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月20日讯 志愿者是北京高校的“金名片”,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约有1.4万名北京高校师生作为赛会志愿者,为冰雪盛典带来热情与温暖,传递团结与友爱。有很多北京高校志愿者与家人共同参与了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他们身处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共同肩负的责任朝同一个目标齐心努力。
孟令杰:成为像父母那样为国家奉献发光发热的人
志愿者孟令杰 北京科技大学供图
这个冬天,孟令杰同学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冬奥会的第一现场,他们坚守在不同岗位,以小家奉献与国家,被网友亲切调侃说“这家人能处!有事他们都上啊!”。
孟令杰是北京冬奥会五棵松体育中心志愿者,是北京科技大学2020级本科生,与孟令杰共同助力于这场盛会的还有她的父母。对于在北京长大的的孟令杰来说,她自小就与奥运有着不解之缘。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时,她正在上小学,2008年8月8日,她眺望着鸟巢上方的绚丽烟火照亮整座城市,注视着奥运火炬在北京燃起熊熊火焰。那时仅有6岁的孟令杰对于奥运的理解还不深刻,要说这颗小小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还是主要源于她的父母。
2008年,孟令杰的父亲作为处理涉奥交通事故以及维系交通秩序的民警,母亲作为开幕式勤务保障民警,坚守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线,时刻准备为这场历史意义重大的奥运盛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她的印象里,那年一连暑假的几个月,父母都没有陪伴在她的身边,“他们告诉我,‘这不仅是我们国家的大事,也是我们小家的大事,爸爸妈妈是干大事去了。’”孟令杰说道,所以在新闻上看到父亲的身影时,她在心中暗暗想成为像父母那样献于国家大事而发光发热的人。
在孟令杰初入大学之时,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冲刺阶段,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极其珍贵可以圆梦的机会。志愿者报名通道开启后,她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报名,经过层层选拔与考核,她终于如愿加入冬奥会志愿者队伍。在此之前,她也一直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冬奥会志愿者做着准备。在建党百年MV拍摄、普法活动等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中,她始终践行着北科大“一直坚定、一点轻快”的志愿者精神。在2021年暑假,她以“筑梦冬奥青年作为行动”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带领团队倾听冬奥故事、感悟奥运精神、体味奥运魅力,用切实行动服务首都建设,逐步贴近冬奥。
如今,孟令杰的父母时隔十四年,又一次站在奥运前线,成为了光荣的“双奥人”。在此次冬奥会赛事保障中,她的父亲作为涉奥交通事故备勤处理组的一员,主要负责处理涉奥交通事故,在赛时场馆周边进行交通疏导;她的母亲则作为冬奥会朝阳地区安保人员后勤保障组的一员,集全处之力全面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经车辆、装备、医疗等各项警务保障工作。
“很荣幸因这座城而被赋予上“双奥人”的称号,自己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冬奥保驾护航。全家三口人一起加油!”孟令杰的父亲表示,作为涉奥交通事故处理组的一员,这是继08年奥运会后第二次站在奥运第一线,疫情之下交通事故的处理面临更大的风险与挑战,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部署下,一切工作都在创新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孟令杰的母亲表示,在此次冬奥会中,女儿也能与父母并肩作战,这更是难得的幸事。自己会尽全力履职责、担使命,提供最优质的后方保障。
经过前期的培训课程及出征仪式,孟令杰既拥有了专业知识技能的武装,又充满了蓄势待发的昂扬斗志。对于孟令杰来说,现在的她是真正在与父母并肩作战,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与热,明白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父母对她所说的“干大事”的含义,做好本职工作、不畏艰难、积极奉献就是在为大事献力。在这一刻,她也终于能昂首挺胸与父母一同为助力这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贡献力量。
张颜:一家三口在冬奥会“隔空相聚”
冬奥志愿者张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我们一家三口都将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志愿者张颜自豪地说,“我的父母是北京冬奥会的工作人员,母亲将在‘冰立方’场馆工作,自己与父亲一同服务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一家三口齐上阵,为冬奥服务,也成为了这个平凡的北京家庭最“不平凡”的经历。
“我从高三就报名冬奥志愿者,考上北航后,在学校、学院都报了名,到最后才被录取。”这背后是持续近一年的面试、笔试和等待,“直到去年9月我才知道被录取了,太激动了”,张颜说到。
为何张颜对于冬奥志愿者的身份如此执着?
时光退回到2008年的夏天,张颜的父母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工作非常忙碌。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女儿还没起床,夫妻俩已赶往赛区,女儿睡熟他俩才披星戴月地回家。张颜在奶奶的陪伴中度过了上小学前的那个暑假。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开幕,“大脚印”在动感的音乐声中,一路从永定门上空,沿着中轴线“走”向国家体育场,绚丽的焰火在“鸟巢”上空绽放,点亮了北京的夜空。但绚烂的烟火下,有一张寂寞的小脸儿。“我当时很难过,6岁的我很难理解父母为什么不能回家陪我。” 直到高二参与学校的一次活动,让她对“付出”有了新的认识。当时“志愿北京”刚上线,学校组织了一个志愿队去圆明园指路。张颜和小伙伴们为了让游客清楚了解线路,画了很多张地图小卡片,通过图画给游客指路,当对方热情道谢时,满足感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里。
随着心智的成熟,她开始理解父母的付出。读高三那年,北京市首次向社会开通冬奥志愿者报名渠道,张颜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高中阶段虽然并没有报名成功,张颜当时暗暗发誓,不论将来考到了哪个城市哪所大学,她都要继续报名冬奥志愿者。
张颜介绍到,在读高中时,考到北航飞行学院的一位师兄返校演讲,为大家分享了在建国七十周年走飞行学员方阵的经历,那段刻苦、勇敢的经历触动了自己。“当飞行员好厉害”,于是她决定考这一专业,没想到幸运地考取了。
为了能入选冬奥志愿者,她还主动学习了很多有关冬季奥运会方面的知识。张颜说,父母和她一样,也要接受冬奥服务的培训和大大小小的测试,全家人没事儿就在一起比拼成绩。这个春节,他们正在各自服务的岗位上,共同为保障服务冬奥赛场奋战,一家三口通过每周视频“三方会谈”实现“隔空相聚”。
李念欣:上阵“父女兵”值守冬奥会
冬奥志愿者李念欣正在进行志愿服务 北京电影学院供图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此时,来自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的李念欣和她的父亲同时值守在开幕式现场各自的岗位上,为冬奥会的顺利开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对父女,父亲是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8K信号制作团队的领队,为冬奥会的赛事转播提供保障服务。女儿是来自视听传媒学院2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李念欣,作为冬奥志愿者,担任摄影运行领域的摄影助理,主要承担开闭幕式期间为来自全球媒体的450名摄影记者提供帮助和引导的工作。
李念欣谈到,2008年在电视屏幕前,自己深深地被无与伦比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吸引,从此便在心里埋下了成为一名志愿者的种子。2022年,自己终于如愿以偿幸运地成为一名北京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然而,成为一名冬奥会志愿者,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在参加冬奥会志愿者培训之前,父亲的嘱托也让她记忆犹新:“现在特殊形势下,疫情防控是冬奥会重中之重,自己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不给他人添麻烦。但疫情的距离也不能阻挡了与外国友人交流的热情,笑容是最好的名片,即使戴着口罩也不要忘记微笑,让世界记住志愿者的微笑,记住中国青年的风采。”
在寒假期间,她和学校多名专业志愿者为冬奥会进行赛事服务,当她听说父亲也将来到她所在的场馆开展工作时感到非常意外和激动,能和父亲一同见证家乡成为‘双奥之城’,这种经历让她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她表示,在赛事期间,虽然我和父亲彼此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不能经常见面,却时常能见到身着克莱因蓝套装的志愿者和身着绿衣的主转播商成员在各自身边辛勤忙碌,我们深知大家都在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而努力奋斗。
父女俩匆匆拍摄的一张合照是在一次工作交接中留下的。李念欣看着合影感慨地说到:“从2008年到2022年,从父亲到我,我们家传承着为奥运努力工作的接力棒,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
冬奥赛事正在持续推进,北京高校志愿者们与家人齐上阵,他们坚守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通过视频分享着彼此的喜悦与思念,书写着小家的冬奥故事。小家与国家共享这份荣耀,生动诠释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2022-02-20 14:00北京2月20日讯 志愿者是北京高校的“金名片”,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约有1.4万名北京高校师生作为赛会志愿者,为冰雪盛典带来热情与温暖,传递团结与友爱。有很多北京高校志愿者与家人共同参与了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他们身处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共同肩负的责任朝同一个目标齐心努力。
孟令杰:成为像父母那样为国家奉献发光发热的人
志愿者孟令杰 北京科技大学供图
这个冬天,孟令杰同学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冬奥会的第一现场,他们坚守在不同岗位,以小家奉献与国家,被网友亲切调侃说“这家人能处!有事他们都上啊!”。
孟令杰是北京冬奥会五棵松体育中心志愿者,是北京科技大学2020级本科生,与孟令杰共同助力于这场盛会的还有她的父母。对于在北京长大的的孟令杰来说,她自小就与奥运有着不解之缘。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时,她正在上小学,2008年8月8日,她眺望着鸟巢上方的绚丽烟火照亮整座城市,注视着奥运火炬在北京燃起熊熊火焰。那时仅有6岁的孟令杰对于奥运的理解还不深刻,要说这颗小小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还是主要源于她的父母。
2008年,孟令杰的父亲作为处理涉奥交通事故以及维系交通秩序的民警,母亲作为开幕式勤务保障民警,坚守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线,时刻准备为这场历史意义重大的奥运盛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她的印象里,那年一连暑假的几个月,父母都没有陪伴在她的身边,“他们告诉我,‘这不仅是我们国家的大事,也是我们小家的大事,爸爸妈妈是干大事去了。’”孟令杰说道,所以在新闻上看到父亲的身影时,她在心中暗暗想成为像父母那样献于国家大事而发光发热的人。
在孟令杰初入大学之时,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冲刺阶段,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极其珍贵可以圆梦的机会。志愿者报名通道开启后,她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报名,经过层层选拔与考核,她终于如愿加入冬奥会志愿者队伍。在此之前,她也一直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冬奥会志愿者做着准备。在建党百年MV拍摄、普法活动等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中,她始终践行着北科大“一直坚定、一点轻快”的志愿者精神。在2021年暑假,她以“筑梦冬奥青年作为行动”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带领团队倾听冬奥故事、感悟奥运精神、体味奥运魅力,用切实行动服务首都建设,逐步贴近冬奥。
如今,孟令杰的父母时隔十四年,又一次站在奥运前线,成为了光荣的“双奥人”。在此次冬奥会赛事保障中,她的父亲作为涉奥交通事故备勤处理组的一员,主要负责处理涉奥交通事故,在赛时场馆周边进行交通疏导;她的母亲则作为冬奥会朝阳地区安保人员后勤保障组的一员,集全处之力全面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经车辆、装备、医疗等各项警务保障工作。
“很荣幸因这座城而被赋予上“双奥人”的称号,自己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冬奥保驾护航。全家三口人一起加油!”孟令杰的父亲表示,作为涉奥交通事故处理组的一员,这是继08年奥运会后第二次站在奥运第一线,疫情之下交通事故的处理面临更大的风险与挑战,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部署下,一切工作都在创新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孟令杰的母亲表示,在此次冬奥会中,女儿也能与父母并肩作战,这更是难得的幸事。自己会尽全力履职责、担使命,提供最优质的后方保障。
经过前期的培训课程及出征仪式,孟令杰既拥有了专业知识技能的武装,又充满了蓄势待发的昂扬斗志。对于孟令杰来说,现在的她是真正在与父母并肩作战,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与热,明白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父母对她所说的“干大事”的含义,做好本职工作、不畏艰难、积极奉献就是在为大事献力。在这一刻,她也终于能昂首挺胸与父母一同为助力这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贡献力量。
张颜:一家三口在冬奥会“隔空相聚”
冬奥志愿者张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我们一家三口都将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志愿者张颜自豪地说,“我的父母是北京冬奥会的工作人员,母亲将在‘冰立方’场馆工作,自己与父亲一同服务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一家三口齐上阵,为冬奥服务,也成为了这个平凡的北京家庭最“不平凡”的经历。
“我从高三就报名冬奥志愿者,考上北航后,在学校、学院都报了名,到最后才被录取。”这背后是持续近一年的面试、笔试和等待,“直到去年9月我才知道被录取了,太激动了”,张颜说到。
为何张颜对于冬奥志愿者的身份如此执着?
时光退回到2008年的夏天,张颜的父母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工作非常忙碌。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女儿还没起床,夫妻俩已赶往赛区,女儿睡熟他俩才披星戴月地回家。张颜在奶奶的陪伴中度过了上小学前的那个暑假。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开幕,“大脚印”在动感的音乐声中,一路从永定门上空,沿着中轴线“走”向国家体育场,绚丽的焰火在“鸟巢”上空绽放,点亮了北京的夜空。但绚烂的烟火下,有一张寂寞的小脸儿。“我当时很难过,6岁的我很难理解父母为什么不能回家陪我。” 直到高二参与学校的一次活动,让她对“付出”有了新的认识。当时“志愿北京”刚上线,学校组织了一个志愿队去圆明园指路。张颜和小伙伴们为了让游客清楚了解线路,画了很多张地图小卡片,通过图画给游客指路,当对方热情道谢时,满足感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里。
随着心智的成熟,她开始理解父母的付出。读高三那年,北京市首次向社会开通冬奥志愿者报名渠道,张颜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高中阶段虽然并没有报名成功,张颜当时暗暗发誓,不论将来考到了哪个城市哪所大学,她都要继续报名冬奥志愿者。
张颜介绍到,在读高中时,考到北航飞行学院的一位师兄返校演讲,为大家分享了在建国七十周年走飞行学员方阵的经历,那段刻苦、勇敢的经历触动了自己。“当飞行员好厉害”,于是她决定考这一专业,没想到幸运地考取了。
为了能入选冬奥志愿者,她还主动学习了很多有关冬季奥运会方面的知识。张颜说,父母和她一样,也要接受冬奥服务的培训和大大小小的测试,全家人没事儿就在一起比拼成绩。这个春节,他们正在各自服务的岗位上,共同为保障服务冬奥赛场奋战,一家三口通过每周视频“三方会谈”实现“隔空相聚”。
李念欣:上阵“父女兵”值守冬奥会
冬奥志愿者李念欣正在进行志愿服务 北京电影学院供图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此时,来自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的李念欣和她的父亲同时值守在开幕式现场各自的岗位上,为冬奥会的顺利开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对父女,父亲是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8K信号制作团队的领队,为冬奥会的赛事转播提供保障服务。女儿是来自视听传媒学院2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李念欣,作为冬奥志愿者,担任摄影运行领域的摄影助理,主要承担开闭幕式期间为来自全球媒体的450名摄影记者提供帮助和引导的工作。
李念欣谈到,2008年在电视屏幕前,自己深深地被无与伦比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吸引,从此便在心里埋下了成为一名志愿者的种子。2022年,自己终于如愿以偿幸运地成为一名北京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然而,成为一名冬奥会志愿者,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在参加冬奥会志愿者培训之前,父亲的嘱托也让她记忆犹新:“现在特殊形势下,疫情防控是冬奥会重中之重,自己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不给他人添麻烦。但疫情的距离也不能阻挡了与外国友人交流的热情,笑容是最好的名片,即使戴着口罩也不要忘记微笑,让世界记住志愿者的微笑,记住中国青年的风采。”
在寒假期间,她和学校多名专业志愿者为冬奥会进行赛事服务,当她听说父亲也将来到她所在的场馆开展工作时感到非常意外和激动,能和父亲一同见证家乡成为‘双奥之城’,这种经历让她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她表示,在赛事期间,虽然我和父亲彼此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不能经常见面,却时常能见到身着克莱因蓝套装的志愿者和身着绿衣的主转播商成员在各自身边辛勤忙碌,我们深知大家都在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而努力奋斗。
父女俩匆匆拍摄的一张合照是在一次工作交接中留下的。李念欣看着合影感慨地说到:“从2008年到2022年,从父亲到我,我们家传承着为奥运努力工作的接力棒,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
冬奥赛事正在持续推进,北京高校志愿者们与家人齐上阵,他们坚守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通过视频分享着彼此的喜悦与思念,书写着小家的冬奥故事。小家与国家共享这份荣耀,生动诠释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