刻在脑海里,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出神入化。
2018年,李记桃木剑制作技艺被列入西青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不管外面世界多么纷扰复杂,他一直在自己的小天地做守艺人,不忘初心。
正是因为有李智强以及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守艺人”,这些珍贵的非遗技艺才能继续传承并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根植新时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